中國通脹回落至一年低點 專家:解封后經濟反彈力度不如官方期望

經濟學家們認爲,2月通貨膨脹的幅度遠低於預期的1.7%,顯示結束封控後經濟成長反彈幅度遠低於中國政府的期望。(圖/中新社)

在重新開放推動物價大漲後,一度被視爲中國結束疫情封控將帶來經濟強勁反彈的信號,但是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上揚1%,是一年以來最低漲幅。經濟學家們認爲,通貨膨脹的幅度遠低於預期的1.7%,顯示結束封控後經濟成長反彈幅度遠低於中國政府的期望。

《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稱,2月份CPI較上年同期上漲1%,漲幅低於1月份的2.1%,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上漲放緩。這一漲幅也遠低經濟學家預期的1.7%,是自2022年2月CPI上漲0.9%以來的最低月度漲幅。

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受節後消費需求回落、市場供應充足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

報導說,溫和的通脹數據公佈幾天前,中國剛剛發佈了今年前2個月黯淡的貿易數據,這讓人們對中國經濟的反彈力度產生了新的懷疑:僅憑藉取消新冠控制措施是否足以讓經濟增長回到中國政府希望的軌道上?

中共領導人將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爲5%左右,這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目標,此前動態清零措施和政府政策導致的房地產市場嚴重低迷,2022年的增長率被壓低到3%,這是數十年來最慢的增速之一。此外,中國政府還表示,計劃將今年的物價漲幅控制在3%,這一目標與去年相同。而去年消費者價格最後是上漲了2%。

對於中國今年的GDP目標和其他財政目標,經濟學家認爲今年中共不太可能宣佈刺激措施,將主要依靠解除防疫限制來提振經濟增長。而在解除封控初期,各項指標也的確出現大幅反彈,其中包括製造業產出和服務業支出。不過不少經濟學家對此一反彈的可持續性存有疑問。他們認爲,在出口經歷1月和2月的大幅下滑後,預計今年海外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回落,延續去年10月份以來同比持續下降的態勢。

報導說,中國政府目前無意通過大規模刺激措施來爲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進而推動經濟加速增長。這意味着中國家庭的支出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今年經濟的擴張速度。雖然中國居民在疫情期間儲存了不少現金,但經濟學家預期,如果就業市場沒有明顯改善,消費者將保持謹慎,原本預期消費者價格反彈的希望可能會落空。

2月份的通脹數據顯示,1月份春節假期過後,對服務業的需求迅速降溫,食品價格上漲也有所放緩。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較上年同期上升0.6%,而1月份升幅爲1.0%。

此外,由於西方經濟體的需求進一步疲軟,中國生產的工業品面臨着更大的通貨緊縮壓力。2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4%,1月同比下滑0.8%。2月PPI進一步陷入通縮區,受訪經濟學家此前預期中國2月PPI下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