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交水稻讓尼泊爾農民嚐到了甜頭

新華社加德滿都10月24日電(記者周盛平)50歲的尼泊爾農民碧瑪拉在加德滿都谷地的“稻米之城”種了將近20年水稻,今年是她最開心的一年。

“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告訴你,現在我有多開心。比起去年,今年水稻收成要增加好幾倍。”站在自家的稻田裡,碧瑪拉對外無法掩飾自己的興奮。

過去多年,碧瑪拉一直在家種當地水稻,由於產量理想,每一年都要換品種。但今年她試種中國雜交水稻,畝產量有望增至460至600公斤。這意味着她的收入將會增加三倍。

23日,來自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尼泊爾國家農業研究委員會官員和其他地區的20多位農民,來到碧瑪拉的雜交水稻試驗田觀摩參觀,分享她的喜悅。

根據2015年4月中尼兩國政府簽署的換文規定,中國承擔援助尼泊爾農業技術合作項目。其中,雜交水稻和玉米品種試驗及示範推廣、雜交水稻育種和制種是重要內容

援尼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組組長張孝輝告訴記者,從2016年2月開始,他帶領其他4位高級農業專家,在加德滿都、奇特旺等多個地區挑選了數個水稻和玉米試種點。一年多的試驗顯示,中國雜交水稻和玉米表現優異。

59歲的農民裡瓦提也參加了23日的觀摩會。裡瓦提來自鄰近加德滿都的加雷帕蘭喬克縣,他也參與了雜交水稻的試種。

“今年我家田裡的水稻產量是去年的4倍,收入也翻了兩番,這是我們這代人從來不敢想的事情,中國水稻品種真是一種恩賜!”

尼泊爾國家農業研究委員會官員高塔姆在觀摩現場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們一直在試驗中國的雜交水稻品種,發現產量比尼泊爾本地品種要高很多,如果擴大種植面積尼泊爾政府可以大大減少大米進口

尼泊爾是農業國家,其中水稻、玉米等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公開資料顯示,尼全國75個縣中有38個縣糧食產量無法滿足需求,尼泊爾從印度等國進口大米數量的年均增速約爲15%。

據張孝輝介紹,過去一年多,援尼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組已經完成了67個品種的試驗,其中4個最優品種在尼試種面積已達144畝,明年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原標題:中國雜交水稻讓尼泊爾農民嚐到了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