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團麥伯良:今年營收預計增長 集裝箱需求恢復至300萬箱以上丨業績說明會直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深圳報道

3月27日晚,中集集團發佈2023年財報。報告顯示,中集集團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1278.10億元,同比下降9.70%,淨利潤約18.63億元,同比下降59.5%。

對於中集集團而言,去年是整體經營情況較爲複雜的一年,業績雖受主營業務集裝箱的週期波動影響,但多項業務在下半年已呈現逐步回暖趨勢。

3月28日,中集集團董事長麥伯良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採訪時談到了今年的整體經營展望。他表示:“2024年大概率會比2023年好,集裝箱今年應該比去年有較大程度的復甦,約有300萬TEU(標準箱位)以上的需求。能源板塊比去年要好,但是其中化工業務會承壓。物流方面,紅海事件增加了業務需求,此外海工業務繼續復甦。”

若分區域看,中集集團去年國外與國內收入各佔約50%,在海外業務方面,中集集團進一步參與到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的全球產業鏈中,有結構性增長。例如特種框架集裝箱、汽車滾裝船、新能源汽車集裝箱支架、及動力電池循環運輸包裝等裝備製造產品助力國產新能源汽車出口,在中集集團高管看來,近幾年增長勢頭還會繼續。

集裝箱“黑天鵝”不斷 今年步入復甦軌道

具體看核心業務,2023年,中集集團的支柱集裝箱製造業務營收302.13億元,同比下降33.90%;淨利潤17.94億元,同比下降65.88%,對比來看,利潤實際上超出歷史週期低谷水平。從2023年第二季度起,集裝箱製造業務標準幹箱市場已有企穩復甦之勢。

對於集裝箱的供需走勢,麥伯良分析道:“集裝箱總出黑天鵝事件,宏觀上此前疫情之下一箱難求,達到了一年700多萬箱的歷史新高。疫情之後,去年比較慘,還沒消化完(庫存),本來今年也不太好,但是又有紅海事件等拉動了需求,目前影響多深還不好判斷,但是今年需求上漲之後還是會還回去。現在世界環境比較複雜,總體今年還是會往上增長。”

中集集團也在財報中指出,2023年整體受海外通脹高企、歐美持續加息和地緣衝突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歐美居民消費和全球商品貿易增速放緩,集運市場呈現週期性調整,而且隨着海外港口和供應鏈擁堵的逐步改善,全球流通集裝箱出現冗餘,新箱市場遭遇週期性低谷。

受此影響,中集集團的集裝箱製造業務產銷量同比出現回落。其中,乾貨集裝箱累計銷量66.41萬TEU,同比下降約40.03%;冷藏箱累計銷量9.25萬TEU,同比下降約29.60%。特種箱中,開頂集裝箱和框架集裝箱需求增長明顯。

爲了應對週期性挑戰,中集集團也根據業務變化調整經營策略,開源節流。一方面,面對訂單的緊縮和價格的下行,通過智能製造水平的提升、提效降本等措施,確保質量、成本和效率等綜合競爭力的領先。

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加強產品技術創新,解決市場與行業的痛點,比如在2023年抓住運車集裝箱、自裝卸集裝箱、特種鐵路集裝箱等產品領域的市場機遇,實現增量業務的高速增長。

展望2024年,分析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預測,全球集裝箱貿易里程增速將從2023年的1.9%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8.3%,雖然仍面臨8.5%的高運力增速壓力,但預計集運市場供需失衡局面將明顯緩解。

考慮到諸如紅海危機長期化和巴拿馬運河干旱等事件對全球集運有效運力、集裝箱週轉和供應鏈的持續衝擊,集運市場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爲應對不確定性事件帶來的缺箱風險,客戶備箱意願增強,疊加穩定的舊箱置換因素,預計2024年集裝箱需求將步入復甦軌道。

車輛、能源營收上漲 海工存量資產業務適時出售

集裝箱之外,中集集團的其他核心業務營收基本都保持上漲。其中,中集車輛實現收入250.87億元,同比上升6.21%;實現淨利潤24.4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9.80%。從中集集團內部看,中集車輛2023年開啓了第三次創業,海外市場逆勢增長,收入同比上漲7.67%,北美、歐洲業務毛利率均同比提升。

展望2024年車輛業務,中集集團表示,中國交通運輸將延續恢復態勢,中國半掛車市場迎來持續復甦、供給側改革、頭部效應加速集中的新局面,在國家推動新型基礎建設下,中國專用車市場需求有望釋放。海外市場上,隨着北美半掛車製造供應鏈緊張得到緩解,北美半掛車市場供需迴歸常態,而歐洲半掛車行業面臨需求放緩壓力,

在能源化工液態食品領域,中集安瑞科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20.5%至236.3億元,毛利率爲15.7%。清潔能源收入同比增長40.8%至149.1億元,其中氫能收入同比增長59.0%至7億元。年度在手訂單同比增長29.8%至228.5億元,創歷史新高。報告期內,獲得近20艘液化氣船、清潔能源動力船及加註船訂單,並首次建造中型液化氣船(MGC),與液氨運輸和需求匹配。

海洋工程業務的營收規模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4.52億元,同比上升 81.12%,淨虧損大幅縮減至0.31億元。受益於海洋油氣需求復甦及海上新能源的需求增長,其毛利率從6.87%提升至9.30%。報告期內,新簽訂單16.3億美元,2023年底,累計持有在手訂單價值同比增長35%至54億美元。

對於海工業務,麥伯良表示:“目前能源價格居高不下,今年預計油價維持在80美元以上。外部環境動盪,各國也在增加勘探力度,對裝備的需求也起來了,現在(海工平臺)行業租金和低位比已經翻了一番。”

同時,麥伯良也指出:“會找適當時機把海工平臺賣掉,不打算長期持有平臺,因爲這其實不是中集集團的主營業務,是歷史遺留下來,但是製造部門會繼續保留。”

中集集團總裁高翔向記者介紹道:“目前我們手持15個海工平臺,1個平臺要賣掉 ,1個改造做海上光伏的項目。其餘13個平臺中,10個持續租約, 3個平臺沒有出租,2024年在積極溝通中。現在整個海工市場近幾年在持續復甦,全行業的使用率都在增長,出租率90%左右。”

此外,在空港與物流、消防與救援裝備領域,中集天達實現營收69.61億元,同比增長4.34%;淨利潤2.22億元,同比增長12.58%。並且,中集集團也在拓展新興業務,主要圍繞冷鏈、電化學儲能、模塊化建築三大領域。整體而言,中集集團目前進一步聚焦製造主業,同時也在科技創新方面謀求更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