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宅從哪來? 李鴻源:利用退場校地

花蓮大地震後,臺北市部分老舊建築出現損傷,其中較爲嚴重的就是屋齡超過60年的南機場整建住宅。(黃敬文攝)

花蓮大地震後,臺北市部分老舊建築出現損傷,其中較爲嚴重的就是屋齡超過60年的南機場整建住宅。臺北市政府積極介入都更外,在推動過程中,「中繼」是相當重要問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建議,市府應興建「都更中繼宅」,讓民衆在都更期間,能夠有地方可住,方能促進都更意願,而退場私校、地方並校土地皆可拿來蓋中繼宅,甚至是空出來的軍營。

李鴻源指出,無論是興建社會住宅或都更中繼宅,最大問題點在於「土地」。北市府應積極盤點市內土地,除了市有土地外,國防部在國軍裁掉後,有許多營舍空了出來;在少子化情況下,舉凡像是並校後的閒置校舍,或經營不善的私校,都可以在都市計劃土地變更後,作爲社宅或中繼宅。

他表示,過去在擔任內政部長時,曾在臺北市規畫了5個區域,其中有一塊9公頃的土地就在臺北醫學大學正對面及信義區臺北101附近。可在此先興建中繼宅,讓住在信義區吳興街老公寓的居民住進去,接着把吳興街老宅拆掉,換成更耐震、低密度建築物,最後再以同樣模式,依序把臺北老舊建築物通通淘汰。

對於校舍整並計劃,北市教育局說,目前沒有預設校舍整並目標,學校整並涉及親師生共識,但爲增進課程及校務發展交流與資源共享,除持續關注各校生源變化、配合市政重大發展與高齡校舍逐年改建的契機,在做未來校舍空間使用整體規畫時,將適度評估導入托嬰、託老及長照等社區需求,避免合併或停辦後衍生空閒校舍釋出問題,確保有效利用校地資源與校園空間。

李鴻源說,都更並非簡單事,中繼宅規畫也必須中央、地方合力,內政部需要提出政策,如果要利用軍營則要國防部介入。他說,要鼓勵民衆都更,地方政府無論是透過大量興建中繼宅,或其他方式鼓勵都更,都必須做好通盤規畫並向民衆好好說明,不能每次災害發生當下大家很關注,政府也喊話要積極推動都更,但事過境遷又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