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信任 還藥物與教保員清白

(圖/本報系資料照)

新北幼兒園喂藥疑案還未塵埃落定,高雄市政府清查全市醫院、診所和藥局後,也宣佈查獲4家診所將苯巴比妥開立給幼兒,因超出管制藥品使用規定,而予以開罰。新北喂藥疑案的幼兒血液與尿液檢體經質譜儀分析陸續證明巴比妥爲未檢出,顯然至今完全查不到不當喂藥的行爲,因此高雄市政府的作法不只充滿了做秀意味,也讓服用那4家診所藥物的民衆陷入不必要的恐慌。

巴比妥類藥物是古老的鎮靜、抗癲癇藥物,當1960年代苯二氮平類藥物開發出來後,臨牀上幾乎完全被取代了,因爲巴比妥過量容易抑制呼吸,而苯二氮平相對安全。以精神科來說,早已不使用巴比妥,而神經科只剩小兒癲癇的適應症。然而,幾十年前治療感冒與腸胃疾病時,有醫生習慣使用低劑量苯巴比妥讓病人鎮靜,因此至今仍有9張苯巴比妥複方(感冒與腸胃用藥)藥證尚未過期,也就是可以使用。

單方苯巴比妥1顆爲30毫克,而複方爲16毫克,相差不多,既然官方覈准使用複方苯巴比妥,爲什麼診所將單方苯巴比妥與感冒或腸胃藥一起開立就不合規定?苯巴比妥在安全劑量使用下,即使是超出仿單適應症的使用(off-label use),並不會造成危害,不管是呈現微量檢出的幼兒,或者服用診所開立的單方苯巴比妥,根本無需恐慌。而且苯巴比妥的半衰期長達100多個小時,除非長期大量使用,並不容易導致嚴重戒斷症狀。

Off-label use的狀況在臨牀上常見,因疾病的症狀表現與藥物療效往往與實驗室不一樣,醫生需要更多武器才能克敵制勝,而形成例外使用的情形,比如治療內外科疾病時,合併使用鎮靜或情緒用藥就相當常見。以高雄市政府的觀點,這些off-label use是不是都不合規定?這些醫生都必須停業?

新北幼兒園喂藥疑案從頭到尾就是親師互信不足,加上政黨與政治人物過度操作所衍生的荒謬事件,幼教聯合總會已發出「老師不喂藥」的聲明,全國6萬多名教保員拒絕再爲幼兒喂藥的後遺症,等於讓無數家長也遭受池魚之殃。教育部看到教保員串聯起來抗議,不只沒有表達同理心與安撫,還祭出法條要求大家仍要喂藥,根本無濟於事。中央政府打算修改苯巴比妥複方的使用規定,事實上這些藥物已極少使用,此舉形同文不對題。

心病還要心藥醫,失去一分信任,重建需要十分,如何讓家長與幼兒園重新彼此信任,是一條漫長的路。第一步要請檢調單位趕快還給新北市教保員清白;其次,過度操作的政黨與政治人物應向全國幼教人員道歉。此外,官員也應向大衆說明,苯巴比妥與苯二氮平不是毒藥,少量接觸無須太過憂慮,避免社會恐慌。(作者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