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持刀砍人 犯罪學家曝恐是「這原因」激發兇嫌犯案

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理事長李修安。圖/李修安提供

20歲洪姓男子昨持3把刀在臺中捷運行兇,攻擊陌生乘客,造成2人受傷,其中17歲高中生傷勢嚴重,洪姓兇嫌今下午以殺人未遂、恐嚇及傷害等罪移送臺中地檢署。對此犯罪學專家分析,洪男可能是「這原因」激發潛在犯罪行動,選擇在鄭捷案10年後的同一天犯罪。

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理事長李修安指出,隨機殺人在國內並不常見,但近年偶有發生,研判除了個人因素、社會刺激,還有國內外案例的出現,伴隨媒體報導、網路資訊流傳等,衍生而出的複製、模仿行爲。他直言,這次中捷案件有可能是近期媒體對於鄭捷案10年的相關回顧報導,導致激發兇嫌潛在犯罪行動,選擇在10年後的同一天犯罪。

李修安認爲,隨機殺人事件發生原因包括家庭問題、個人人際關係,或本身人格扭曲等,至於中捷案的洪姓兇嫌本身有無思覺失調相關疾病,有待精神科專業鑑定。成長過程中家庭及學校教育非常重要,若能及早發現有偏差或犯罪行爲之虞,及早介入遏止就有預防效果。

李修安表示,洪姓兇嫌家中環境雖不差,但某種程度上可能因兇嫌年紀較輕,抗壓性相對低,遇到挫折或環境因素導致信心崩解,出現自我解放的犯罪現象和行爲。

另外兇嫌也有可能對政治熱衷過度產生對社會不滿,加諸於社會快速的變遷,大環境因素造成國內貧富差距擴大、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導致年輕人壓力過大甚而產生破壞的念頭增加。

因此李修安強調,政府應針對高危險羣案例給予適當輔導,及早發現預防,所幸近年捷運公司均有強化安全宣導,針對犯罪預防橫向聯繫機制及安全管理改進,使傷害降至最低。

20歲洪姓男子昨在臺中捷運車廂內隨機砍人,經開刀治療後,今下午以殺人未遂、恐嚇及傷害等罪移送臺中地檢署。記者陳宏睿/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