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拚經濟 散裝船Q4不看淡

散裝航運9月日租行情

繼大陸救經濟,帶動鋼市、房市等原物料需求看增之後,美國總統拜登19日宣告將持續發展經濟,避免衰退。法人解讀,中、美除了傳統「鐵公基」等兆美元基建拚場之外,也積極拉攏電子科技業在地製造,引發多國建廠需求,加上歐洲搶糧、燃煤之急,都有助推升散裝航運需求看增。

慧洋、裕民等航商也認同,各國控制通膨、發展經濟,有助活絡經貿活動,包括海上運輸,應屬利多。其中,美國主要進口鋼材等原物料,預期散裝航運第四季營運表現比第三季好。

BDI指數9月來漲多跌少,16日小幅回落3.7%、收1,553點,海岬型船日租下跌981美元至12,599美元,巴拿馬型船下跌900美元至17,913美元,極限型船上漲237美元至17,057美元,輕便型船上漲86美元至16,281美元。

航商表示,前些天梅花臺風影響大陸港口運作,海岬型運力供給減少,帶動運價上揚,隨颱風遠離,港口恢復運作,海岬型運力供給逐漸恢復正常,運價修正。

若就9月來運價表現,海岬型船成長2倍、巴拿馬型船成長61%。由於8月大陸房地產業不振,造成通常9月開始鍊鋼原料季節性需求尚未浮現,影響海岬型、巴拿馬型船運價,預期接下來季節性因素及大陸房市恢復,有機會增加鐵礦石等需求。

在拜登揮舞「美國製造」大旗下,半導體、電動車等製造業大咖加碼投資美國,包括臺積電、三星等,製造業顧問公司Reshoring Initiative最新報告也指出,過去一個月有數10家美國公司有意返美新設工廠或拓展新業務。

除了美國,這兩年來受到疫情影響,加上俄烏、臺海等地緣政治緊繃,歐、亞多國政府也紛紛拉攏關鍵製造業進駐,以免供應鏈因全球局勢影響而動盪,影響企業產能,甚至危及國家戰略,也創造新的建廠對原物料的需求。

此外,大陸經歷封城、限電,許多庫存逐漸耗盡,截至8月底,大陸45個港口鐵礦砂庫存量,自今年2月的1.58億噸降至1.38億噸,加上大陸保交樓,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分析師認爲,在政策支持下未來數月基礎建設項目需求將動起來。

另外,歐盟9月10日開始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轉向澳洲、哥倫比亞、南非等國購買,拉長航程,且歐洲正面臨500年來最嚴重旱災,印度等地缺電,今年冬天需進口更多能源、穀物,都有助幹散貨載貨需求在第四季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