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團隊研發「咽拭子採樣機器人」 代替醫護上陣「防檢測中感染」

▲採樣工作機器手臂完成,可避免醫護人員被感染。(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9日透露,由抗疫專家鍾南山團隊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緊急研發的「咽拭子採樣智能機器人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該機器人系統於2月28日正式開始受試者檢測,至今已開展首期20例受試者的臨牀試驗,採集樣本80份。

核酸檢查」是新冠肺炎主要的檢測方式,而在進行檢查前,必須先要取得「咽拭子採樣」,但在進行採樣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必須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患者若咳嗽、大噴嚏、大力喘氣,都有可能產生飛沫,增加感染風險。此外,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也可能影響到採樣的成效,導致無法檢測出真正的結果,甚至造成「假陰性」的發生。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鍾南山的團隊與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提出了「智能化機器人咽拭子採樣」的解決方案,並從除夕後啓動研發,由團隊成員充當人體受試者進行人體試驗研究。

據介紹,新型智能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由蛇形機械臂、雙目內窺鏡無線傳輸設備人機交互終端構成。蛇形機械臂具備靈巧精確的作業能力,並且具備與咽部組織接觸力感知能力,雙目內窺鏡提供高清的3D解剖場景,WIA-FA工業無線網絡保障了控制指令的實時可靠傳輸,力反饋的人機交互終端提供操作沉浸感。機器人以遠程人機協作的方式,可以輕柔、快速的完成咽部組織採樣任務

研發項目近日取得很大進展,機器人系統於2月28日正式開始受試者的檢測,至今已開展首期20例受試者的臨牀試驗,採集樣本80份,細胞學檢測結果顯示機器人咽拭子採樣可以達到較高的質量,一次成功率大於95%,能夠利用低於醫務人員平均操作力量實現有效的採樣且採樣力度均勻,受試者咽部均無紅腫、出血等不良反應。

「咽拭子採樣智能機器人」系統被認爲可避免醫務人員感染、提升生物樣本採集的規範性、保證標本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