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進城市更新,3年多來累計啓動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43個

原標題:41萬戶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改造後的樓房外立面乾淨清爽。(本報資料圖片)(兩江新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核心提示

2018年以來,重慶制定了關於城市更新的相關工作計劃和方案,通過實施“兩江四岸”治理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完善社區服務項目,統籌推進重慶城市更新行動,爲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

在此基礎上,5月8日召開的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議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

重慶的城市更新行動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年又將推出哪些“大手筆”?重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獨家採訪。

張天燚今年46歲,在南岸區南湖社區花園一村經營一家書吧。去年,她做了兩個大膽的決定:一是從銀行辭職,追逐自己的創業夢想;二是在搬離花園一村多年後,舉家搬了回來。

花園一村有居民近600戶,像張天燚一樣“燕歸來”的老街坊就有幾十戶。“是社區的美,把我‘拉’了回來。”她告訴記者。

張天燚眼中的花園一村有多美?“每家門前有迷你花園,出門就有文化廣場。民間故事會、讀書分享會、插花茶藝培訓……各種活動讓生活豐富多彩,走到哪裡都能聽到歡聲笑語。”她說。

不過,兩年前的花園一村還是大家眼中的“髒亂差”,違章建築到處都是,設施老化、治安隱患等讓人提心吊膽。2019年,這個小區實施“微手術”進行綜合整治,不僅環境變美了,小區的人文氣息也吸引了大批創客。

據瞭解,3年多來,重慶已累計啓動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43個、面積3720萬平方米,41萬戶居民受益,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一個個老舊小區在如花園一村般華麗變身的同時,也成爲重慶城市魅力提升的有力見證。

亮點

推動設計師工程師進社區,高品質營造優美和諧的居住環境

推窗能見綠、樓前有花園、停車很規範、吃飯有食堂……去年6月,渝中區雙鋼路小區在改造中舊貌換新顏。更讓居民們高興的是,小區加裝的電梯下半年就能投用,今後大家上下樓方便了。

雙鋼路小區有30棟住宅,最早的建於1953年,曾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像這樣建於2000年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的小區,全市共有7394個、面積1.02億平方米。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慶城市更新的重要突破口,究竟該怎麼改?

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介紹,相關部門圍繞羣衆最關切的問題,堅持制度創新,建立完善“1+N”政策標準體系,不僅明確“改造39項+社區服務提升25項”內容清單,還在全國率先出臺全流程項目管理辦法,針對老舊小區項目改造的計劃、資金、設計、實施、驗收等環節管理立了“規矩”。

不僅如此,部門、區縣加強協調聯動,將養老托幼、社區服務、加裝電梯、停車、消防等專項、子項工作打通運行,統籌共建共享公共服務設施,已同步改造提升養老、托幼、農貿商超等配套設施3980處、加裝電梯2129部、新增停車位1.9萬個。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推動設計師、工程師進入社區,高品質營造優美和諧的居住環境。北碚區南京路片區改造項目注重將改造與歷史文化特色結合,留住老城記憶,成爲我市首個被評爲“中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優秀案例”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探索

把改造內容標準化政府出“菜單”,居民來“點菜

老舊小區怎樣改才能讓居民滿意?直面居民呼聲是關鍵。

“3棟的宋婆婆家,牆壁漏水嚴重;6棟的張阿姨,希望整修廚房、廁所……”兩江新區邢家橋社區黨委書記謝蘭的記錄本上,寫着每家每戶的整治心願。

“只要符合改造的相關規定,我們都會爲大家解決問題。”謝蘭說,2020年初,邢家橋社區16棟27個單元488套安置房全部整治完成。社區採取一對一入戶、菜單式問卷調查等形式,發動居民全程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使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率從最初的23%上升到100%。

“把改造內容標準化,政府出‘菜單’,居民來‘點菜’,是重慶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中作出的積極探索。”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變政府“要改”爲居民“想改”,充分調動了居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重慶還引入物業管理、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居民自治3種管理提升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

比如,渝中區推行“黨建+物業”模式,組建68個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初步實現老舊社區全覆蓋。渝北區雙龍湖街道86棟老舊單體樓“抱團”成13個街區,推行“小區物業管理+街區自治”模式,街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功能配套、綠化美化效果、文化內涵質量和物業管理水平等方面改善明顯。

2020年度專業機構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重慶居民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滿意度達到95%以上。

目標

力爭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約1億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市將爭取全面開工831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打造渝中區重醫大家屬區、沙坪壩區環磁器口片區、南岸區南坪正街新街等一批重點項目。

一個個市民關注的項目加快推進,錢從哪裡來?打通改造與租賃住房協同發展通道,是一個可行之策。

江北區南橋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去年6月完工,當月即實現100%出租。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小區曾多次尋找改造投資方,均因回報率不佳被拒之門外。

建行重慶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該行協同建融住房重慶公司獲得南橋苑10年的項目租賃權後,實施了電梯加裝、綜合改造等項目,並配備傢俱、家電,打造了較高品質的租賃住房項目“建融家園”,委託給專業公司運營。預計未來10年,該項目的租金收入扣除運營成本後可基本實現效益平衡。目前,我市已在渝中區、江北區選擇類似項目開展可行性研究。

PPP模式也成爲我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助推器。

去年底,九龍坡區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對紅育坡、勞動三村的6個老舊小區整體打包,在全國率先採用PPP模式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通過政府引導、政策集成、資金打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和撬動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市場力量和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各出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力爭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1億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任務,並結合實際逐步改造2001年至2005年期間建成的居住條件較差的老舊小區0.3億平方米。

數讀>>>

重慶城市更新工作亮點紛呈

●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

全市累計啓動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43個、372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1萬戶

●“水清岸綠”成效初顯

中心城區20條河流已建成125公里、7個“水清岸綠”河段,完成12輪水體巡查和水質檢測,河流水質穩定

山城步道有序建設

加快推進中心城區17條、353公里山城步道建設,已建成投用198公里

●“兩江四岸”美顏初展

加快推進“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濱江貫通工程、濱江延伸工程、核心區整體提升等重大項目建設,初步實現“點上點靚、線上貫通、面上提升”

防洪排澇試點先行

印發《統籌沿江防洪排澇和城市建設開展基礎設施災後重建工作試點實施方案》,指導區縣統籌防洪排澇建設與災後重建工作

●“新城建”加快推進

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物聯網應用示範,在“兩江四岸”核心區率先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試點;已推動實施裝配式建築項目232個

鏈接>>>

重慶城市更新將在這些方面重點發力

●完善城市空間結構

重點打造“兩江四岸”城市發展主軸,推進軌道交通成網計劃,完善城市道路體系

●實施城市生態修復

重點建立雨污水“廠網一體”管理機制;推進“清水綠岸”治理提升

●強化歷史文化保護

重點開展歷史文化地標更新改造,以“山城步道”串聯山水人文資源

●加強居住社區建設

重點實施完整社區補短板行動,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

●加快推進“新城建”

重點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實施基礎設施智慧化建設與改造,實現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全覆蓋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重點打造老舊小區重點項目;同步統籌社區服務提升

●增強防洪排澇能力

重點推進統籌防洪排澇和城市建設試點;系統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推進新型城鎮化

重點推動基礎設施提級擴能;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

資料來源:市住房城鄉建委

資料整理:記者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