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誰能抓住這790萬選民的心

中時社論

四大公投揭曉次日,蔡英文總統就召集府院黨高層、地方首長與黨內派系代表會商,要求全力支持蘇內閣,會中並就新竹縣市合併升格達成共識。這不僅意味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統治基礎獲得進一步的確立,也顯示強力打壓在野制衡力量、全面鞏固中央政權的「蔡蘇體制」,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將在四大公投之後乘勝追擊,針對明年底的九合一地方大選,促成地方版圖與政黨派系勢力的重新洗牌。

民進黨更具侵略性

獲得新民意授權的民進黨展現了更強勢的權力企圖心與侵略性的佈局,臺灣社會是否已有充分的認知?在野力量是否有足夠的覺悟?號稱最大在野勢力卻始終積弱不振的國民黨,能否抓準民意趨向與外部格局做出改變?或只能繼續在同溫層裡自怨自艾?

四大公投民進黨完勝,原因各有解讀,其實不分立場好惡,事後的各種檢討都有其道理,畢竟放馬後炮人人都會,成敗過後都有一套說得通的理由,關鍵是誰能從中得到有用的領悟或教訓,以確保能在下一步的考驗中繼續獲勝或逆轉勝。

擺在眼前的現實是,臺灣的民意就是綠大於藍,民進黨包山包海、使用鋪天蓋地的黨政資源攻勢、控制媒體與網軍,民意不對稱戰爭的態勢始終存在,「抗中保臺」的老招一再使用且奏效,在野制衡監督的力量除了抱怨與批判,難道就沒有其他反制的可能嗎?

2018地方大選的結果,階段性宣泄了民意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但隨後經過民進黨的精心操作,綠色新威權的基礎於今更加穩固。四大公投之後更嚴酷的挑戰與檢驗,無疑是明年底的地方大選,時間已非常緊湊,臺灣社會必須趕快想清楚以下三個反思:

一、在民進黨不斷集中掌控、強大無匹的單一威權下,臺灣需不需要相對制衡監督的力量?

二、四大公投的過程與結果顯示,號稱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中央與組織失能,但反對或質疑綠色執政的民意仍然強大,這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今後何去何從?誰來整合、令其寄託?

三、如果民意認爲臺灣需要相對強大的制衡力量,以避免單一威權的浮濫或失控,則現有的在野力量包括政黨與民間社團,是否有足夠的能量監督這隻綠色權力怪獸?相對而言,現有的政黨或民間社團也必須有新的策略、新的人物、新的選擇、新的戰術,來突破選民求新求變的需求,而不是隻在守成求穩的老圈子中打安全牌。

民衆黨角色更重要

之前各種民調都顯示,尋求連任的國民黨籍縣市長大體都表現不俗,明年底地方大選應可輕騎過關,但民進黨對竹竹合併的強烈企圖,卻凸顯藍營的自以爲是甚至自我安慰,很可能變成公投民調和投票落差的再次重擊。相對來看,精於選戰的民進黨,顯然非常清楚這次公投大戰只是慘勝,「抗中保臺」加上美國牌,以及藍綠對決的政黨訴求,未必能在講究選人大於選黨的地方大選中有用,再加上此次完勝靠的是南票北送,而且北部3個綠色執政縣市的失守更加深其危機感,將更不擇手段以求權力延續。若國民黨還是以不變應萬變打2022選戰,結果就很難說了。

公投結果顯示,在兩黨強力動員下,基本盤都嚴重縮水,尤其民進黨比2020總統大選少了400萬票,這對兩大黨都是警訊,也說明臺灣的民意是動態且理性的,鐘擺理論仍然值得注意,民進黨雖然贏得了這次的公投大戰,可是不同性質的選戰隨時可能有相異的結果。國民黨固然不必自欺欺人,但也無須懷憂喪志,要重新自我定位,找出放棄民進黨的400萬選民心之所欲,成爲他們的代言人,對症下藥,就能敗部復活。

民衆黨的角色將更重要,當務之急是提升格局,不能只會批評,更要提出吸引人心的主張。國民黨一黨興衰一點都不重要,如何讓臺灣在理性健康的體制與環境下成長茁壯,永續才重要。成熟的國家與健全的體制不會沒有制衡的力量,四項公投平均有390萬選民投贊成票,另有400萬選民棄投民進黨,這790萬票是國民黨、民衆黨和時力的機會,更是臺灣制衡力量可以盡情發揮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