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李學文》新媒體裡的「黑數」

我的媒體朋友們近年來飽受新媒體折磨之苦,經常反覆地自我提問:新媒體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是流量影響力?賺錢?能持續多久?一篇新聞要多少點閱才符合成本效益?其實,這些問題十分典型,似乎是所有傳統媒體業者每日必須面臨的挑戰,不幸的是,我覺得它並沒有一套標準的計算方式或是解決方案,竊將此林林總總的問題,統統戲稱爲新媒體中的「黑數」。

新媒體中的黑數還有好多種。假日開車聽廣播節目主持人十分認真地抱怨及疑惑,爲何在部落格盛行的年代,他可以擁有數百萬人氣,不過數年,在臉書上卻僅剩區區千人,如此落差,何以致之?此外,我們也見到某些擁有數十萬粉絲的臉書版主,其平均發文的按贊數只有寥寥數十人,這着實弔詭難解。如果不感興趣、不認同版主的思想言行,又豈會成爲粉絲,既成粉絲之後,又怎麼會對發文全無反應?這其中的「黑數」又該如何解釋?

我認爲經營新媒體可能會經歷三種階段;第一階段是對新媒體的認知,其次是,能否把新媒體經營地紅火熱鬧,最後,是能否獲利?問題是,人氣高的新媒體不代表能獲利,能獲利的不代表能持續,超人氣、高流量的新媒體亦常不過1年便流量大跌,新媒體之難以論斷成功,由此可見一斑。撇開其他兩者暫且不談,就第三點而言,我聽過不少來自業界的新媒體故事,許多從業人員對新媒體可能仍存在着諸多錯誤的認知。

還有一位前輩的公司在發展最新的跨平臺電視介面(UI)時,碰到了一些問題:新電視應該要服務哪些電視族羣?電視族羣應該要如何分類?傳統的人口統計學分類方式還可以用嗎?究竟應該設計一個家庭通用的界面,還是給家庭中的某特定族羣?如果設計給某特定族羣,似乎不符合客廳中電視共用的傳統,如果設計給家庭通用,那又陷入籠統的使用習性,使得「設計」完全失去特性,反而變成無設計。

其實,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在過去的那個年代,我們曾聽聞過所謂的電視界面設計嗎?無論是老人、兒童、青年、成年、男女,乃至於不同年齡分層,大家的電視「界面」不都是長得一樣?難道有因不同族羣而異嗎?(其實,就今天使用者至上、個人化電視的角度來看,是很不合人性的)!我們真的以爲兒童族羣、婦女族羣、青少年族羣等是天生存在的嗎?

個例來說,不妨想想爲何會有兒童節目偶像劇廚師教學益智節目等等?其實,那是因爲有廣告客戶願意支持。爲何他們願意花錢,當然是因爲要販售與節目訴求族羣相關的商品。現在,來舉個極端反例,如果沒人要賣兒童商品了,電視上就不會再有兒童商品廣告,而沒有了兒童商品廣告,又怎麼會出現兒童節目,最終,當然也就沒有所謂兒童類電視族羣了。

所以,兒童電視族羣並不是天生就存在的,所有族羣都不是,換句話說,電視族羣從來都是當時商業環境及獲利模式下的產物,只不過,今天的OTT TV(透過網路家中看電視)早已造成電視環境的鉅變了。因此,在做電視新媒體相關設定時,如果腦海還一直想像傳統電視內容的族羣設定,就可能陷入走不通的死衚衕裡。

我的意思是,電視新媒體不是要你去服務你「以爲」天生便存在的族羣,而是反過來思考你有何資源,透過資源整合,你可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在這樣的服務中可以產生什麼樣的獲利模式,賺什麼樣的錢。

Netflix能成功地造成全球客廳市場的破壞式創新,絕非偶然。它摒棄了傳統電視人口統計學的市場區隔方法,轉而借重社會學心理學、結合大數據來分析,它發現,依據年齡、性別、收入、地區別等資訊劃分出來的族羣,其中個體之差異性遠遠大過於興趣相同、族羣卻不同的個體。與其依據廣泛的人口統計學特徵來分類,還不如找出同一種口味下的族羣特徵。因此,Netflix對全世界不同族羣幾乎一視同仁,採用同一套演算法,因爲,品味纔是他們的訴求,不再是族羣。我將其稱之爲「品味統計學」。

有了這樣的思考哲學,接下來,如何設計界面是不是就顯得清楚而直覺多了。

(作者爲科技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