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潘華生》民粹時代,更要悲憫

因應罷韓、挺韓遊行,警方進駐捷運站加強維安。(柯宗緯攝)

幾天前罷韓與挺韓大遊行分別在高雄南北拚場。由於預期聲勢浩大,外界擔心敵對雙方羣衆可能擦槍走火,美國在臺協會(AIT)日前更罕見地於官網示警,敦促美國僑民避開這些衝突地區。爲防止外界憂心的雙方衝突,警政署署長陳家欽如臨大敵南下坐鎮,強調絕不容許挑釁滋事暴力行爲,若有暴力現行犯就立即逮捕送辦。除調度大量警力支援,各個主要的交通路口可見荷槍實彈員警部署。

所幸這兩場民粹高漲的羣衆活動均展現了高度的民主素養,在和平理性的氛圍下落幕,並未像近來香港遊行一樣,往往最後肆意破壞公用設施、攻擊員警,朝反對者臉上噴黑漆,甚或痛毆反對者等。

近年民粹主義興起,對所在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均有着重大的影響。民粹訴求針對人們面對不確定狀態的被剝奪感,容易觸動普遍的人性,因而容易造成時勢風潮。參與民粹讓人重新找回尊嚴與歸屬感,但極易成爲政客狂人所操控的運動。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的相結合,往往變異成恐怖主義的活動,透過網路科技,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動員能量,彈指間往往輕易地就掃平某個反應不及的政府。

如何解決民粹問題?傳統方式是透過民主機制,但歐洲夙來以民主自由人權著稱,但近年卻發生多次恐怖襲擊,可見所謂的自由民主人權與恐怖主義的發生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因爲這些恐怖主義團體爲了遂行其戰略目的,強行加諸於特定國家社會的危害,目的是製造大量傷亡與成本,來逼迫該國家或社會屈服英國是自由及人權思想的重要發源地,但是英國是個長期飽受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現在主要來自於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恐怖主義威脅,但上個世紀則是受到自家內部愛爾蘭分離運動的威脅。面對內部自己國民、分離分子的叛變與攻擊,如何識別敵我與維持正當公民權利,對員警是個困難的工作,最終英國也不得不進行直接軍事管制及武裝鎮壓。

隨着英國決定放棄南愛爾蘭,讓愛爾蘭進行南北分治,但是北愛爾蘭的分離派分子(以天主教徒爲主)仍然成立了組織嚴密的準軍事化組織—愛爾蘭共和軍,繼續追求南北愛統一的分離運動。他們擁有宗教及民族主義的狂熱,擁有衆多海外愛爾蘭社區及南部人民的支持,得以擁有殺傷力強大的制式軍火,因此南愛爾蘭獨立出去之後的英屬北愛爾蘭,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平靜,反而掀起一波一波動亂高潮。

愛爾蘭共和軍的攻擊不限於北愛爾蘭,爲了最大化震懾效果,他們還曾多次攻擊倫敦密集的地鐵站。在1979年8月27日的遊艇爆炸案中殺死英國女王叔父,曾任英國海軍元帥、東南亞盟軍總司令、印度總督的蒙巴頓勳爵,同日更攻擊英國在北愛爾蘭的駐軍,造成18名英軍士兵喪生、6人重傷。北愛的皇家厄斯特員警隊訓練有素、專業剋制,但在北愛激烈動亂期間,因暗殺或恐怖襲擊導致了319名員警被殺,近9000人次受傷,這在人口不到200萬的北愛爾蘭無疑是個驚人的數字。因工業化及城市化而曾是全愛爾蘭最富裕的北愛地區,卻因長期的社會衝突與動盪,淪爲全英國最貧窮的地區。現今國民所得甚至還不如獨立出去的南愛爾蘭的一半。

所幸臺灣民主轉型的過程相對順利,並沒有累積過大的社會矛盾與衝突壓力,擁有權力的一方相對剋制,並且順應民意發展,經濟也得以持續正常運轉而成爲亞洲小龍。但西方國家往往認爲:獨裁專制的政權對國家社會的傷害更大,人民因而有反抗獨裁的正當性,因此,往往鼓勵了尖銳的街頭對抗而毫無對話交集。

近來越常看見網絡龐大的動員,與曠日持久的社會分裂對抗,我們應當慶幸我們自己走過了誤區人道與悲憫纔是最高的普世價值,大家也應對各國警方採取措施保護生命財產的安全,維持經濟正常運行的努力表示理解與支持。

(作者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