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談"生涯規劃":平衡興趣與職業的關係

近年來,在新高考指揮棒效應下,學生髮展指導職業生涯教育成爲高中教育新熱點。當多數高中學校對於如何開展生涯教育迷茫時,我所在的深圳中學已在此“海域”航行良久。

學校在2004年率先實行選課走班制,要求學生在豐富的課程校園文化活動中,選擇適合自身的內容,實現個人發展。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具有主動選擇的意識與準備,以及生涯規劃的意識與能力。爲在學生自主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專業化引導,學校成立了學生輔導中心,共設有8個生涯輔導教師專職崗位

經過十餘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逐步完善了創新性、引領性、專業性、規範性兼具的生涯規劃教育模式,並在“教育需要策劃,成長需要規劃”理念指導下,構建了校本特色突出的立體化生涯規劃課程,主要包括生涯必修課程、生涯選修課程、生涯體驗課程、生涯實踐課程、生涯成長小組課程。在此過程中,學校研發設計並完善體系完整的生涯規劃校本教材。在新高考背景下,學校將生涯規劃教育置頂

學校圍繞生涯教育這根主線,不斷跟蹤、追訪學生成長曆程,根據他們進入社會、進入職場後對高中階段接受的生涯教育反饋,不斷修正學校生涯教育模式。在試錯與摸索中,學校對生涯教育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思考。

頂層設計 動員多元教育角色

當前,不少學校的生涯教育主要由心理教師來推動,採用開設一門課程的單一模式,着力點侷限於學生興趣愛好探索、如何選課選科、如何選擇大學專業等方面,過於依賴測評工具,將生涯規劃窄化爲職業生涯規劃。

高中階段學生處於生涯探索期,生涯規劃的重要價值在於給學生提供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元發展平臺,讓學生有能力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有整合自己的機會,成爲自己最想成爲的人。因此,高中階段生涯規劃教育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探索一個能提升自我肯定水平和達成自我實現的生涯目標,引領其生涯發展方向,促使其學會規劃具體的行動方案,以幫助其逐步達成理想生涯目標。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學校對生涯教育進行頂層設計,讓身處這個教育系統中的每一個教育者基於自身的崗位職責,從生涯規劃的角度爲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

以我校爲例,學校在2014年啓動推進學生綜合素養評價的過程中,將生涯教育置於學校教育設計的頂層,用以引領和整合各項學生活動。學校搭建的綜合素養評價系統,結合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學生檔案不僅有學業報告,還有學生成長記錄。學生的人生規劃、成長經歷師友印象及代表作品都是對其進行評價和描述的有效參照,學業報告與成長記錄是學生成長最有說服力的“報告單”。

系統的生涯規劃,應包括覺知與承諾、自我認識、社會資訊、目標與計劃、選擇與行動以及行動與修正等六部分,學校立足於此係統,爲班主任、導師、學生輔導中心、學生社團、信息技術科組校友會、圖書館等角色安排相應的崗位任務,以此提升學生執行力。

家校合力 重視家庭教育影響

父母角色榜樣,是年輕一代職業選擇的重要途徑。在幼年時,父母給孩子提供玩具、培養孩子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參與活動以及家庭生活經歷等,都是父母影響孩子將來興趣與職業活動的方式

然而,父母有時會通過強制、命令或是限制的方式影響孩子的職業選擇。之所以如此,或是由於父母對自身職業滿意度高,或是想讓孩子從事自己當年的理想職業,過上幸福的生活。但青少年敏銳地意識到父母的意圖後,他們的重點往往放在如何擺脫父母控制,而非客觀辨析信息。因此,在生涯教育時,學校需要承擔重要的協調者角色,讓父母以職場專業人士的角色,通過一起合作的方式,面向學生羣體進行分享,更容易做到客觀、專業及全面,青少年也容易放下對父母的防禦心態,更能接受分享者的信息及經驗

2016年,學校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通過自願報名的方式,開展了“百名家長職業故事進校園”的分享活動,每年都會有百餘位家長進入學校分享他們的職業故事。分享活動結束後,學校在這些家長中遴選出數位客座教師,參與學校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家長走進課堂,講解職場信息、職場經驗,重點分享自己在職業生涯每一次選擇時的思考,以及戰勝困難和挑戰的經驗。這樣的活動及課程,既啓蒙了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也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學生整體情況,促進親子之間的相互理解,打造健康的親子關係,成爲學生生涯規劃的助力者。

深度合作 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

在高中階段生涯教育中,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大重點,學校應提升學生對於大學、專業和職業的認知。

目前,無論是高校還是高中學校,都已經意識到讓高中生提前瞭解大學、專業信息的重要性,因此會利用多元的渠道促進相關信息的輸入,如走進大學的遊學項目、參訪企業等。但如何幫助學生建立與自己真實學業生活的鏈接,並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化爲內在學習動力,是職業生涯教育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學校生涯教育多年來高度重視校外資源的引入,包括家長、校友、校外導師、大學、企業機構等不同的實施主體,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爲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活動,讓學生有接觸不同的任務和職業榜樣的機會。通過不同角色職場人士的分享、示範以及崗位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清晰自我認識,豐富社會認知,探索、形成、發展、確定自己的興趣。同時,這些資源在引入後,學校都會進行系統的設計和實施,以深度合作的方式,力求在學生生涯規劃意識及能力培養上發揮真正的實效。

以與大學和企業深度合作爲例,深中與騰訊、華爲、大疆、科大訊飛等知名企業共建11所創新體驗中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高校共建4個創新實驗室,共同開發了以“項目式學習(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爲主要模式,以工程和技術爲核心,結合信息技術、數學、物理、生物、化學、政治等學科的校本系列STEAM課程——3D設計與打印、建築創客、走進核電站、Arduino應用設計、多軸飛行器應用、智能機器人等。實驗室建設與課程建設深度融合,不僅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創造性探究,同時也深度鏈接學科學習與專業、職業的關係,這對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更穩定的職業興趣和更堅定的職業理想,具有相當深遠的意義。

學校2010屆畢業生葉千源,如今已在世界知名投資公司任投資經理,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通過深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我開始清晰對自己的認識,我會去思考一些問題——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我喜歡從事什麼職業?我該如何規劃我的教育生涯?我該如何發展我的興趣?”這些問題,正是學校一直以來生涯教育的主題,也是受到過生涯教育的學生所需回答的問題。

如何認識生涯教育?如何平衡學生興趣愛好與職業發展的關係?如何讓生涯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導航?這應是每一名教育管理者在實踐與探索中所需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