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出版專書《研下知疫》 探索疫情之下人文百態

中研院收錄院內20位人文社會領域學者所撰寫的19篇科普專文,發行《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實體專書,探索並反思疫情的社會文化面向。(中研院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新冠疫情影響社會層面嚴峻,中研院收錄院內20位人文社會領域學者所撰寫的19篇科普專文,發行《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實體專書,論析疫情之下的人權、政府公權力及對宗教儀式衝擊等方面,探索並反思疫情的社會文化面向,也盼在抗疫期間爲社會增添更多知識能量。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這本著作展現中研院內人文學者積極迴應社會需求,短短几個月間撰寫相關主題的文章,從不同視角來理解並反思疫情的社會文化面向。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表示,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他便發起「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劃」,號召院內20位人文社會學者,發揮學術專長,例如針對疫情進行數據分析、問卷調查;鍼砭時事、反省法規;或從文學及歷史中得到啓發等。

康豹指出,新冠肺炎或其他疾疫不只是一種疾病,也是社會問題,學者們意圖藉由歷史與當代對話,以古鑑今,據此迴應COVID-19對全世界的衝擊,以及今日臺灣所面臨的挑戰,以累積面對下次疾疫的資源。

在著作當中,收錄了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蔡友月所收集28位臨牀醫護人員的口述史與生命史,敘述第一線醫護人員如何面對新冠肺炎的污名、心理壓力、醫療系統感染的風險,以及病毒傳播的死亡威脅。也包含社會所助研究員曾凡慈以〈「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一文,呈現居家檢疫者及家人所面臨的嚴格挑戰。

至於政府在防疫中的權力界限應如何界定?法治與人權之間的界線應如何拿捏?中研院法律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李建良更是透過「數位足跡」,探究數位防疫和人權之間的平衡。歐美所副研究員何之行則探討科技防疫在「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政治所副研究員吳文欽於2020年12月針對臺灣民衆進行網路民調,發現疫情訊息的透明程度,會影響民衆對政府防疫政策的評價。

歷史研究則爲《研下知疫》的重頭戲之一,過去各個時期如何面對疾疫來襲,共有7篇專文分論。史語所助研究員巫毓荃、臺史所副研究員顧雅文與張隆志,不約而同以1918至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爲研究對象,分別討論日治時期政府的防疫對策,及其在臺灣成的公衛危機與社會影響。

史語所研究員李尚仁的〈排外與傳染恐懼:19世紀在中國的兩場麻風調查〉,則聚焦於英國醫學界對「麻風是否爲傳染病」所進行的研究與辯論。近史所研究員雷祥麟亦透過此波流感疫情及1910至1911年的滿洲鼠疫,追溯防疫口罩的「反覆」誕生,以及臺美口罩文化差異的歷史線索。

文學反映人生,表現人性,從疫情也看到人性的脆弱與堅強。歐美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以〈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一文,分析西方不同時代、地域與語文的文學家,如何把人置於瘟疫的嚴苛情境,刻劃芸芸衆生在疾疫中的各種不同迴應。文哲所研究員劉苑如則帶領讀者穿越千年,返觀中國中古時期的疫病故事。

宗教信仰與儀式是疫情中撫慰人心的重要力量,康豹將王爺信仰與西方相關現象做比較,並分析過去在疾疫流行時,迎王祭典、暗訪、繞境等宗教活動的開放程度,對於宗教活動與防疫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帶來不同層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