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新研究:微塑膠愈小愈毒 毒性影響後代繁衍

中研院研究:微塑膠愈小愈毒 毒性影響後代繁衍。(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微塑膠又稱爲塑膠微粒,是近年來新興的健康與環保關注焦點人類吃下多少塑膠微粒就會造成傷害,各國展開更多研究。雖然尚未建立塑膠微粒的安全容許標準,但是根據中央研究院一份針對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爲研究對象結果顯示,紋藤壺若從幼生成體一直食入微塑膠,則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增加三倍,而且愈小的微塑膠,毒性越強,將影響其存活和後代生存。

塑膠「微」害代代相傳,這些都是塑膠微粒的主要來源。(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總署定義,通稱爲塑膠微粒的微塑膠指的是尺寸小於5釐米,只有米粒般大的微小塑膠物質。通常是聚丙烯( PP )、PE( 聚乙烯 )、PET( 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 )、PS( 聚苯乙烯 )、Nylon( 尼龍 ),而這些塑膠的用途可能是生活常見的各式塑膠容器、塑膠餐具塑膠袋、吸管、合成纖維布料洗面柔珠漁網廢輪胎

中研院研究指出,紋藤壺若從幼生到成體一直食入微塑膠,則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增加三倍。(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代理主任陳國勤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餘幸霈碩士研究發現,紋藤壺棲息於潮間帶,此區域是指在漲潮時被海水淹沒,退潮時露出的海岸,由於容易受到塑膠垃圾廢水污染等影響,讓海洋生物面臨的生存壓力倍增。

中研院陳國勤研究員(左1)與研究團隊。(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微塑膠愈小愈毒 毒性影響後代繁衍

陳國勤表示,研究團隊從紋藤壺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聚苯乙烯微塑膠,並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

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的紋藤壺,不但下一代的死亡率比對照組高三倍,研究團隊更發現,當上一代紋藤壺食入的微塑膠愈細小,如直徑1.7及6.8微米等像細菌一樣小的微粒,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

研究同時指出,由於浮游動物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微塑膠的尺寸也與浮游生物相近,當微塑膠導致浮游動物在幼生期死亡,或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食者體內,可能進而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糸統,回到人體,因此減塑行動已經刻不容緩。本篇論文於今(109)年12月發表在《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