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防疫失民心 地方藉疫拚選舉

(圖/總統府提供)

今年5月20日蔡英文連任週年,她沒有發表週年演講。不過實際上,即使她有發表,也對疫情處理不夠表示道歉,應該已不再令臺灣民衆感動。因爲臺灣疫情蔓延導致死亡人數的激增,它的嚴重程度已導致臺灣社會對執政當局充滿了「政治的不信任」。

我們可以看一下臺灣「民衆情緒走向的趨勢」,便有份瞭然:就在520之前不到2周,5月10日《遠見雜誌》曾發表了「就職週年滿意度調查」,當時的結果尚能發現,民衆對蔡英文滿意度55.3%,爲5年間最高。

但是,由於此後疫情開始變壞,一項根據TVBS於5月17日公佈最新民調,蔡英文滿意度竟然降到只有41%,較1年前連任就職時,同樣由TVBS發佈的61%減少20個百分點。

接着在520之後,6月4日根據美麗電子報公佈的民調來看,蔡英文的信任度已下跌到48.1%,這是自2019年11月以來,蔡英文的信任度在該媒體民調裡首次低於50%。

這是臺灣最重要的一次疫情變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5月19日的正式宣佈:全臺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至5月28日,稍後再數次延伸至6月28日。這項規定:除大學以下各級學校一律停課之外,也禁止室外百人、室內5人以上的聚會

國際媒體像是「德國之聲」中文網都開始關切:它也特別指出臺灣面臨疫苗短缺的狀況。依「德國之聲」的數字,臺灣只讓將近70萬的人民施打了第一劑的新冠疫苗,疫苗施打率僅僅近3%,與全球平均的27%疫苗施打率相差甚遠。所以「德國之聲」認爲:一直在國際社會因防疫成效受到讚揚的臺灣當局與總統蔡英文,是在面臨新一波的政治危機。

新加坡聯合早報總編輯詠梅也在6月7日寫下他的〈一週推薦〉,說到臺灣「各大水庫水位直探歷史新低,加上一直居高不下的確診病例和高於國際平均的死亡率」。韓說,比較全球國家或者大城市,遇到這樣的局面都儘量是團結起來,「但是臺灣卻更分裂。在野黨批評政黨一點也不稀奇,執政黨不同派系的也在向執政團隊開炮原本被視爲抗疫模範的臺灣政府突然像泄了氣的氣球。」

過去認爲民進黨執政就是「品質保證」的時段,在5月間已逐漸開始轉向。其中臺北市長柯文哲和新北市長侯友宜逐漸取得疫情主動權話語權,就是一例。譬如,5月18日柯文哲與侯友宜就自行宣佈高中以下學生不需到校上課到5月28日,就涉及到縣市長的自治事項直接衝擊到當局的權限

又譬如說,臺灣民意基金會在4月27日公佈一項最新民調:若明天舉行公投,其中「反萊豬」、「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這3項公投,將獲「壓倒性勝利」,只有「重啓核四」呈現拉鋸。反抗政府的聲音開始增強。

再加上缺水缺電以及缺疫苗,多數民衆均歸咎於執政當局的政策不當。《經濟日報》引述英國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報導說,臺灣現在也同時面臨缺水、缺電、缺疫苗的窘境,並且全臺疫情大爆發,已被評爲「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

雖然說目前距離2022年縣市長選舉已經不到1年,但有意角逐者早已暗中較勁。國民黨目標一直鎖定在「守14搶4」,除要守住執政的14縣市外,更力求搶下臺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等4市;民進黨則規畫「守7搶5」,但也認爲執政的新竹市、基隆市、桃園市選情並不樂觀。「德國之聲」中文網有引述美國富蘭克林馬歇爾學院政府系助理教授顏維婷的看法,她指出,由於臺灣現在已進入了2022地方選舉的週期,所以與疫情相關的議題跟事件勢必會影響到政治人物與政黨在該選舉中的表現。(作者爲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