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書局回來了!銘記歷史的思想基地

「中央書局回來了!」2019年深秋,一則消息在藝文界引起騷動,相傳創立於1927年,在日治時代最大的漢語書店,從1998年宣告熄燈以後,歷經22年的沉寂,經過各方人士的奔走、籌措,將在原址重新開業。

弧形外觀與扇形空間 / 八角型洗石子門柱。(圖/中央書局提供)

源於浪漫的力量

來到臺中舊城中區,站在臺灣大道與市府路的路口,路的一頭,連接着送往迎來的火車站,下一個街廓,則是日治時代的行政中心「臺中州廳」。

屹立此處的中央書局,是一幢三層樓高的老宅。扇形延展的三角窗店面,米白的外牆搭配大片的玻璃窗,看上去典雅又有朝氣,外牆刻意仿擬復古字體的店招,正向往來的路人親切地招手。

「這幢建築雖然不是國定歷史古蹟,但它的重要性,來自於歷史精神與價值。書店創辦的起心動念,源於一羣人民族自覺的情懷,我們稱作『浪漫的力量』。」中央書局副總監沈貞慧如此開場。

猶如今昔呼應的歷史隱喻,憑着對文化藝術的熱情,以及對民族服務的使命感,當年海歸的知識分子如莊垂勝、葉榮鍾,加上中部的地方士紳,如大雅張家、霧峰林家,以共同集資的方式創辦了中央書局。近一個世紀後,書局再重新開幕,也起因於有一羣出身中部的藝文人士,衆志成城地接棒,才完成這項近乎奇蹟的任務。

1941年中央書局員工合影。(圖/中央書局提供)

「承接中央書局,對我而言,是偶然的機緣,但似乎又是必然的緣份。」中央書局代表人張杏如如此說。故事源起於來自臺中的作家劉克襄,與同樣在中區主持「中區再生基地」的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蘇睿弼。當他們看見書店在歇業以後,空間一度被出租改爲婚紗店、安全帽店,直到安全帽店也撤出後,因建築結構年久失修,惟恐難逃被拆除的命運,對書局深懷情感的他們,遂向張杏如詢問將此建物承租下來的可能性。

孰知這一詢問,打撈出來的竟是千絲萬縷的人際連結。同樣出身中部的張杏如,回憶起童年在中央書局走跳的經驗,以及自己的家庭與多位書店股東後代的深刻交誼,遂慨然允諾。但現實問題接踵而來,因建築物翻修所費不貲,倘若僅以承租的模式,卻投入高昂資金修繕,並不合算,她遂偕其企業家夫婿何壽川,共同捐款到上善人文基金會,以基金會名義買下建物,並在大幅修繕後進駐營運。

採集資形式開始的中央俱樂部,圖爲1927年發行的股票。(圖/中央書局提供)

人文與知識的交會

這個在林獻堂、呂赫若的私人日記裡多次被提及,讓他們留連忘返、大手筆購書的知識殿堂,甚至曾舉辦過郭雪湖、陳澄波等名家畫展的文藝聖地,在衆人的引頸期盼下終於重新開幕。

回到百年以前,創辦初時,中央書局的定位便不僅是一家單純的賣店,彼時的創辦人們提出了「中央俱樂部」的想法,包含書局在內,同時策劃了餐館、講堂、娛樂室等空間,而書局除了零售以外,也是一家出版社,不僅擁有出版事業,還發行過《南音》、《臺灣文藝》等藝文雜誌。

時間拉到今日,重新開張的中央書局延續了當時的理想,空間上採取複合經營模式,一至三樓200坪的空間,除了精選的文史哲相關書籍展售,亦規劃了文創商品賣場、餐飲服務、閱讀區、讀者講堂等空間,也具備出版的功能,頗有今昔呼應之感。

「不只是書店」的中央書局,積極舉辦各類藝文活動,促進民衆與書的交流。(圖/中央書局提供)

同時提供餐飲服務的中央書局,將老咖啡館的滋味端上桌,讓人們從飲食勾起閱讀的興趣。(圖/中央書局提供)

「希望人們來到這裡,能以不同的面向去體驗『閱讀』。」副總監沈貞慧說明:「我們將中央書局的定位放在『不只是一間書店的書店』。過去的中央書局,是文人交流的場所,我們也期待這裡是一個交流平臺,讓人與人、人與書、人與知識的交流,在這裡發生。」

在日治時代,書局的創辦人們因着意識到,在日本政府統治的大環境底下,不僅官方語言均以日語爲主,臺人受教育更屬不易,因此希望透過文藝啓蒙喚醒同爲漢民族的社會大衆民族自覺的意識。

雖然時空背景早已物換星移,但對於本土文化、主體意識的啓發與認同,依舊是中央書局的重要經營主軸。團隊特別引進臺中相關主題的書籍,並在一樓特別闢設「臺中作家」專區,沈貞慧解釋:「我們這裡的『臺中』,並不是現在六都的概念,而是沿用過去『臺中州』的標準,涵蓋了中、彰、投三個地區。」包括從賴和、巫永福、廖玉蕙等古今作家的作品,都在入選範圍之內。

而秉持着五感體驗閱讀的想法,店內嘗試規畫由書籍文本延伸出的系列活動,好比由詹宏志率先起跑主持的「週三讀書會」,重新導讀經典文學小說;還有與餐點結合的「作家餐桌」,復刻文學書中描繪的滋味,或者將作家的手路菜端上桌,無非都是希望拉近人們與書本、與藝文之間的距離。

老屋風華再現

包含老屋的購入到軟硬體的重建,中央書局的重建之路斥資超過上億,能從破敗到煥然一新,由同樣出身臺中的建築師姜樂靜,以及結構技師施忠賢共同組成的修復團隊功不可沒。團隊先爲這幢高齡超過70歲的老宅作全面性的健檢,並且在合乎今日的使用需求之下重新改建。

也由於建築物建於二戰結束、物資相當缺乏的年代,當時的鋼筋水泥都屬管制物資,取得不易,加上歷經長年鏽蝕,結構框架都不穩定,修復團隊除了增做新的結構牆體,甚至特別加裝無障礙電梯,以電梯設置處的樑柱框架,來補強整體建築的結構。

能屹立近一世紀的中央書局,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的蛻變。從1927年在寶町三丁目十五番地(現址爲市府路103號)木造平房正式開業;到1948年戰後遷到現在的位置,將原本的木造房改爲三層樓的磚造房;如今可謂「3.0版」的中央書局,底氣依舊,風華猶存,仍屹立在此,持續爲人們開放一扇通往知識、藝術寶庫的大門。

建築風華巡禮

圓形圓柱與格子天花

中央書局原設計者爲建築工程師林文章,他參考彼時市區最豪華的彰化銀行建築,使得兩幢建築物在設計細節上若有神似。雖然日後經過大規模的修復,室內最具特色的圓柱陣及大跨距的格子樑天花板,依舊被完整保留下來,古典風格的細節散發出莊嚴穩重的美感。

弧形外觀與扇形空間

建築體水平帶狀的流線外觀,包覆住整座建築物,流露出歐美的新藝術風格與裝飾藝術風格。

八角型洗石子門柱

立面入口的石柱,表面採洗石子工法,斷面處內凹的八角造型,則轉化自日本傳統的木造建築, 銳利的線條中蘊藏着精緻的美感。

本文作者:蘇俐穎

(本文摘自《臺灣光華2021.08》)

《臺灣光華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