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專欄】周美里/如何迎接民進黨第二次執政

▲若無意外,民進黨將第二次執政!(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周美里

明天就是投票日,如果沒有天大的意外,大家都相信,臺灣即將要即接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回憶一下16年前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可以幫助我們想像民進黨的第二次執政,上次犯的錯這次會不會再犯?上次處理的不好的問題這次是否能得心應手?上次沒做的、做的不夠的,這次如何全力落實?

16年前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綠營選民面對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欣喜若狂,可以掩蓋種種不堪、忍耐各種瑕疵,現在雖然有受夠馬英九執政的悶氣,但是有改革氣質的新興政黨做爲對照組人民對民進黨的「錯誤忍耐力」可能降低。

第一次執政,戰戰競競,面對國民黨盤據國會,以及對整個政府文官及軍權的陌生及不信任感,談不上什麼施展抱負,只能膽小慎爲。甚至在朝小野大之下,阿扁終究採取訴諸民粹,先是穩定政權,後則保護自己的身家。今日的民進黨則已脫胎換骨,不再是吳下阿蒙,更何況,這次小英情勢是史上最佳,總統壓倒性勝利可以預期,國會一黨過半也在預料中,小英「完全執政」的時代來臨。

小英執政,不論是8年來在馬英九無能下望治心切的人民,或是難忍馬英九傾中的綠色選民,都抱有極大的期待。小英應可拋開上次民進黨首次執政的生澀,在政權及國會一把抓之下,大破大力展開「小英新政」。和第一次執政相比,民進黨第二次執政會如何展現施政理念呢?有幾個大的指標可以觀察。

▲挾着民意優勢,小英「完全執政」的時代可能來臨。(圖/記者張語羚攝)

一,過去民進黨態度鮮明的政策是否會落實?

►►►掌握最新觀點,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專頁

16年前大家記憶猶新的是核四停建又再復工,先是急着推出民進黨政策展現新政,卻在國民黨強力反撲下旋即縮手,扁政府的威信重挫,也信心盡失,從此未能再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政策。現在,挾着民意優勢,小英是否能在幾個爭議性議題上,強勢落實民進黨長久的主張呢?正考驗着小英的第一步。最指標的當然就是是否真正落實「廢核」,正式將核四關廠做最終處置,並且順利讓核一、核二陸續除役,讓臺灣順利走向無核家園?其次,如落實政黨法、陽光法案、兩岸監督條例等皆待檢驗。

二,是否順利推動轉型正義?阿扁上任之際,爲了突破朝小野大及國民黨頑強勢力,仿效英國當時首相工黨布萊爾的「第三條路」,提出「新中間路線」,還東施效顰請唐飛擔任行政院長。但執政未久,在施政備受掣肘下,最後仍取巧選擇了方便之路,訴諸民粹以爲抗衡,後來愈演愈烈,出現民主國家罕見的執政黨號召民衆遊行之「奇」事。

因此,不要說轉型正義沒有推動,臺灣民主運動中久懸未決的政治案件,也從未進入政治議程中。很諷刺地,國民黨政府在李登輝時代平反二二八及白色恐怖,到了民進黨執政,林義雄滅門血案、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中壢事件,無一得到平反或調查。

扁執政未能推動轉型正義,被認爲是後來國民黨舊勢力反撲成功的主因之一,因此,今天民進黨第二次執政,無法不面對此問題。小英形象理性,很難想像其走民粹路線,或許反而更適合推動轉型正義,之前她已經宣示要處理黨產問題,至於還有不少威權殘餘的制度、法令,是否能在她手中推動,端賴意願與意志

三,中國問題仍然燙手民進度再度執政所面臨最棘手的還是中國問題,16年前第一次執政的民進黨,在中國問題上被視爲「麻煩製造者」,小英相當成功地「改造」了草根性強、「逢中必反」的民進黨,型塑符合中產階級想像的「穩重」、「務實」,拋棄阿扁暴衝、暴走的路線。小英路線能否堅持下去,猶如走鋼絲般,必須視中國的不友善態度及敵意行動是加劇還是減緩,以及綠營選民恐中心態及期待是否被「滿足」,在這二種之間,小英要不被「激怒」又不「妥協」,是要高度政治智慧。不能像阿扁,選戰語言喊的激情,但是520就職演說就立即「破功」向中國示好拋出四不一沒有(不宣佈獨立、不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統獨公投,沒有廢除國統會的問題),時而暴走,時而磕頭,讓人民迷失在激情與焦慮中。

扁政府的「反中」其實是外厲內荏的,臺灣對中國投資大幅開放始於扁時代,從「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到「有效開放積極管理」,扁政府擅長的是「詞藻施政」。但是,經過馬英九八年過度傾中帶來的經濟社會惡果如何面對,再加上太陽花學運後資訊日益透明,對中國警覺性高,小英對中國的各種政策勢必會被社會拿放大鏡檢視,如何滿足各方利益及期待是大考驗。

四,沉痾以久的經濟社會問題,是否大破大力推動改革?臺灣經濟社會目前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產業空洞,財政惡化,少子化、老人化社會種種問題,十六年來國家空轉的惡果都接近臨界點,可能一夕爆發。小英必須有堅強的毅力、意志及膽識,不畏利益團體、選民當前利益,才能大刀闊斧改革,爲未來奠立走出谷底的基礎。

小英執政絕不能如扁政府只務虛不務實,否則,未來4年、甚或8年內,這些問題都將引爆,小英執政面對的是比阿扁更惡劣百倍的環境。

●作者周美里,資深媒體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