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政策制定要讓數位支付系統獨立生存 並進行服務收費

周小川:政策制定要讓數位支付系統獨立生存,能夠進行服務收費。(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13日報導,博鼇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指出,政策制定要讓數位支付系統獨立生存,能夠進行服務收費。他於12日在2023中國(北京)數位金融論壇上說:「從數位金融和數位貨幣的發展上來看,要主張廣義的支付系統數位化和數位貨幣,要慎用狹義的數位貨幣概念。」

周小川表示,在數位貨幣發展生態中,支付系統的數位化和貨幣的數位化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從演進結果角度來看,支付系統的數位化產生了多種支付產品,這些產品在發展一定階段以後,就需要強調互通性,會產生融合,同時也是優勝劣汰的過程。

「在數位貨幣的概念上,有一些發明者和系統建設者認爲,只有自己的數位貨幣纔是數位貨幣,不認可別人採用其他技術和模式的數位貨幣,多數人不贊成這種唯我獨尊的、排他的數位貨幣理念。也有一些自稱爲穩定幣,但是否穩定,不能靠自己宣稱,要根據系統的設計和資產支撐安排,由客戶和市場來檢驗穩定不穩定。」

周小川提及,目前數位貨幣包括數位人民幣的發展,主要還是以帳戶型數位貨幣爲基礎,代幣型數位貨幣也是一個可能有發展空間的路徑。技術上,數位貨幣和支付系統大量使用互聯網技術,所以互聯網技術本身和升級換代將對數位金融和數位貨幣有重要影響。同時,支付終端包括桌面終端、移動終端和預付卡等硬體介質,也可以和數位支付體系融合互補。

「所有這些應用都會依託於金融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非常重要。」周小川表示,對於基礎設施,一方面要實現系統的相互連接,另一方面要實現通用性,最大程度上實現互通性。比如,跨境、跨幣種的交易,前端由市場機構提供服務,但需要有中央銀行背景的清算系統在後臺提供支持服務。

此外,周小川認爲,要深刻理解和堅持運用雙層運營體系。在這一體系下,政策制定要讓數位支付系統獨立生存,要設定一個價格體系,讓數位支付系統能夠進行服務收費。費率可以很低,對於客戶來講影響相當小。

他指出,如果沒有收費機制,就會導致交叉補貼和交叉銷售,支付系統服務商會把眼睛瞄向其他不該注重的方面,例如,有的系統服務商把支付作爲門戶,後面通過倒賣數據或利用數據做其他業務賺錢,這就存在濫用數據的風險。或者把支付系統作爲一個引流的入口,而不是把它作爲獨立營利的金融服務產品,這些都可能導致一些扭曲。

「中央銀行是第一層,商業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互聯網平臺公司以及電信營運商,作爲第二層。這個體系的核心特點是動態演進,不是靜止固化的,是一個通過相互競爭來提高服務水準、促進創新的體系,也是一個多元並存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