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數”九天,“央企AI國家隊”來峰會啦!

AI,是什麼?

它是一個有點聰明的辦公軟件?是一個家庭智慧中樞?是一個智能電車?

或者,

它,是一個算力大模型?是一個知曉天文地理的專屬“管家”?還是一個“醫生”?一個“老師”?一個“律師”……

它,還真可能全都是。

身爲連續六屆亮相數字峰會的“老朋友”,在今年峰會上,中國移動在7D10展位,用2000平方米“AI+”主題展全方位展示了中國移動“AI+”科技創新成果,涉及基礎設施、大模型、 應用、硬件、智慧運營、生態、Basic6(即Big Data大數據,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lntegration Platform能力中臺,Computility Network算力網絡,6指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等各個領域,爲與會嘉賓和觀衆帶來了一場炫酷十足的科技秀。

“國家隊”站臺

“AI+”生態加速擴圈

今年,被不少科技業內人士當成是“AI+應用元年”,作爲全面展示數字新業態、新模式、新要素的重要窗口,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AI+”元素自然不會缺席。

今年,中國移動在現場展示了“體系化人工智能”的技術體系——“九天AI大模型”:這個賦能千行百業的“AI多面人”,可以實現算力、數據、應用的全局調度優化和一體化運營,提供“AI算力+大模型”服務。

在現場,我們看到,“九天AI大模型”已在中國移動的在線客服場景實現了規模化應用,把中國移動客服平臺智能化升級打造成“雲智服”系統。因爲有了AI加持,10086服務平臺實現了從熱線到門戶的轉變,客戶撥打熱線後,通過手機屏幕操作便可讓所需一觸即達。同時,大模型還可不斷創新與客戶的交互模式,並面向一線不斷“學習”,進而提升服務的水平。

要讓“AI+”進入千行百業,就別讓它太“高大上”,門檻一定要親民。據中國移動技術人員介紹,“九天AI大模型”不僅具備優秀的智能算力,還支持快速對話交互、零代碼微調、API插件調度等親民的AI實現功能,如文生圖、圖生文、代碼執行、數據分析等AI應用,對它而言都不在話下。

不止於模型

讓“AI+”去創造更多可能

日前,在國家網信辦公佈的已備案大模型清單中,中國移動“九天自然語言交互大模型”名列其中,這標誌着中國移動“九天AI大模型”成爲了同時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和“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雙備案的首個央企研發的大模型。

在峰會現場,我們看到,中國移動已與衆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開展AI大模型共建合作,具備網絡、客服、家庭、政務、出行、醫療、工業、綜治、冶金等20多款行業級AI大模型,並已實現一系列的產業賦能成果:

它是一個高效的政務助手,數據顯示,AI大模型助力多省的網絡調參效率提升30%、性能問題工單效率提升80%以上,其中,海算政務大模型在黑龍江落地,實現了全省“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智能化提質增效;

它是一個“能說會道”的文體播主,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藉助AI技術,已具備賽事解說內容生成、視頻內容運營、文博文旅內容生成等多類能力,目前在體育、文娛、文博文旅等領域實現多個創新應用落地;

它是一個專業的“全科醫生”,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和多個三甲醫院開發出多樣的醫療AI系統,除了具備醫療報告生成、醫學信息抽取、醫學問答等基礎能力之外,還能切入醫療隨訪、問診、病歷等全流程;

它是一個工業領域的“安監專家”,目前,中國移動打造了“1個工業大模型+1套工具鏈+4款工業AI應用”,在礦山、化工、產業園區等行業已經實現了AI場景的多樣化落地,不僅切入工業生產中提質增效,還能充當起“安監員”角色,爲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風雲漸起,一路篤行!面對通用智能時代的到來,中國移動自2013年即開始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的自主研發,十多年來勇當國家科技創新主力軍,打造了“九天AI大模型”等標誌性產品,建立了由國家級人才、高水平博士等各層次人才組成的人工智能專業隊伍。面向未來,中國移動正在加速從“5G+”向“AI+”延伸拓展,構建以“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大平臺”爲特徵的新型智能基座,促進千行百業鍛造新質生產力,爲經濟社會數智化轉型注入更加強勁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