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週期"步入下行通道 溫氏股份等公司"量增價減"

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李昱

“豬週期”運行至下行區間。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肉類價格下降11.3%,其中豬肉價格下降23.8%。6月上旬與5月下旬相比,生豬外三元)比上期價格下跌2元/千克,價格爲15.8元/千克,跌幅11.2%。

期貨市場上,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生豬2109合約收於18970元/噸,較1月初跌去近36%。

在此背景下,華南不少生豬養殖公司出現銷量增、價格減的現象,收入增速低於生豬銷售數量增速。

多家養殖公司

生豬銷售價格下滑

6月15日,羅牛山公告,5月份銷售生豬3.37萬頭,銷售收入8587.92萬元,環比變動分別爲12.01%、5.36%,同比變動分別爲235.75%、103.47%。從增速來看,收入增速不到生豬銷售數量增速的一半。

累計數據方面,1月份-5月份,羅牛山累計銷售生豬14.30萬頭,同比增長323.25%;累計銷售收入4.27億元,同比增長153.15%,收入增速同樣大幅慢於銷售數量增速。

在此背後,豬價下行是主要原因。《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羅牛山2017年10月以來單月生豬銷售數據發現,公司生豬銷售價格大致經歷了先升後降的趨勢。自2019年下半年起,在“超級豬週期”的影響下,羅牛山生豬銷售單價曾快速飆升,在2020年2月份達到頂峰,爲6192.83元/頭,此後步入下降通道,至2020年12月份爲3044.65元/頭。

進入2021年,羅牛山的生豬銷售價格繼續下降,從1月份的3112.25元/頭下降至5月份的2548.34元/頭,較去年高峰時期跌去近六成。

羅牛山的情況不是個例。根據溫氏股份6月7日公佈的業績數據,其5月份銷售肉豬95.67萬頭(含毛豬鮮品)、收入21.58億元,環比變動分別爲53.71%、33.54%,同比變動分別爲6.23%、-37.79%,收入增速低於銷售數量增速。從價格來看,溫氏股份5月份毛豬銷售均價18.26元/公斤,環比降低16.81%,同比降低38.33%,處於下降的趨勢中。

另外,金新農5月份生豬銷量合計6.53萬頭,銷售收入合計1.75億元,生豬銷售均價25.41元/公斤,三者環比變動分別爲-29.42%、-33.38%和-27.80%,同比變動分別爲48.73%、44.44%和-49.88%,收入增速同樣低於銷售數量增速,並且價格下滑較爲明顯;東瑞股份5月商品豬銷售均價29.99元/公斤,環比下降12.77%;廣弘控股5月份生豬銷售均價44.70元/公斤,環比下降28.1%。

供應增加

是生豬價格下降主因

“生豬出欄量和豬肉進口持續增加、疊加商業凍品持續投放市場鮮肉消費低迷,使得豬價持續回落。”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道,1月份-5月份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同比增40%,1月份-4月份豬肉進口159萬噸,同比增18%。同時牛肉禽肉進口量分別增加19%和20%,凍品投放市場和其他肉類供給充裕導致國內鮮豬肉消費需求滑落。

朱增勇還表示,壓欄肥豬大量上市衝擊標豬價格,也部分程度導致豬價超跌。超大豬價格偏低,衝擊生豬市場導致價格跌幅較大。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也認爲供應量增加是生豬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豬肉價格下降主要還是生豬產能的快速釋放帶來的供應增加,以及消費淡季到來和進口衝擊影響造成的。”柏文喜說,“豬肉價格下降是近年來豬肉價格高企之下的合理迴歸,可以促進生豬產能的恢復和豬肉價格的合理回調,有利於肉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面臨下行的豬價,上市公司應當如何面對?對此,柏文喜認爲,對於生豬養殖公司而言,可能需要改變目前的生產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採用成本控制能力防疫控制能力更強的自繁自養模式,提高產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的程度,在消化和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自身產業鏈的穩定性來降低公司運營風險,同時還應通過行業協會呼籲國家層面適當控制豬肉進口的數量與規模以維護國內肉豬產業的有序發展。

朱增勇認爲:“上市企業擴張步伐將放緩,企業管理重點將更快向降低生產成本、提質增效轉變,部分企業或將加大養殖研發投入以及下游產品流通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生豬價格下降,但大部分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的出欄量依舊非常可觀且處於正向增長的過程中,未來行業集中度或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國肉豬養殖行業集中度較低,養殖戶都以小散爲主。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生豬出欄5.27億頭,其種13家上市豬企共出欄5550.45萬頭,僅佔據市場份額10.53%。

規模化養殖比重未來將會繼續穩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升高將提高養殖門檻,顯著提升養殖場生物安全意識和水平,改進行業整體生產效率;其次也能推動形成產業集羣,加速屠宰加工有效融合,促進產業分工協作;第三也有助於提升未來生產穩定性。”朱增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