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身兼阿美族媳婦 蘇巧慧:豐年祭不是觀光文化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專訪談原民文化(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翁嫆琄/臺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出身政治家族愛情長跑的結婚對象則是從事電影工作阿美族青年。她14日坦言,這是生命中的意外,也幫她開啓了另一個世界。由於每年都會全家部落,蘇巧慧強調,豐年祭是祭儀儀式,「絕對不是觀光的歡樂舞蹈」,如果民衆要去參觀,千萬別帶着歡樂的心情去打擾原民。

被「愛球」丟中 蘇巧慧愛情長跑十多年嫁電影人

蘇巧慧2008年結婚,與臺大同學,也是紀錄片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育有2女。她今天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時表示,她當年在臺大曾參加壘球隊,當時「被愛球丟中」,先生也是壘球隊,兩人更是跟先生是臺大班對,但還沒交往前只是同學,沒覺得有什麼差異,「只覺得長得比較帥一點而已」。不過她也透露,結婚生小孩阿嬤偏心地說,「將來生出來,像先生就比較漂亮,像你就『普普』。

談到先生,蘇巧慧說,龍男·以撒克·凡亞思是阿美族,雖然她是嫁給電影人,但「不太浪漫」,因爲電影工作真的是做苦工,環境不好,預算少,一個人要好多人用,充滿血淚

她也拿出與先生過去在美國留學的合照,當時她在賓州大學念法律,老公德州念電影,「非常的遠距離」,但放假時還是會互相探視。照片中可看出,蘇巧慧正拿着拍電影道具,她說明,當時先生在拍學生製作,「我就是最好的免費人力」,曾經打版,負責行政相關的工作。

蘇巧慧說,父母也認識她先生很久了,爸爸蘇貞昌以前選舉的時候同學們也曾彙整批出來當青年軍幫忙,爸爸對這些同學都很熟悉,所以走到結婚這一步,父母也滿接受的。

她回憶,當時在婚宴時蘇貞昌說,「我們家和他們家是一樣的,我是政治上一個位置換一個位置,而他爸爸是從建築工地位置再換一個工地,大家都是同樣的奔波,都是爲了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兩邊家庭也努力培育孩子,纔會在臺大相遇,「我們世界是連在一起纔會變得更大,相信不管政治或是電影,但是在處理人的事情,可讓臺灣變得更好,這點是我覺得我們可以走下去的原因」。

由於先生是原住民,結婚後也讓蘇巧慧體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她直言,這是生命中的意外,以前沒想過會跟阿美族人在一起,認識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開啓一扇門到另一個世界。

▲蘇巧慧談到與先生的戀愛史。(圖/蘇巧慧辦公室提供)

蘇巧慧:豐年祭是嚴肅的祭典,千萬別以觀光心態打擾

因蘇巧慧全家每年都會回去臺東都蘭部落,她秀出阿美族語向觀衆打招呼,並說明,「嘎拉伕幫炸」,就是自稱媳婦的意思,她去拜票的時候,樹林鶯歌也很多原住民朋友,這樣打招呼就會覺得很親切。

提及阿美族,蘇巧慧介紹,阿美族是依年齡階層社會,一個階層會有各自的命名,她加入的是「拉中橋」,命名來源是這個階層從青少年變成人中那一年最重要的事件,「拉中橋」指的就是中華大橋完工,從名稱中可以看到原民歷史,及臺灣社會的互動;過去有「拉經國(蔣經國來部落)」、「拉贛駿(王贛駿太空)」等等,跟漢人社會比較接近,但現在漸漸原民意識比較復甦,所以名稱會變得更貼近原民生活。

阿美族的豐年祭十分知名,蘇巧慧說,婦女的工作是豐年祭時唱歌跳舞,但她強調,豐年祭是祭儀的儀式,「絕對不是觀光的歡樂舞蹈」,是有敬神的尊從意味,大家在認識原民文化時,要有這樣的認知。她也重申,如果民衆有去豐年祭,一定不要用觀光、歡樂的心情去打擾人家」。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專訪談原民文化(圖/記者黃克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