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次世代DR:代幣式的數位憑證NFT

尚未成爲普世支付型代幣的「同質化代幣」,例如比特幣以太幣等,反倒較DR先一步完成「全球無縫交易」的實踐。圖/路透

近期頻頻因爲溢價偏高讓證交所多次示警,而引起諸多關注的臺灣存託憑證(TDR, 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s),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存託憑證(DR)是一種允許投資者持有外國上市公司股票的可轉讓憑證,也是企業到國外發行股票募資的一種形式。透過DR,投資人不需直接進入海外證券市場交易,便能買賣並持有外國企業發行的股票;擁有的權利義務,與持有該發行公司普通股的投資人並無二致。傳統上,DR以實物證書爲代表,並在國家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世界首見的DR出現於1927年。當時美國投資人對投資英國股票躍躍欲試,但因爲各國股票都不允許在其他國家流通,於是美國信用擔保公司(Guaranty Trust Company)想出了一個解套辦法,讓英國上市公司將想要跨國發行的股票,寄存在美國保管機構(存託銀行或信託公司),再轉以發行與股票等量的美國存託憑證(ADR),到市場掛牌交易。如此一來,既解決了法規問題,又滿足投資人跨國投資的需求。

時至今日,DR已成爲市場上熱門的募資/投資工具,全球有超過900項海外憑證(GDR)計劃在交易所上市,由2,100多家發行機構、在80個國家的證券市場發行存託憑證。只不過,DR雖然突破了國與國之間的投資界線,卻仍侷限於個別國家的交易市場,例如TDR只能在臺灣市場交易、ADR只能在美國市場買賣,且是以當地幣值計價。即便是GDR號稱在全球發行,主要還是集中在倫敦與盧森堡上市,以美元計價。

尚未成爲普世支付型代幣的「同質化代幣」(FT,Fungible Token),例如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因全球限量發行、價格波動明顯等特性,一夕間從「虛擬貨幣」搖身變成「虛擬商品」,成了部分投資人追逐的投資標的。雖然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分歧,但FT反倒較DR先一步完成「全球無縫交易」的實踐:只要透過實名制上網進入正規平臺,例如目前全球最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幣安(Binance)交易所,就能以當地貨幣買賣FT。這一演進,勢將成爲次世代全球金融交易的新標準。

發行DR對外國發行企業與國內投資人來說,基本上是項雙贏的設計,且兩者間原本繁瑣複雜的程序作業、交易成本、控管風險等,都轉嫁給了居中的保管機構。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TDCC)自1989年成立以來,爲提升證券市場效率,減少龐大的實物人工作業與負擔,除不斷擴充託管合格證券標的,並將數位化與智慧化列爲創新的主軸。

然而從FT全球無縫交易的模式來看,爲了與國際接軌,TDCC光靠有價證券百分百無實體化、數位化,是不夠的。傳統上,TDCC負責保管的有價證券主要仍是股票、債券與共同基金,或其相關的受益憑證、存託憑證等,但除此之外,恐怕就會超出TDCC慣於管轄的範疇。特別是現今,各式各樣的資產只需透過區塊鏈,便能直接轉換成一個一個的憑證,每天不斷推陳出新、種類非常多元,甚至直接就是以數位的型式登場,最具代表的像是「非同質化代幣」(NFT,Non-Fungible Token),這些就更非TDCC所擅長的標的,恐怕更適合交由「原生數位」的組織或機構來接棒。

DR託管數位化與近期幣圈中討論度很高的NFT,有着很深的契合。NFT是繼2009年問世的FT後,新一種代幣格式,內含連接所代表的資產及其相關資訊的連結。NFT的特性與FT完全相反,不可替代、不可分割、且每個代幣都獨一無二。正因如此,讓NFT恰恰與某些領域更加契合,像是藝術品、遊戲、電子存證、身分認證等等,有效解決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最棘手的信任與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