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從高恩看雷諾與日產之爭

日產救世主高恩,被檢舉漏報所得及非法挪用公款日本檢方逮捕,日前剛交保候審。圖/美聯社路透

卡洛斯.高恩(Carlos Ghosn)是繼反敗爲勝的艾科卡後,第二個受到全球汽車業矚目的傳奇人物,他在兩年內翻轉岌岌可危的日產(Nissan),並組成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躍居全球第二大車廠。但這個經典案例最近卻開始走調,他在去年11月被日產公司檢舉漏報所得及非法挪用公款,被檢察官收押並起訴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日前剛交保等候審判。

高恩是出生於巴西黎巴嫩後裔,先後在黎巴嫩及法國求學,畢業後被延攬至法國米其林輪胎,並在1985年以30歲初生之犢,被派去整頓虧損累累的巴西廠。當時巴西的通膨達1500%,經濟問題叢生,企業奄奄一息,他嚴控負債及勞動成本、與政府保持良好互動能按時漲價並儘早收款,於1987年開始轉虧爲盈,1988年成爲米其林全球獲利最高的地區。接着他轉任北美CEO,負責整合米其林及旗下Uniroyal(優耐陸)和Goodrich(故特利奇)等輪胎品牌,戰功彪炳。

1996年,他被挖角至雷諾汽車擔任副執行長,當時雷諾汽車是正走向民營化國營企業營運相當僵化且編制膨脹。製造成本高、品質不佳。執行長極力尋求改善成本結構,並盼開拓歐洲以外市場,他認爲雷諾需要外來的刺激,「一個無法忘懷法國國境的人是無法進軍世界的」,而高恩的多元背景正是最佳人選。高恩提出3年內降低200億法郎成本的計劃,整並生產基地裁員並降低零件採購成本20%,爲了提高全球市場佔有率,高恩亦提議與日產進行合作

1999年初,日產正經歷連續7年虧損,Moody's和S&P警告將降評爲「垃圾債」等級。它具有優異的造車技術,卻無法在車市獲利,經營階層正苦思改造之道。當時高恩向日產建議改革方向,並提出收購請求。但在日本政府反對及雷諾董事會亦有所顧慮下,改採聯盟合作方式,雷諾持有日產43.4%股權,日產持有雷諾15%無投票權股份,雙方共用生產平臺、分享技術及聯合採購零件,降低成本蒙其利,2016年再加入三菱成爲三方聯盟。

高恩接任日產營運長後提出「日產復興計劃」(Nissan Revival Plan),誓言要在兩年內消滅虧損,2002年營利率達4.5%,債務降至7,000億日圓,否則辭職負責。高恩整並生產基地、減少車種,要求供應商3年內縮減採購成本20%,否則停止往來,也打破日本企業界不成文的終身僱用制傳統,進行大量裁員,這些外科手術式的做法讓日產員工及日本企業都感到陣痛,也讓他得到「成本殺手」的稱號,此舉亦吸引電子業仿效,如鴻海的「赤字接單,黑字交貨」。

結果日產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達成上述目標,此方案激發了日產的潛能,且高恩加速與煞車並用的措施亦令人稱許,不僅僅是削減成本,高恩也投入重要的新產品開發計劃,例如挖角五十鈴王牌設計師爲日產效力、設立多個技術研發中心,日產的Leaf電動車亦登上全球最暢銷電動車寶座。

然而,法國政府一直亟欲透過併購日產,與美、德、日並肩成爲汽車大國,並曾多次向日方提議。但日產對此興趣缺缺,認爲三方聯盟的關係並不平等,儘管日產規模較大,地位卻有如雷諾的附庸。雷諾擁有日產較多股權,並可指定日產的資深主管人選;日產持有雷諾股份無投票權,且無從置喙雷諾人事,日產希望「重新平衡」現行的合夥關係,讓彼此權力趨於平等。根據日本法令規定,若日產對雷諾的持股提高至25%,則可抵銷雷諾對日產的投票權。

高恩在前年提出野心勃勃的「聯盟2022戰略規劃」,擘劃2022年在中國、日本、美國和歐洲市場部署的各式電動車款,進一步促使三方深度融合。評論家認爲,日產對於高恩長期獨攬大權早有不滿,加上認爲此規劃的最終目的是要合併日產,因而先發制人發動政變。關於高恩不法醜聞,包括聘僱胞姊擔任公司顧問領取高薪,卻從未執行相關業務;花費26萬美元邀請朋友出席巴西舉辦之嘉年華派對,卻由公司買單等,也一一流出。

基於日產汽車未來將力求獨立自主運作,三方聯盟深度交流的願景已成昨日黃花,但雷諾也不可能讓出手中的金雞母,預期此一股權架構將續保持,等候全球汽車市場的下一次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