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後疫奇兵!全球智慧健康照護產業 五大新趨勢

通訊技術演進,推進全球健康照護產業蓬勃發展。圖爲3合1無擾式生理數據感測器病患躺到掃描器下方的病牀,就可在銀幕即時顯示病患的各種生理數據。 圖/本報資料照片

智慧健康照護(Smart Healthcare)產業,主要爲結合資通訊技應用於健康、醫療、到照護之相關應用情境,實現爲患者提供個人服務之目標產業。

全球智慧健康照護服務產業,伴隨着少子化及老年化趨勢,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舉例來說,日本mediVR株式會社爲對抗肌少症及衰弱症等老化病症設計出一款結合虛擬實境、3D影像追蹤與AI人工智慧的遊戲;以色列公司EarlySense推出每分鐘可測量呼吸頻率、心率、與運動狀態等生命體徵100次的產品,隨時蒐集病患生命體徵以避免惡化,提供更精準預警照護服務;荷蘭公司SkinVision利用智慧型手機,可拍攝皮膚上可疑斑點上傳至App,及早發現皮膚病變;英國公司WysaAI Chat結合實體心理專家線上緩解患者焦慮與壓力,全球已超過60個國家、170萬人次使用。

新冠疫情衝擊下,根據知名調研單位Frost & Soullivan保守預估,2020年全球整體健康照護市場營收下降5%,卻也由於疫情加速催化科技的應用,如隔離政策下之許多創新居家服務或產品應運而生等,轉變與實現了新生活型態,預期將會更帶動產業轉變與發展契機,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估2026年智慧健康照護全球市場規模將突破6,394億美元。

後疫時代來臨,全球健康照護產業趨勢有許多新轉變,像是虛擬問診、遠距醫療蓬勃發展,據Frost & Sullivan預估,2020年光是美國遠距醫療市場整體營收漲幅就達124.3%。另外,醫護樂意用AI人工智慧解決行政工作及協助臨牀照顧等問題,如Meticulous Research預測2027年相關產業可達513億美元規模,顯見智慧健康照護髮展已成顯學。

因此,未來智慧健康照護產業中長期趨勢,可觀測到五大方向,包括:一、未來發展焦點轉向三段五級前端健康與後段照護,而非只放在疾病治療;二、企業產品及服務設計將因應全球高齡少子化趨勢,更仰賴科技輔助支援;三、醫療支出結構轉變,精準數位保健提升的態勢不可忽視;四、全球醫護人力吃緊,將加速產業數位轉型等,都將是智慧健康照護未來的投入重點

另外,隨着資通訊技術演進,推進全球健康照護產業蓬勃發展,將可形塑四個階段,包含:一、數據的累積—從早期多元感測及裝置(Sensors/Devices)越趨多元,可透過不同感測技術的整合,獲取相關的生理數據累積及紀錄生活習慣;二、資料的整合—藉由物聯網(IoT)技術將個人生理資訊、過往病例、家族病史基因解密等數據,都可透過平臺系統儲存、紀錄、追蹤及整合;三、資訊的應用—透過大數據建立掌握、分析及解讀數據,找出相關應用,並連結相關的醫療照護;四、服務的開拓—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大數據,可幫助文獻學習、影像判讀、病例分析等,讓醫護更專注於專業領域投入與創價服務。

臺灣在科技業、醫療業兩大產業有其優勢,未來如何整合科技與醫療產業,推升下階段智慧健康照護產業,甚至前進國際市場?工研院集結院內外專家,提出五項建言供產業之決策參考。羅列如下:

一、產品多半由科技的角度去審視,必須要照顧到使用者的心,尤其許多高齡照護產品,溫度與關心更關鍵

二、必須瞭解使用者、或醫療照護情境需求,才能真正被使用。

三、重點絕不在於技術本身,而是可以鏈結合作對象去建構平臺生態系,讓服務被實現與落地

四、方案須是整合性的整體解決方案,並且釐清導入情境與痛點

五、不僅是大數據蒐集,未來產業如何做到「個人化」是關鍵。

總言之,2020年正值5G開臺、AI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之際,未來產業願景將在於結合科技實現以「使用者」爲中心的服務宗旨,讓疾病可透過早期行爲數據偵測介入改變去預防、使用者找回健康自主權,而不再仰賴醫師與醫院。因此臺灣若能建立可分享與累積個人數據,將令使用者更信賴與開放等機制或平臺,未來的智慧健康與醫療照護將更充滿科技、人性及各種可能性,亦有相當大的應用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