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生物多樣性減損 全球面臨的下一個危機

與冠狀病毒相似的疫情肯定會再次發生。過去30年間流行病數目及多樣性均不斷增加;世界衛生組織注意到逾六成全球傳染病屬於「人畜共通」,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似乎也是如此。而全球連結性提高、城鎮化水平提升帶來高密度的生活方式森林砍伐增加、人口遷徒氣候變化等,都令傳染病發展成「人畜共通」的趨勢加劇。

這些人畜共通疾病的出現,往往與生物多樣性減損有關。雖然疾病起因仍待商榷,但伐木、採礦及修築道路所造成的毀林、城鎮區域擴大及野生動物交易等情況,使人類更接近那些本來相距甚遠的動物物種。病毒有機會觸及大量的同質生物系統(即78億人和超過300億頭牲畜),並能輕易迅速地傳播開來。

人類在追求增長和繁榮的同時,並沒有讓生物多樣性得到應有的重視。據估計,佔地球所有生物僅0.01%的人類,已造成83%野生哺乳類動物及一半植物的消失。當生態系統受到破壞時(往往是因生物多樣性減損所致),便有機會觸發災難性事件經合組織和世界經濟論壇都將生物多樣性減損視爲未來10年間的五大風險之一(不論是實現機率還是影響來看)。當然需一併考慮氣候變化,但生物多樣性值得更大的關注。

生物多樣性的經濟效益

根據估計,全球每年產生約125~140兆美元經濟價值在某程度上是依賴於大自然,超出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的1.5倍。這類經濟價值源自食品生產(如作物授粉)、飲用水淨化防洪及氣候變化減緩(如碳封存)等。

若是我們對生物多樣性置之不理,便會產生相當大的經濟成本。破壞特定生態系統(如紅樹林泥炭地和熱帶森林)以挪至農業和其他用途,會帶來相當於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亦即約47億噸二氧化碳,令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單單亞洲便排放190億噸二氧化碳,佔全球排放量的53%)

生物多樣性也同樣影響糧食安全。自工業化以來,平均物種豐富度可能已下降了三成,這對生物圈的所有貢獻者—包括基因、物種族羣、生態系統以至生物羣系都帶來威脅

需訂立目標

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不少關於《巴黎氣候協定》的報導,但一個同樣重要的國際承諾—「10年愛知目標」(旨在保存全球最受威脅的生態系統),卻似乎被大衆忽視,相關期限將於本年底屆滿。2020年歐盟生物多樣性策略看來也落得同一下場

問題部分癥結在於「生物多樣性」概念本身就有很大的多樣性,大家較難訂立明確的計量方式或單一具意義的目標。相較之下,巴黎協議帶出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於攝氏2度的訊息,明顯簡單得多。

現在正好有機會對「愛知目標」的失敗作出補救。在2021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大會於昆明召開之前,有關方面在今年稍早發佈了新的生物多樣性框架「零版草案」,當中提出與2050年生物多樣性願景相關的五個長期目標,而目標是否得以實現,將取決於經濟、社會以及政治和科技因素的變革

經濟及投資啓示

生態系統受損有助於造就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海水淡化就是爲了應對淡水日益匱乏的方法;生態旅遊、有機食品等也是類似的例子。在設法遏止生物多樣性減損的過程中,運用現代科技及數據有可能掌握不少商業機遇。

最值得留意的重點是,應對生物多樣性問題—就像ESG(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投資一樣—未必會對經濟成長或財務表現造成侷限。就能源使用及廢物管理等採取更高效的方針,未必會減少就業機會

據初步估計,向「大自然有利(nature-positive)」經濟的轉型(如透過再生農業、資源密集度較低的糧食生產、緊湊建築環境或設計循環模式等),或會於2030年前在三個社會經濟系統(即糧食、土地及海洋使用;基建及人造環境;能源及採掘業)中,提供10兆美元的年度商機及3.95億個職位—因爲大自然是一項能夠帶來再生回報的資產。

生物多樣性可能無法爲線性世界觀所理解。系統性缺失可能不會事先顯現,但(就像金融市場「肥尾事件」)(編按:指因不尋常事件造成極端行情)會造成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