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灣出口貿易 淪落「滯退10年」陷阱

邁進21世紀知識社會全球化時代以來,臺灣對外經濟情勢發展,最爲突出的是,已顯然掉進了許多中等所得國家進程中極其常見的出口貿易「滯退十年」陷阱(setback decade)窘局,值得馬江執政團隊嚴予正視,尤須新任國家發展委員會管中閔主委,作爲優先調處改善的首發政務

從最近10年間,對外貿易出口量值產品結構變化情形,充分映現出臺灣經濟對外攻勢能力(offensiveness)的衰頹減弱,國際競爭力急遽滑低,以及國家產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足的經濟動能大滯退問題,而且有越來越趨嚴峻險惡現象,確有必要及早籌謀有效應對,以及精進突破僵局之策。

臺灣的出口貿易總量,在10年之前的2002年,爲1,355.17億美元,已經呈現連續數年寸進難前問題,及至10年之後的2013年底,雖然已經增加爲3,032.15億美元(而財政部更在上年經濟成長率發佈前夕,向上修高到3,054.5億美元,加計了22.4億美元),名目上對外經濟出口貿易數量規模倍增了124%,但是,比較其他所有亞洲區域經濟國家對外貿易出口情勢,則顯得嚴重相對不足,尤其是在亞洲四小龍之中,臺灣更已顯然從1980年代出口貿易的龍頭國家地位,在最近這10年之間一路滑跌,成爲驥尾國家。

至少在10年之前,就絕對數值之比較看,臺灣的出口貿易額,猶較四小龍之中規模原本最小的新加坡,所創出的1,251.8億美元業績表現,足足高出將近一成,但是,到了2013年底:新加坡達到3,783億美元的實績,已經遠比臺灣整整多出了750億美元以上,計較名目成長幅度,也比臺灣高出了將近35%。

另二小龍的南韓香港,在10年之前的對外出口規模,亦皆不過略略稍高於臺灣而已,但是2013年的香港出口,則已高出臺灣達1,150億美元以上,南韓的當年出口實績5,597.2億美元,則是更較臺灣出口規模,高出將近一倍,尤其令人倍感窘迫壓力的是,在國際商品貿易大市場上,臺韓之間的落差幅度,更在逐年倍速擴大拉距之中,今天,不論是國際經濟社會,甚或是臺灣本身社會,都已然確切認定,臺灣想要在未來3、5年內追趕超越南韓的機會與可能性,均已越來越形渺茫。

臺灣出口貿易「滯退十年」陷阱窘局,當然也脫離不了中國因素衝擊影響。

中國崛起聲勢,在出口貿易上表現尤其驚人,中國以其經濟社會大國規模,在2002年的出口貿易總額,不過3,256億美元,只及當年臺灣的2.4倍,爾後中間歷經世界金融海嘯危機的衝擊,到了2013年,竟然能夠六倍速躍進至20,024.2億美元,一舉超越了臺灣出口貿易規模的6.6倍,並事實上成爲全世界第一大出口貿易國家。

展望未來前瞻態勢,臺灣的對外經濟出口貿易,已經再無領導中國馳騁世界大市場之任何可能性,反倒是臺灣的出口貿易,必須槓桿利用或依附中國貿易經濟而進軍全球競爭市場的新機遇,更能符合於未來情境變化之現實

過去10年來,臺灣出口貿易量值成長之所以會淪喪於相對落後頹退的「滯退十年」陷阱窘局,主觀條件變數的原因,無非是來自於產業經濟結構轉型的不足,以及主力出口產業產品線過度狹窄侷限之背景因素所致。

既往10年間臺灣出口貿易結構的轉變,事實上是相當僵固輕微的。從總體構面看,農產加工品與非重化工業產品的出口成長與出口比重都轉緩或減降了,純粹農業產品的出口成長雖略有加快,但結構佔比卻十年紋風未動;只是,比較令人感到可喜的是,重化工業產品的出口成長有所加速,結構佔比更已然從2002年的73.6%大幅增升到2013年的82.6%。這趨勢之變化,應該是具體映現了過去十年間,臺灣出口導向的重化工業部門,或有存在深化資本密集度以及提高附加價值率的重要趨勢;這也將會是,比較值得吾人對於臺灣經濟體質變遷,抱持較爲樂觀展望的重要理由

只是,臺灣出口貿易相對落後的這項「滯退十年」陷阱窘局,會不會就此引申變成「滯退二十年」陷阱(setback decades),正是這個社會及許多國際研究機構對於任期只剩兩年的馬江執政團隊,能否展現膽識魄力予以防制扭轉,再起乾坤,寄予莫大關注的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