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以中文進入東南亞電商市場 是好策略

從亞馬遜、eBay、淘寶網天貓網的訪客結構分析,以語言市場區隔,透過網路全球銷售模式可行。圖/本報資料照片

某位做保健食品臺商朋友跟我訴說,這一年來爲了進入東南亞市場,花了好多的資源去申請Halal清真認證,現在認證通過了,未來一定有很大的商機。我委婉的問他,貴公司產品的主要購買者穆斯林還是華人?許多東南亞的華人因爲文化觀念上的相近而偏好臺灣食品,如果您公司的產品客羣也是以華人爲主,是否有立即通過清真認證的必要性?東南亞商機龐大是無庸置疑的,但絕對不是一個統一的市場,而是因複雜的種族宗教、文化、生活習慣地理經濟發展等差異下之分裂市場,經營困難度不低,不論是任何產業,必須先了解目標族羣爲何,以及該採用哪種市場進入模式。

許多廠商會以國家爲市場區隔,先選擇某個國家進入。例如,新加坡最富裕,且爲東南亞的經濟中心,所以先進入新加坡後,未來再轉進其他國家,或是因爲馬來西亞夥伴願意代理產品,所以先從馬來西亞進入。另外一方面,宗教影響東南亞國家甚鉅,例如印尼、馬來西亞就有大量的穆斯林,其生活習慣就與其他宗教信仰者大不同,特別是食品、保養品等產品就必須通過清真認證,消費者纔會購買。而泰國佛教國家,菲律賓則以天主教爲主,越南則有多種宗教盛行。如果產品是受文化影響深的,如食品、服飾,就必須優先考慮宗教的影響;但若銷售的是屬於理性的產品如手機或電腦,就較不受宗教的影響。

以上提及了兩種進入東南亞的目標市場思維:以國家或是以宗教爲考量,但在網路時代,還有一個新趨勢,就是以語言來區分市場,忽略國家地理的限制。因爲隨着跨境電商平臺如亞馬遜、蝦皮的無遠弗屆,以及廠商自行架設跨國網站的簡易化,加上能創造流量社交網站如facebook,Youtube的全球整合與流行,只要跨過了語言的障礙,任何國家的消費者都可以與世界同步,獲得相同的資訊,收看相同的節目,購買相同的產品。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跳脫傳統地方諸侯割據式也就是以不同地理區之分公司經銷商運作通路模式,改以網路同時經營數個國家市場。這些公司將資源投入社交網站去吸引各國消費者拜訪網站,購買產品,再以全球快遞,或線上服務的方式傳送產品。

例如,1月29日以流量分析軟體查詢亞馬遜美國站的訪客結構,就發現約有18%的訪客來自世界各地,並非美國人;亞馬遜英國站的比例也類似。若以此比例估算,亞馬遜整個向海外跨境銷售的金額就可達臺幣2.5兆元。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其他網站,如eBay美國站有約23%訪客不是來自美國,這些海外的買家大多來自加拿大、英國、印度等英語系國家。同樣的,淘寶網有19%,天貓網有15%的訪客來自非中國大陸,而是熟悉中文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由此分析可以論證,以語言爲市場區隔,透過網路來全球銷售的模式可行。

相當可惜的是,若分析臺灣主流的網路賣場,除了少數網站如Pinkoi有約20%訪客來自海外之香港,大陸等,大多網站之臺灣本地訪客高達95%以上,來自海外的比例甚低,也就是尚未發揮中文的優勢,吸引足夠的海外華人

最後,再回到一開始的例子,面對具有潛力的東南亞市場,雖然有着國界、地理距離、宗教與文化上等等的挑戰,但也別忘了臺灣具有中文與文化的優勢。建議臺商可以針對遍佈東南亞,大約有3,000萬人,在當地相對經濟狀況較佳的華人消費客羣推出產品,並以電子商務的模式,直接跳躍傳統層層分銷系統與國界,直接經營末端的華人消費者。過去,這樣的模式較不可行,現在,有了各種網路工具與許多成功案例可遵循,剩下最大的挑戰就是企業創新與學習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