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反擊穹頂 霧霾不等於PM2.5

柴靜的《穹頂之下》霧霾調查紀錄版引爆大陸民衆對大氣污染的關心,但片中提到的諸多數據與霧霾「元兇」,被多位科學工作者以數據反駁,大陸中石油天然氣集團的副工程師萬戰翔撰文指控柴靜炒作。

柴靜指大陸油品標準是石油公司制定,萬戰翔強調,這種標準絕對是國家制訂,不能亂講;柴靜又說大陸發改委不敢過問石油生產成本,更是無稽之談,石油成本必須經過層層覈算,「怎麼在她眼裡,央企都成了無法無天、爲所欲爲的流氓無賴了?難道他們央視就是這樣對待廣電總局的嗎?」

自稱科學工作者的網友JUN撰文表示,霧霾不只有PM2.5,還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但柴靜把霧霾跟PM2.5等化了;柴靜自稱揹着採樣儀24小時北京市測試,JUN說,該款採樣儀他也有,電池容量只能用6到8小時,「難道她背3、4個備用電池出門?」

柴靜試驗用的採樣膜,一天就從白色變成黑色,JUN說,膜吸附碳纔會變黑,而碳本身的毒性並不大。他實驗室的採樣膜用了7年才變成灰色,實在不能理解一天能變成黑亮色的說法。

網友「老沈一說」認爲,柴靜引用前衛生部長陳竺的說法,中國每年因空污而死的人約50萬人,這數字不科學。另外,像禁用DDT卻使得瘧疾橫行,多死好幾千萬人,治霧霾也要講經濟效益。他舉例雲南空氣好,但云南人的平均壽命卻比北京市民少10年,所以霧霾並不見得會減少人的生命,而經濟發展帶來醫療進步,幫助人類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