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餐廳拉大桌距

大公學院表示,疫情之下餐廳用餐人數顯著減少,但其實只要大家略作改變,疫情期間仍可外食。例如業者拉大桌距、不採自助餐供餐、不辦試吃等,將提供用餐的人數減半。(本報資料照片

防疫很重要,但日子也要過!」臺大公衛學院表示,疫情之下餐廳用餐人數顯著減少,但其實只要大家略作改變,疫情期間仍可外食。例如業者拉大桌距、不採自助餐供餐、不辦試吃等,將提供用餐的人數減半。

「防疫很重要,但日子也要過!」臺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臺灣可以參考「紐約模式」,咖啡廳和一般餐廳用餐人數減半;或是「香港模式」,面對面外食時中間放置透明隔板。他也呼籲美食街麪包店停止試吃、吃合菜時先分盤等,大家一起過正常生活,一起往前走。

臺大公衛學院食安所長陳家揚指出,新冠病毒透過食物傳播機會非常小,目前沒有證據認定新冠病毒是糞口傳染,主要傳播途徑人際接觸與飛沫傳染,因此只要拉大社交距離、減少聚集,仍可外食。

他對餐館業者提出建議餐飲人員工作前徹底洗手,調整餐飲環境,例如拉大桌距、提高餐桌、門把、菜單清潔頻率,提供消費者清潔消毒用品等。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則建議政府,要持續追蹤陽性率,也要及早部署一般病牀以及加護病牀。

陽性率指的是檢測之後的陽性比率,陳秀熙表示,這個數據非常重要,像義大利倫巴底陽性率高達31.5%,表示傳染力很高;臺灣0.3%算是相當低;比較特別的是南韓全面篩檢,但陽性率僅3.0%。

陳秀熙說,陽性率和接觸者採檢對象範圍、採檢部位試劑準確性病患疾病嚴重度、各國檢驗能量等5個因素有關

採檢部位方面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已有文獻指出,咽喉採樣的陽性率會低於鼻咽及痰液採樣,值得臺灣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