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怎麼選 大咖來支招

製圖:聶亞棟

編者按

這幾天,隨着全國多個省份陸續公佈高考分數線,衆多考生進入高考志願填報階段――也許,這是他們迄今爲止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選擇。是選擇文科、理科還是工科?是看眼前的熱門還是看長久的發展?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在教育部高等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的支持下,《中國青年報》特地採訪了四位學界“大咖”:教育部副部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榮譽理事長吳啓迪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南開大學校長龔克,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請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的閱歷和經驗爲考生們指點迷津。

――――――――――

吳啓迪:工科最大魅力在於把圖紙變爲現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在芸芸學子和衆多家長中廣爲流傳,理工科成爲很多人填報志願的首選。但如今理工科,尤其是工科,昔日風光不再,甚至不少學生還對它有了“誤解”:學工科,上大學就爲學一門技術或“手藝”,是不是不夠高端?學工科專業,是不是隻能成爲一名工程師或技術宅呢?工科是不是缺乏藝術創造力和想象力?如果要選這些專業,它的收入高嗎?……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就這些困擾人們已久的工科專業選擇問題專訪了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榮譽理事長吳啓迪。這位工科出身的“大咖”,是中國的智能控制專家、同濟大學首任女校長。

“推薦大家學工科,當然是要從我自己來講,我是學信息工程的,也就是現在的電子工程。我們那個年代叫無線電電子學系,現在叫電子工程系。”吳啓迪說,如今,這個領域很熱,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通信等都和這個專業有關。

1986年,吳啓迪懷着報效祖國的滿腔熱情回國工作,最終來到同濟大學任教。從自動控制教研室主任、電氣工程系副主任、信息中心主任、科技德語中心主任、CIMS研究中心主任、直至校長助理、副校長,無論肩上的擔子如何加碼加重,作爲一名學者,吳啓迪從未停止過科研的腳步。

9年中,她以廣博的知識、活躍的思維、對高新科技的發展方向所特有的敏銳判斷力,針對工業自動化發展的實際需要,提出和主持了12項國家省部級的重點科技項目,其中“FMS中面向對象分佈數據庫研究”“基於非線性模型的機器人自適應控制研究”“上海第四機牀廠箱體FMS控制管理系統”等多個項目成功達到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近百篇論文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獲得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一些學生和家長因爲社會上流行的一些說法,比如,工科太苦太累,工作待遇不高等,對報考工科專業心存疑慮。對此,吳啓迪說,“現在的人們都喜歡做科學家,不喜歡做工程師,這是一個誤區。科學家認識世界,工程師才能改造世界。”

吳啓迪表示,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和誤區,是因爲評價體系的不同。在科學領域,有很多對應的獎項,更是可以通過論文的數量等簡單指標評價一個人的專業水平。但是工程領域注重實踐,並沒有那麼多獎項和指標光環,因此工程師的地位和重要性被嚴重低估了。

作爲一名女性,吳啓迪是那個年代少有的選擇學工科的女生。但她認爲,工程領域迫切需要更多的女性力量加入,而女性從事工科也有自己的優勢。

“我在國外求學的時候,周圍除了我以外一個女的都沒有,但是這些年來時代在變,工程領域的女性從業者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取得突出成就的女性。‘女生學文,男生動手’這樣的傳統觀念可能和長期以來的傳統家庭教育有關。但事實上,女性細緻、思維縝密等特點如今同樣是工程領域不可缺少的,女生一定不要低估自己。”吳啓迪說。

從大學畢業赴雲南邊疆工作、回清華讀研、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留學、履職同濟校長、教育部副部長……吳啓迪在專業領域深耕多年,見證了這一領域的冷與熱、起與伏。

她認爲,專業的冷熱的確會隨着時代發展而產生變化,很多工程師都會在自己的專業大方向上有小的調整和方向轉變,但自己之所以會一直堅持在這一領域深耕,靠的是一種獲得感。

“當看到我的想法真的成爲現實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巨大的。早些年,我們在研究工廠自動化,最後真的在一家工廠裡建起了一條自動化的生產線。”吳啓迪說,“當我們看到港珠澳大橋的時候,就會想起很多土木工程的專業人才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今芯片話題很火,這就需要機械製造、精密儀器、材料工程等專業的人才。這兩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人們也發現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重要性。”

在吳啓迪看來,工科最大的魅力是,“它不光是一張圖紙,它讓圖紙變成現實,當實際的東西放在我面前,我會感到十分驕傲”。

那麼,學工科的人需要什麼樣的特質呢?

“工科是一個不能‘空談’的學科,它需要把創新的理論轉化爲實際。第一,工程師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在需要的時候作出正確的工程判斷;第二,工程師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因爲很多工程項目都是團隊合作;第三就是要有想象力,要有動手能力。”吳啓迪說。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吳啓迪看來,這句老話如今依然適用,也是她最想告訴年輕人的一句話。

吳啓迪表示:“無論學習什麼專業,都一定要把數理化的基礎打好,如今,同學們在高中階段已經打下了較好的數理化基礎,在進入大學之後依然要繼續重視基礎知識,特別是對於選擇工科專業的學生來說,數學和物理十分重要。”

此外,吳啓迪建議,同學們在報考專業的時候可以多瞭解國家重大戰略,“跟着國家戰略報專業是不會出大錯的”。

――――――――――

龔克:選工科專業要看長遠重基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有人說,工科專業不如其他專業工作待遇好,既要去艱苦的工作環境,又掙不到錢;有人說,工科專業充滿了“天坑專業”,選了就只剩後悔的眼淚……

又是一年填報高考志願季,要不要選擇工科專業,如何選擇工科專業?爲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了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原南開大學校長龔克。

工程是解決人類生產生活問題的過程

龔克表示,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是全球工程師的組織,這個組織爲工程師服務和代言,維護工程師權益。那麼,什麼是工程呢?

“科學是發現和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技術則是運用科學知識發明技術方法。”龔克說,工程是解決人類生產生活問題的過程,它的產出是人類生產生活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科學技術只有通過工程實踐才能變成產品和服務,工程在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方面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

龔克舉例說,人們學習了流體力學,也知道一些造橋的方法,但是真正要造出一座能夠承重、抗衝擊的橋,並且能夠美觀、經濟適用、符合當地的社會民俗文化,這就是工程師要做的事情。

“因此,工程師不僅要學會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術方法,還要了解經濟、社會、文化、歷史、法律等影響工程方案的因素。在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條件下,工程解決方案會不一樣。工程的產出是產品(包括設施)和服務。”龔克說。

如今,一些人認爲,學習科學比學習技術“更高端”。龔克坦言,在在一些人的頭腦中,這樣的“鄙視鏈”的確存在。

“但我不贊成這樣的看法。從創新過程來講,每一個環節都有其自身的價值,都是價值鏈的不同環節,離開任何一個環節,價值創造都不可能實現。”龔克說,如今,當人們面臨複雜問題、複雜系統的時候,更需要多學科的合作,在這些合作過程中,每一個專業工作者都發揮着自己的價值。

中國工程教育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就教育的內容和條件而言,中國工程教育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龔克說。

中國的工程教育有什麼樣的特點?龔克表示,從橫向來看,我國的工程教育體系比較全。“我國的工程教育體系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工程類專業,這跟我國工業結構體系比較全是有關係的。”

縱向來看,龔克指出,我國高等教育中工科教育體系也是比較完整的。“每個專業都建立了從本科到博士的培養體系。”

龔克指出,從歷史發展來看,上世紀50年代,我國學習蘇聯的體制,將工程教育分離於綜合性大學,發展了一大批高度專業化的工程學院,如鋼鐵學院、鐵道學院、機械學院、石油學院、化工學院等,現如今逐漸走向綜合性發展的工程教育。“這點非常重要,因爲在一個綜合性的校園中,學生可以獲得一個全面成長的環境,這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工程教育的重要成就。”

當然,工科教育仍存在一些發展不足的地方,龔克指出,一方面,學術評價過於看重理論論文,缺乏“真刀真槍”的工程實踐,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所弱化。

“另一方面,我們一直沒有擺脫過度專業化的窠臼。我們的專業設置比較多,每一個專業相對比較窄,這些本已偏窄的專業之間又相對比較隔離,不適應跨學科蓬勃興起的大趨勢,我國工程教育在這方面亟待改進。”龔克說。

選擇專業要看長遠重基礎

如今正值填報高考志願季,是否選擇工科專業,選擇哪種工科專業成爲高考生和家長面臨的問題。對此,龔克認爲,工科有寬闊的發展前景,工科生既有很好的就業創業機會也有很好的深造機會。工程不僅是工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以及現代社會管理的需要。選擇專業先看大領域,不必糾結於細節。

“學生選擇專業要看得長遠。”龔克表示,大學4年是爲今後40年打基礎的。打基礎不等於學會今後所需的所有知識,也不是僅爲在某個專業上發展打基礎,而是以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爲今後自主學習打好基礎。不同專業看起來千差萬別,但又有共同基礎,比如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即使是專業課,對於一個真正會學習的人來說,要能把“專”課學“通”,要有舉一反三之功。要通過“學會”專業知識成爲一個“會學”的人。只要肯學、會學,之後的職業道路就會非常通暢。具體到專業學習,就要在學好專業的時候,能夠超越專業。“有一個詞叫深入淺出,在鑽得很深的時候,突然就一下子捅破了窗戶紙,豁然開朗。”

“對於本科畢業生來說,無論是在本專業繼續深造,還是跨專業到其他專業做研究生,還是走上工作崗位。一般來講,一輩子都在一個崗位上工作的機會並不多,因爲時代在變、產業在變、技術在變,所以學生需要適應變化,那麼大學幾年真正帶給學生的就是學習的能力和重要的基礎知識。”龔克說。

爲什麼說基礎知識如此重要?龔克認爲,很多專業的基礎知識是相通的,這些共同基礎的知識對將來發展是最重要的,可以應付將來專業領域的各種變化。人們在關心前沿技術的時候,應當更多地關心一下這些技術賴以發展的基礎知識。

“我特別想反覆和同學們說,一定要打好基礎。”龔克表示,同學們不要把專業看得那麼“死”,要動態看待專業的變化,要看到背後支撐這個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

――――――――――

顧明遠:希望更多優秀青年加入教師隊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6月的一個清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92歲高齡的顧明遠先生接受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的專訪。

隨着高考的結束,又有一大批學生即將步入大學校門,填報什麼志願、將來從事什麼工作,是考生和家長非常關注的問題。

在已經從教73年,經歷了新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幾乎全部過程的顧明遠眼中,教師一直是很幸福的職業,“因爲,看到孩子的成長,教師就有一種成就感,就有一種幸福感;看到孩子們畢業以後事業有成,就更有成就感,更覺得幸福。”

要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到教師的隊伍當中來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

“我們正進入一個新時代,只有教育現代化了,我們國家才能真正進入現代化。所以要建設高質量的教育,我們就要有高質量的教師。”顧明遠說。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所以,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我們貫徹教育方針立德樹人的一個關鍵。”顧明遠說,要把教師隊伍的建設作爲教育的基礎工程。這個職業與其他職業不同,其他職業主要面對的是物,即使是醫生面對的更多的是人的疾病,是生理上的,但是教師工作所面對的對象是人。教師要塑造人的靈魂,要使孩子擁有美好的心靈,所以有好的教師纔能有好的教育,才能說培養好的人才。

很多人在選擇專業或者職業時會考慮這個職業的發展前景。在顧明遠看來,教師屬於朝陽行業。不僅如此,“我一直說教師是很幸福的一個職業。”顧明遠說。

顧明遠認爲,我國的教師教育專業正在逐漸完善、逐漸專業化。“我國的教師教育專業走過了一條非常不容易的發展道路。”

“我們現在有1700多萬名教師,除了大學教師,中小學有近1500萬名教師,1500萬是一個國家的人口了。”顧明遠說,所以我國培養教師隊伍是很不容易的。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建立起了一套師範教育體系,“但是,我們在教師專業化的過程當中也走了一些彎路,比如,把中師(中等師範教育)取消了。”顧明遠說,當年中師吸引了很多最優秀的畢業生。取消中師之後,學歷層次提高了,但是生源質量下降了。

後來,國家出臺了振興師範教育的文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特崗教師計劃讓優秀大學畢業生到鄉村去當教師,很多人留了下來,這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起了很大作用。

“不過,目前,鄉村教師仍然是教師隊伍建設的薄弱環節,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顧明遠說。

從事教師職業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那麼,年輕人要從事教師這個職業應該具備哪些重要條件呢?顧明遠提到了四個條件。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兒童,要把兒童放在第一位,因爲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想從事這個行業的年輕人首先要認識這個職業的特點。”顧明遠說,教師面對的是生動活潑的少年兒童,教師的任務是要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學識、有奉獻精神的一代新人。

第二就是要有道德情操。一是作爲一箇中國公民應該有的道德,另外就是師德。“師德總結起來就是4個字:敬業愛生。敬業是對自己職業的尊敬,愛生就是熱愛學生,這是師德的根本。”顧明遠說。

第三是要有紮實的學識。教師要能夠把知識教給孩子,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發展學生的能力,教師自己要有本領,要能把一堂課上好。“學生每一節課都聽懂了聽會了,那麼負擔就可以減輕了。”顧明遠說,學生要視野開闊,不能看着眼前的分數。

第四是要有仁愛之心,要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最後,顧明遠先生送給想要成爲教師的年輕人四句話。

第一句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什麼叫愛?顧明遠說,要好好理解,不是給孩子佈置的的作業越多越是愛,最根本的還是要尊重兒童,相信兒童,充分激發出孩子潛在的能力。

第二句話: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師要從小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特別是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每個兒童都有好奇心,但是家長教師不能滿足孩子的這種慾望,那就抹殺了他們的天性。要愛護孩子的好奇心,要逐漸培養他們對某些學科某些專業的愛好,這樣他們將來學習就有動力了,“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第三句話:教書育人在細處。教師應該細緻地觀察孩子,因爲孩子是千變萬化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學生有的時候還會犯錯誤,這時候也不能簡單處理,因爲兒童的感情是很細膩的、很敏感的,同時也是很脆弱的。“所以教師們要非常小心,有的時候一句話可以鼓勵孩子一輩子,一句話可能會傷害了孩子。”

第四句話:學生成長在活動中。顧明遠說,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育都要通過學生自己才能獲得。學生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發展思維和創造力。過去實行的是“滿堂灌”,學生不一定灌得進去。學生好像在靜靜地聽,但是不是聽進去了、是不是有些孩子在想別的事,老師並不知道。現在,要把老師的教轉變爲學生的學,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學習,這樣才能夠學習入腦,才能培養思維,才能發展學生的操作能力。

“所以,學生成長在活動中,這個活動包括課堂活動也包括走向社會、走向自然。”顧明遠說,去了解大自然、瞭解大自然跟人類的關係;走向社會,瞭解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我們國家的現狀,瞭解大好河山,在跟人的交往中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

――――――――――

張伯禮:中西結合、交叉學科醫學生大有可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實習生 張含瓊

近日,各省份陸續公佈高考分數線,高考後廣大學生家長最爲關心的話題――填報志願也隨之而來。隨着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國家和社會對醫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醫學領域新鮮血液的涌入就顯得尤爲重要。

許多家長和考生一直對醫學專業懷着一種望而卻步的心理。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達了對優秀青年學子能夠以醫學爲自己終身職業的期望。他號召對醫學有興趣的廣大考生,能夠積極報考醫學院校,能夠成爲醫學界的後起之秀,成爲有活力、有信念的接班人。

病人看病,就像是我的“藥”

20世紀60年代,中國醫療事業尚不發達,西醫西藥在農村地區更是稀缺。那時,僅僅十幾歲的張伯禮觀察到中醫藥在農村地區發揮的巨大作用。

“因爲我生活在渤海之濱,附近都是漁民。我看到很多人都願意看中醫,中醫治療的效果也比較好。一個腸梗阻的病人,當時人們都束手無策,要轉院得40裡地,可是路上積雪很厚,沒有交通工具,而老中醫給了一個方子,幾味藥,就把大便通下來了。”張伯禮說。

中醫能治病的觀念在張伯禮的心中紮了根,這爲他後來系統學習中醫打下了基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張伯禮作爲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毅然前往武漢,與病毒戰鬥80余天,率領中醫藥專業人士爲抗擊疫情貢獻了重要力量。在同年8月,張伯禮院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張伯禮認爲,中醫本身作爲一門中國古代醫學知識,既嚴謹又系統,同時,它和西醫也能夠交叉融合,優勢互補,如果一位醫者能夠掌握兩種知識結構,看起病來一定更加得心應手。

如今,張伯禮仍然堅持每週出兩次門診。“治好病人的疾病,收穫病人感激的心情,對我來說是一種自身價值的實現,也是一種享受。給病人看病,就像是我的‘藥’。”

打破刻板印象,期待年輕人“接好班”

張伯禮指出,醫學本身也在逐漸從過去疾病治療的模式轉變爲現在維護健康的模式。“中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醫療衛生方面還有些許欠缺,而中國本身的中醫藥則能助力中國走出一條中西並重、中西結合、中西藥並用的路子。在抗擊疫情時,中國醫護工作者就是用這套方法取得了勝利。”

許多家長和考生在想要報考醫學專業時考慮到了培養週期長以及醫患矛盾等問題,並會由於這些風險而猶豫不決。針對醫患關係等社會問題,張伯禮回答道:“隨着我們國家的法制建設逐步完善、人們覺悟不斷提升,也隨着我們很多保障的制度逐漸進步,這個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而醫學專業學制長,則體現了廣大院校對病患的負責,對醫療事業的負責,以及對生命的敬畏。希望廣大家長和考生能夠打破對醫療衛生領域的刻板印象,勇敢報考醫學專業,爲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張伯禮說。

在張伯禮看來,兒科、老年醫學、康復醫學都是人才缺口比較大的領域,同時人民對基層醫務人員和全科醫生的需求也隨着社會發展不斷增多。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戰鬥中,廣大青年醫務工作者表現得非常突出、優秀,讓專業領域的前輩們感到後繼有人。張伯禮表示:“希望更多的青年學子,特別是一些優秀的青年學子,能夠以醫學爲自己終身的職業方向,積極報考醫學院校,能夠成爲醫學界的後起之秀,來接好這個班。”

中西結合、交叉學科,醫學生大有可爲

許多考生在對學醫產生興趣時,可能又要問:“什麼樣的人適合學醫呀?我是不是個學醫的好苗子呢?”

張伯禮指出:首先,無論從事任何一項事業,學任何一門學科,熱愛是基礎,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第二,醫生是一個爲他人服務的職業,想要做好一名醫生,就一定要有奉獻精神、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第三,刻苦努力,堅持學習是醫生的必備品質,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醫學生學制長,課程繁多,十分艱苦,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後都需要不斷地學習,補充新的知識。讓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任何時候都不忘初心,爲實現理想艱苦奮鬥、不懈付出。”這就是張伯禮的育人理念。

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研究,目前,中國醫學教育總結出了一條自己的醫學人才培養道路。“5+3”模式是當前社會普遍採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5”是指5年本科學習,“3”是指3年規培教育。

目前,各高校的提升要點在於如何提高規培質量,同時,高校也在積極探索屬於創新型的醫學高級人才培養,以及學科多元化。在醫學交叉學科培養上,從普通的大學4年制畢業後再學醫,是和國外接軌的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張伯禮院士表示,這能讓學員結構更加豐富,也能讓學員擁有更加堅實的現代科學基礎。

中西結合培養,也是被逐步提上日程的培養計劃。“實際上,我們的學生能夠學一點中醫知識是好事,中醫的很多理念並不落後,別看它的歷史悠久,但是,很多理念就站在現代醫學的前沿。”張伯禮表示,中西醫結合是中國特色,也是中國醫學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

“隨着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文化自信得到了大大的增強,民衆對中醫藥的理解更加全面,中醫藥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實踐成果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張伯禮也鼓勵廣大考生報考中醫藥專業,學習中醫,繼承民族文化,發揚中國方案。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