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物流行業“最後一公里”的最佳答案

(原標題: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物流行業“最後一公里”的最佳答案

2021年6月17日,億歐智庫正式發佈《2021中國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商業化應用研究》,圍繞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的商業價值,從產業發展背景、商業化應用現狀和商業化趨勢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並輸出相應建議

題圖來自“收費圖庫”

前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無人經濟”的消費場景需求不斷被擴大。旨在解決“最後一公里”末端配送問題的無人配送承載着大衆的期待,在疫情中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工,解決了配送中面臨的一些問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疫情過後,隨着時間的發展,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的實現路徑逐漸清晰,爲自動駕駛落技術落地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基於對市場需求量洞察,不同產業中衆多玩家也在圍繞着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環節的產業加碼佈局,小範圍試驗成爲衆多企業的選擇。在挑戰機遇並存下,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將如何解決現有的難點,未來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該產業的生態體系何時完善都是目前值得討論的焦點。

2021年6月17日,億歐智庫正式發佈《2021中國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商業化應用研究》,圍繞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的商業價值,從產業發展背景、商業化應用現狀和商業化趨勢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並輸出相應建議供行業參考。

用戶要求提升,自動駕駛末端配送成物流行業難點最佳解決方案

隨着國內物流市場發展的日益成熟,末端物流配送支持成爲提升物流時效性以及物流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末端配送市場的弊端主要爲末端配送業務本身較爲複雜以及用戶對於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因爲配送的環境、場景、任務比較複雜,物品在配送過程中容易丟失、損壞,加上用戶更加註重配送的時效性和服務體驗,配送行業的壓力不斷增大。

自2014年開始,中國物流行業規模訂單量都在激增,但與此同時勞動力數量在遞減,意味着市場中沒有足夠的勞動力能夠進入配送行業。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小車可以針對性的解決以上問題,它融合硬件軟件、算法、通信等多種技術,可以更加精準的確定配送地點,並且不受天氣影響,提升了物品的時效性以及保護了物品不受損壞。同時也解決了物流行業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

行業預計,當末端配送小車實現規模量產後,整車成本有望降至15萬元以下。從長遠經濟度來看,按照經濟價值產出對比,若小車量產價格爲15萬元,使用壽命爲3年,每年15%的運維費用,每月綜合成本爲6041元。以此類推,不考慮人力成本上漲因素,當成本降至8萬元,車人費用對比將達到1:2。當車輛成本爲5萬元,單月綜合成本僅僅爲2013元。 以快遞行業爲例,一位快遞員單月薪資在5000-8000元左右不等。因此,自動駕駛末端配送能夠在一定程上緩解末端配送壓力,提升效率

億歐智庫認爲,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主要分爲四大發展階段,分別是技術研發階段、技術驗證階段、技術成熟且小範圍取代人力階段、規模落地階段。目前,整個行業正處於技術驗證階段。

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小車的獨特性在於配送場景擁有“小、輕、慢、物”的特點,所以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可靠性要求相對較低。現階段,在無人駕駛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末端配送場景具有相對封閉特點,技術實現難度較小,並且其市場規模可觀,爲自動駕駛的落地提供了殷實的基礎。

隨着物流領域的發展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近年來,我國與之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自動駕駛產業商業化落地也逐漸被討論,產業發展趨勢更加明朗。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環節也毫無疑問的從中受益,市場機會逐漸顯現,吸引不同行業的衆多玩家加碼佈局,產業競爭環境也隨之不斷完善。

整體佈局中,按照產業鏈條劃分,主要包含關鍵零部件供應商、解決方案服務商以及場景運營及需求商等三大類型企業。

零部件供應商主要包括激光雷達、計算平臺以及線控底盤等企業。截至目前,上游關鍵技術獲得快速發展,部分零部件已經實現了國產替代。以激光雷達爲例,目前圍繞自動駕駛智能傳感器進行佈局的企業在競爭核心能力方面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表現,包括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等企業。此外,在底盤技術和計算平臺服務表現上,一些成熟的供應商如超星未來、地平線、中雲智車也走在了行業的前沿

解決方案服務商主要分爲創業公司互聯網巨頭。其中,初創公司主要以技術切入市場,如新石器、智行者、白犀牛、行深智能等,期望利用低速載物加速自動駕駛落地。互聯網巨頭公司具有物流需求,其採用自研和合作的形式推動業務落地,如美團、阿里、京東、蘇寧等。

場景運營及需求方主要包含外賣、快遞等配送場景下的企業,它們以降低人力成本投入、提升效率爲主。包括京東、美團、阿里、永輝超市、每日優鮮、順豐、中國郵政等企業。目前場景運營方和解決方案服務商正在進行積極的融合,依託技術,加快商業化落地,雙方正處於共建及共同探索的階段。

目前,自動駕駛末端配送還面臨着重重難點需要解決。在政策與法規層面,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小車的法律屬性尚未釐清,法律屬性的劃分將影響小車的路權管理和上路准入規則。在技術與產品標準層面,當前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小車的產品與技術缺乏相應的行業與國家標準,制約行業規範化規模化發展,導致產品質量缺乏保障。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角度考慮,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小車的大規模落地營運對計算能力、通信網絡、運營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套基礎設施亟待建設。從成本與商業模式角度考慮,標準不一造成行業難以規範化、規模化發展,制約上游關鍵零部件成本下降。

挑戰與利好機遇背景下,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競爭激烈

從長期發展來看,自動駕駛末端配送需要攻克技術難點,持續調整運營規則,進行規模投放,降低成本,從人力爲主的末端配送演化爲以機器爲主導的自動駕駛末端配送,最終完善商業體系,形成生態體系。根據億歐智庫測算,在未來五年內,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小車將獲得快速發展。到2025年,在公開道路環境下,中國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市場小車將達到60000臺。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未來重額資本持續入局。從產業內融資情況來看,自上游傳感器、底盤線控服務商,到整體方案解決服務商,都在2021年上半年獲得了資方青睞。總體來看,末端配送還處於起步和持續入股的階段,充足的資金是保證各個公司進行技術研發、產品升級、市場拓展的關鍵要素。隨着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進一步發展,與之配套的自動駕駛硬件及軟件配套服務將獲得進一步發展,底盤小車需求量也在不斷上漲。

基於各公司的融資情況、技術發展、顧客積累、行業影響力以及戰略規劃,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陣營劃分,但產業鏈條仍需要不斷完善。

頭部企業類型來看,美團、京東、阿里處領導者地位,其獨特的身份是既擁有場景優勢,又正在不斷通過技術積累,最終脫穎而出。這意味着,在未來自動駕駛產業競爭中,企業靠技術和場景驅動,能夠在不斷驗證中,提升技術可行性。隨着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進一步發展,億歐智庫認爲,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將出現明顯的梯隊劃分。屆時,在未來產業競爭格局中,自動駕駛創業公司與互聯網巨頭公司、場景需求方之間的關係將逐步加強,產業生態佈局將逐步完善。在技術尚且存在難題之外,尚未找到健康的商業模型,無法找準自身定位的創業公司,則將面臨着被資本淘汰的結局。

結語

末端配送作爲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加速器,該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並且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此外,末端配送小車的商業化落地也會重塑供應鏈格局, 將推動上游激光雷達、計算平臺、底盤等核心部件行業的發展。

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的商業模式已初步形成,技術已經能夠支持部分場景需求,部分頭部玩家已經實現商業落地,進入常態化運營,產生收入。截至目前,有多家企業在市場已經投放了百餘臺自動駕駛配送車進行測試並拿到商業訂單,包括京東、新石器、智行者等企業。在園區、校園、住宅區等多個場景都已經有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小車在測試試運營,這意味着,自動駕駛在末端配送環節正在照進現實,已經真正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的場景運營方以及需求也會隨着產業鏈條的完善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繫。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能否利用前沿的技術與商超和電商達成長期、穩定的合作將會成爲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決定性因素。而互聯網巨頭企業是否可以利用好自身的場景優勢,提升核心技術,將影響他們能否在自動駕駛末端配送行業中持續走在前沿。

因爲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具有行駛速度較低、整車成本較低、商業模型清晰的特點,相比於其他自動駕駛商業模式有更強的可控性以及實操性。末端配送小車是否能夠成爲自動駕駛行業的標杆,爲自動駕駛在其他場景的商業化落地奠定基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得到答案。

關於自動駕駛末端配送商業化應用更多內容,詳見《2021中國自動駕駛末端配送產業商業化應用研究》。

站在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關鍵時間節點,爲深入洞察產業發展商業路徑,億歐智庫對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場景進行細緻拆解,億歐智庫從產業觀察者的角度,以商業化爲主線,開展自動駕駛場景商業化應用系列研究,對自動駕駛在不同場景的商業化應用背景、價值、現狀、難點等進行詳細梳理分析,並給出建設性建議和趨勢判斷。億歐智庫目前已輸出港口、礦山、幹線物流、末端配送場景研究報告,未來還將持續輸出園區物流、環衛、Robotaxi(bus)等場景研究報告,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