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如何發展?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成爲鼓勵方向

在長沙試運行的自動駕駛車隊(人民網 趙超 攝)

2020年對於自動駕駛來說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多個城市試運營無人配送車開始落地……雖然離大規模普及還很遙遠,但自動駕駛已經從概念照進現實。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近日舉行的“工信沙龍”上表示,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30萬輛,新上市車型中裝載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已經佔比將近15%的比例。下一步工信部將重點推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互融協同發展,強化需求應用牽引,促進跨行業創新和資源整合合力打造分工合作,互融共生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政策鼓勵 重點推動技術互融協同發展

隨着汽車與信息通信、新能源等領域深度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爲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催生出智能網聯汽車這一新的產品形態

2015年,國務院首次明確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智能製造發展的重點領域。此後,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中央部委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將自動駕駛汽車列爲重點任務之一,並提出要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法規體系建設。

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了《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並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首個由官方發佈的自動化等級標準。也意味着,我國自動駕駛相關產業全業態價值鏈體系將迎來規範化發展。

今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這是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後,我國關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又一綱領性文件,對產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規劃》部署了多項戰略任務,並將“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放在了首位,重點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

對此,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表示,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電動化底盤融合新型一體化的電子電氣架構,是網絡化智能化技術運用的最好載體。網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把自動駕駛程度進一步提高,改變了整個汽車產品的形態。

“在以往歷次工業革命中,汽車都是技術進步的重要應用載體。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引發全球汽車產業深刻變革。”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研究員趙世佳表示,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技術帶動以綠色、智能爲特徵的羣體性技術突破和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關鍵技術正在加速融合。

馬春生表示,網聯化是中國在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的一個特色,也是未來我們具有優勢的地方。未來,相關部門將鼓勵加快5G通信基站、C-V2X路側設備部署,推動智能化道路升級改造,鼓勵引導車載無線通信終端的裝配,推動智能化和網聯化的協同發展。

同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更多具有互聯網數據的產業屬性,未來,相關部門還將強化整車需求和應用牽引,促進跨行業創新資源整合,合力打造分工合作、互融共生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產業競逐 科技巨頭爭相佈局相關賽道

自動駕駛技術是國際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和關注焦點之一。目前,中、美、歐、日等都將駕駛自動化技術作爲交通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並從國家層面進行戰略佈局。

在國內,近幾年,自動駕駛被各大企業、機構視作下一個風口,在新基建助力下,自動駕駛正加速落地,圍繞車路協同產業爲着力點的新萬億級市場正加速形成。在此背景下,多方巨頭紛紛跨界“聯姻”推進自動駕駛落地。

11月19日,中國電信廣西公司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治區黨校聯合舉行廣西電信5G+新寶駿自動駕駛啓動儀式,宣告廣西5G自動駕駛應用正式落地,這在廣西尚屬首次。

此前,10月21日,由無人駕駛公司輕舟智航和中國移動聯合部署的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的5G自動公交在蘇州落地。

不僅如此,汽車廠商和互聯網巨頭也加快了對自動駕駛領域的佈局。

10月12日,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Robotaxi正式在北京開放運營。此次開放的區域大約700公里,覆蓋了海淀亦莊等15個站點的測試區。

今年6月,滴滴出行也在上海推出了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生活服務平臺美團同樣在佈局自動駕駛業務,提出3年內要在北京順義區部署1000輛自動駕駛配送車。

另外,北汽集團也表示要在2024年量產L4級自動駕駛;長安汽車則表示將在2022年前逐步實現L4級、L5級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

未來可期 “無人駕駛”有待多領域協同突破

隨着自動駕駛測試的落地,這項技術的場景應用正在不斷成熟,市場前景與想象空間也進一步擴大。據麥肯錫報告顯示,中國自動駕駛行業規模將突破萬億美元,有潛力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

產業鏈角度來看,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產業鏈涉及範圍廣泛,目前,無人出租車、無人環衛、無人公交、無人配送、無人礦車等智能汽車不斷涌現,可分別應用於民衆出行、物流運輸,以及港口、礦山、園區等特殊場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動駕駛技術雖然在5G、大數據等技術支撐下迎來大發展,但最高級別的自動駕駛(L5),即完全不需要人的自動駕駛汽車,仍需要以車路協同、法律規範等諸多方面的突破爲前提。

一方面,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並不是獨立發展的,“聰明”的車還需要“智慧”的路。因此未來車路網協同發展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須。

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的場景,小物流車、大物流車、環衛車一旦實現大批量地上路,相關部門即會面臨“如何管”的問題。突破現有法律法規的侷限以及人工智能應用的倫理困境也將是無人駕駛大規模應用的前提條件

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認爲,產業聯合,不光是技術創新的供給者要聯合在一起,還要和應用者聯合在一起,在用戶和供給者之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只有政府、企業、社會攜手前行,自動駕駛才能真正駛入快車道。”(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