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普及率僅26% 桃園復興旱期缺水盼加速接管

桃園市復興區自來水普及率僅26%,多數地區使用簡易自來水,每逢枯水期便容易缺水。在地民代呼籲增設水源並增加水塔。市府迴應,復興前山地區將盡速完成自來水佈設,原民局和區公所也會針對簡易自來水設施,執行改善計劃,提升用水品質。圖/復興區公所提供

桃園市自來水普及率成長幅度居六都之冠,但全市仍有6區普及率未達95%,位於山區的復興甚至僅26%,每逢枯水期便缺水。在地民代呼籲增設水源並增加水塔。市府迴應,復興前山地區將盡速完成自來水佈設,原民局和區公所也會持續改善簡易自來水設施,提升用水品質。

桃市自來水普及率曾在六都敬陪末座,經5年時間,普及率終於提升爲97.85%,領先高雄和臺中。不過全市無自來水用戶仍有2萬530戶,其中,復興、大溪、觀音、新屋、楊梅、龍潭等地普及率未達95%,位於山區的復興甚至僅26%,只有三民裡有自來水。

受限地勢,復興區居民多使用簡易自來水,不只每逢枯水期或乾旱便面臨缺水問題,每逢豪大雨或颱風侵襲,也常導致管線損壞,影響居民用水甚鉅。

議員蘇偉恩說,復興區地勢太高,10個裡部落全靠36個簡易自來水供水,但水源不夠,每逢枯水期便缺水,近期乾旱明顯更令人擔憂,透過緊急載水或修繕管線都只能應急。

蘇偉恩建議,市府可多增加幾個簡易自來水水源、取水口,同時增加蓄水水塔,讓部落在枯水期時不至於無水可用,也盼加速自來水接管,解決長期問題。

經發局公用事業科長遊慧玲迴應,目前內柵加壓站、頭寮加壓站、百吉加壓站、新峰加壓站及圓山加壓站,及三民裡延管工程皆已完工,澤仁裡霞雲坪延管工程預計8月完工,市府年底將爭取中央預算施作羅浮裡延管工程,未來三民、澤仁、霞雲及羅浮裡等前山地區都會有自來水。

至於義盛、奎輝、長興、高義、三光及華陵裡等後山地區因地勢高,施工較困難,仍需使用簡易自來水。原民局長陳姿玲表示,市府每年將編列2000萬改善簡易自來水系統、規畫設置儲水設備,並增加水源;復興區公所也會耗資100萬元,執行管線搶修、加強水車載水措施,穩定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