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陳國祥》當香港成了一座「李家城」

香港首富李嘉誠。(圖/中新社

香港羣衆抗爭陷入僵局,首富、長和集團資深顧問李嘉誠日前呼籲執政者「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不料引發中共中央政法委官媒狠批,指責他的說法「縱容犯罪」,眼看香港「滑向深淵」,且反問李嘉誠等「囤地圈錢地產商,會否對香港市民與未來「網開一面」?

大陸官方與官媒輪番批評李嘉誠,有志一同,鎖定引發港人民怨房價,指稱香港社會深層矛盾中,房屋問題最爲突出且迫切,爲香港社會動盪埋下伏筆,且大陸官媒均提到香港法令中的《收回土地條例》,認爲由於香港《基本法》第6條與第105條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加上援引條例或遭到曠日持久的司法流程港政先前對是否引用條例有過遲疑,「然而,諸路不通後,收回土地是可行之道。」一時之間,《收回土地條例》儼然成爲捉拿「李超人」等地產霸權殺手鐗

李嘉誠是香港商界知名度高、最有影響力的富商,今年8月中旬香港「反送中」衝突升級後,他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呼籲各界停止暴力,並稱「黃臺之瓜何堪再摘」、「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但文義可做兩面解釋,究竟意欲何指引發各界議論。9月8日,李嘉誠重申,希望執政者能「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這個說法觸怒正爲香港部分青年暴力攻擊煩心的中央與特區政府,於是對他發狠話;李嘉誠聞言立即辯解:「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無視法律程序。」

李嘉誠這回儼然成爲引發香港動亂元兇。騷動百日,不見港人以房價與住屋問題爲訴求,更無「打倒地產霸權」的口號,李嘉誠究竟招誰惹誰而成爲箭靶?香港青年言詞與暴力攻擊的對象,當然是港府以及其「太上皇」的北京,但仔細分析這羣失落一代的艱難處境,根源卻是讓年輕人見不到亮光的高房價。

這批地產商長年「一心謀利」,隨其陪葬的卻是香港年輕人的前途,因爲香港是一座「李家城」。由於房價高得離譜,年輕人看不到前途,無產者看不到離苦得樂的希望,中產者過不了輕鬆日子,商家給不出親民價格,產業投資與經營沒空間。被房價壓得喘不過氣的港人焉能不造反?

找到這個「深層結構性矛盾」之後,官方的罪責減輕了,有了分擔壓力的代罪羔羊,當然要拿來當祭品。其他地產大亨反正早就被釘在奸商吸血鬼恥辱柱上,因此一路黑到底,跟着譴責暴力。李嘉誠重視形象經營,不願充當官方喉舌,既不能違背主旋律,又要討好羣衆,因此說話刀切豆腐兩面光

李嘉誠雖非動亂元兇,但確實罪不可免,因爲香港有兩個統治者,一個統治政治,把持權力資源,讓港人無法擁有高度民主與自治;另一個統治經濟,把持經濟資源,讓港人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來。兩個統治者都有罪責。港人爭取身心舒暢的生活,兩方面都該努力要求,抗爭其中一面既不足又不平衡。

這兩者實際上又是緊密相連且互爲因果的。坐大的地產與金融霸權攸關香港繁榮穩定,是官方管治的同盟,不能不讓他們順心;而行政與議會缺乏實質民主,所以無法關照平民百姓的利益,政策一面倒向資方。這個便利官商共治政經複合體是香港羣衆痛苦的根源,所以光是一國之下確保兩制猶有不足,還得民有與民治兼得,才能人心平和、水波不興,成爲一國兩制的好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