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汽車要在大變局中當好“風向標”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2月31日 T06 版)

作爲中國汽車工業發源地吉林長春見證了自主品牌汽車的從無到有和艱難探索。而在奔騰蔚山工廠總裝車間,極限生產節拍已經達到1.08分。這意味着,幾乎每過65秒,就能有一輛新車下線

“作爲中國一汽自主品牌的重要成員,一汽奔騰要聚焦核心技術創新,坐實中國製造的硬核實力。”一汽奔騰副總經理兼開發院院長金敘龍認爲,同樣是爲了做大、做強中國製造,汽車業着眼點裝備製造業有着明顯區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12月26日,在第五屆“中國製造日”全國主會場活動現場,一汽奔騰T77與運載火箭專家、中國天眼工程師華龍一號設計團隊等大國重器打造者以及優秀企業代表一道,爲“向星辰大海進軍”的中國製造代言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中國車市交出了一份令人過目難忘的“成績單”。2020年11月,汽車產銷延續了增長勢頭,產銷量均創年內新高。 無論是在全球汽車產業飽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還是在擴大內需戰略以及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落地中,中國車市的復甦進程都被視爲“晴雨表”。

2020年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37.2萬輛和2247.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和2.9%,降幅較1-10月分別繼續收窄1.6和1.8個百分點。其中,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儘管開始“收復失地”,但總體而言,其佔有率仍比上年1-11月下降了1.3個百分點。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各國汽車業內,從被視爲“德系豪華品牌三駕馬車”的BBA,到日本的“兩田一產”,無不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只有當自主品牌真正扛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任,該國的汽車製造業、汽車市場纔算真正的“站了起來”。

“自主品牌的市場走勢,直接關乎中國汽車業能否轉危爲機,能否實現轉型升級。”就在前不久,一位行業專家向記者表達了上述判斷。

記者注意到,在各大中國自主品牌奮力克服困難、收復市場失地的過程中,“改革”與“創新”成爲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

“近年來,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擦亮了中國製造的金字招牌,而自主品牌汽車本應該成爲其中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在一汽奔騰副總經理兼開發院院長金敘龍看來,雖然同樣是爲了做大、做強中國製造,汽車業的着眼點卻與裝備製造業有着明顯區別。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如何才能實現“逆勢”?解答好這個問題,我們不僅有望迎來更多、更優秀的中國品牌,也有希望爲新時代的中國製造帶來更多啓示。

把脈市場新潮流,撕去刻板印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稱,2020年中國經濟將增長1.9%,“今年,中國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如果說,汽車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那麼自主品牌則是中國車市的“風向標”。無論是以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爲衡量標準,還是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視角,中國汽車無疑都是中國製造這張大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從供給側來說,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的工業化進程,人們不難發現這樣一條鐵律:美英德法日,凡是那些誕生了偉大汽車品牌的國家,無不是舉世公認的“製造強國”。

作爲支柱型龍頭產品,每一輛乘用車的零件都數以萬計,其製造環節涉及冶金、橡膠、電子、紡織以及IT等多個行業,此外還衍生出汽車銷售、金融服務、保險和售後維修等多個市場。以至於在各國汽車業都流傳着這樣的說法,“造卡車是小學生,造客車是中學生,造轎車纔是大學生”。

從需求端來看,從改革開放之初捷達、桑塔納與富康這“老三樣”開闢汽車私人消費時代,開啓了中國乘用車市場長達十幾年井噴式發展;到2002年中國正式加入WTO以後,汽車消費釋放出更加驚人的能量;再到中國連續10多年成爲全球最大規模的汽車產銷國,躍居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於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每一次中國汽車市場的騰飛,無不折射出中國經濟、中國市場持續增長所帶來的巨大能量。

“我今年30歲出頭,購買這輛車主要是看中了它的設計和智能科技。要知道,花同樣的價格買一款合資車享受不到這個配置。”家住山東濰坊的於先生剛剛訂了一輛奔騰B70旗艦款,他告訴記者,除了高性價比外,他更看重的是自主品牌在產品品質和品牌形象上的進步。

“這兩年,自主品牌汽車的進步有目共睹。”於先生買車前和好幾個朋友聊過,“大家都覺得,現在開自主品牌的車也能很有面子。尤其是這款溜背式設計的奔騰B70,開着也很有個性。”

在此之前,人們印象中的自主品牌新車多爲“跟隨者”甚至“模仿者”,似乎很少成爲市場潮流的“領跑者”。但隨着近年來不少搭載了“黑科技”和新潮設計的新車推出,這種對自主品牌的“刻板印象”正在被逐步瓦解。

“由於汽車市場整體遇冷、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豪華車品牌、合資品牌下探等因素的影響,自主品牌汽車眼下確實遭遇了較大的挑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爲,隨着社會經濟的各項指標“回正”,汽車市場的需求也將會回彈。同時,在新能源化、智能化等行業變革浪潮中,自主品牌也可以抓住機遇,發揮自己“離中國消費者更近”的優勢,搶佔市場。

“自從以‘世界之窗’新標開啓品牌煥新後,一汽奔騰品牌年輕化、產品個性化的特點在觀衆和用戶心中得到了不斷強化。”金敘龍表示,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市場挑戰,最關鍵的,還是“爲消費者提供更令人驚喜的產品、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以“持久戰”的態度找到“快魚吃慢魚”的竅門

今天的人們或許已無法想象,一個沒有汽車的社會如何能夠實現全面小康。但歷史不會忘記,當年新中國的“創業者”們是以怎樣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建立了新中國自己的工業體系。

作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源地,吉林長春見證了自主品牌汽車的從無到有和艱難探索。一個鮮爲人知的辛酸細節是,包含蘇聯援華專家在內的項目組事先在長春考察工廠選址,他們驚訝地發現,當時整個長春市只有兩輛吉普車,只好靠着它們跑遍了長春市郊。

60多個春夏秋冬過去後,在前輩們艱難創業的這片土地上,迎接一架架車身的不是手忙腳亂的工人,而是各式各樣的精密儀器和生產機器人。它們在每一道工序上自動停留,在機器人眼花繚亂的操作中,完成了華麗變身,最後在總裝線上經過工人們嚴格的質量檢測後駛下生產線。

“我們車間採用雙班制生產,極限生產節拍是1.08分。這意味着,幾乎每過65秒,就能有一輛新車下線。”奔騰蔚山工廠總裝車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智能化是這裡最突出的特點。

他以“工藝先進程度與國際同步”的智能化五軸車輪螺栓擰緊機舉例說,這套智能化設備可實現五軸同時擰緊,且一次性擰緊力矩合格率近乎100%。“每一顆螺絲的擰緊情況,都會對新車品質乃至行車安全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而它可以將每一個擰緊數據存儲記錄,讓我們的設備加工狀態(CPK)跟蹤以及產品擰緊質量追溯成爲可能。 ”

據介紹,爲了加速奔騰品牌的轉型升級,一汽集團對一汽奔騰自主業務單元的組織結構進行了優化調整:剝離後的生產業務由集團協調承擔,新奔騰主要着手提升產品的開發和營銷銷量,提高產品和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這意味着新奔騰能夠輕裝上陣,有利於我們創造產品和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加速推進新奔騰年輕化轉型和自我革新。”金敘龍透露稱,此次調整後,一汽奔騰在產品體系、核心技術、服務體系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

與汽車技術創新打了數十年交道後,這位奔騰開發院院長篤定地認爲,一項又一項比肩國際一流水平的汽車“黑科技”,成了一汽奔騰踐行創新驅動戰略的忠實見證者。

從在2020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上包攬“綜合大獎冠亞軍”,到奔騰T99成爲首批獲得國家級認證的“智能駕駛汽車車型”;從奔騰第三代“智擎動力”獲得中汽中心“能效之星”001號認證,到“透明工廠”“雲上脫口秀”別出心裁地讓奔騰品牌成功出圈……

金敘龍說,奔騰之所以耗時5年打造“無限方程”FMA技術架構,就是希望在遵循客觀造車規則基礎上,求解用戶價值變量最大化。

“與航空航天、高鐵、盾構機等裝備製造業不同的是,汽車業往往會對產品的一致性、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們目前將提升產品品質的工作放在了首位。”他在採訪中直言,自主品牌要想真正趕超對手,還是要從降低產品故障率、提升駕乘體驗等最基礎的地方做起。

“魔鬼在細節,這在汽車業內絕不誇張。”資深汽車媒體人、汽車行業分析人士楊小林認爲,面對合資品牌新車產品價格下探所帶來的市場壓力,自主品牌更要保持不驕不躁的態度,“大家競爭的核心還是做好每一款產品和每一次服務,而且要以‘打持久戰’的準備,紮紮實實地做好這些基礎工作。”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自主品牌最不容錯過的“撒手鐗”,就是發揮自己更貼近中國市場、更懂中國消費者的優勢。

“一般來說,合資品牌往往會面臨較長的產品開發流程,以及導入海外新車時的適配問題,而‘主場作戰’的自主品牌紮根本土市場,天然更懂中國消費者,而且可以出招兒更快。” 楊小林分析說,今年市場上涌現出幾款爆紅的自主品牌新車,無不是以更快的速度抓住了消費升級等機遇,這說明只要自主品牌練好內功,利用好時間差,實現“快魚吃慢魚”並非天方夜譚。

每逢關鍵戰役,將軍必然會派最精銳、裝備最精良的部隊衝鋒陷陣。當自主品牌愈發感受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般的壓力,作爲“共和國汽車業長子”的一汽集團無疑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12月26日,在第五屆“中國製造日”全國主會場活動現場,給“嫦娥工程”搭建天梯的運載火箭專家、探索宇宙奧秘的中國天眼(FAST)工程師、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的設計團隊,與一汽奔騰、蔚來、新寶駿等優秀的自主品牌車企一道,爲“向星辰大海進軍”的中國製造代言。

“紅旗的使命是在豪華車市場樹立中國標杆,而奔騰則要成爲中國高品質汽車的普及者。”在兩輛貼着“活動官方指定用車”標識的奔騰T77面前,金敘龍用一貫冷靜的語氣說,作爲中國一汽自主品牌的重要成員,一汽奔騰要聚焦核心技術創新,坐實中國製造的硬核實力。據透露,奔騰將在2021年推出6款新車,包括3款全新車型和3款在售車型的升級版。

國潮”不是貼標籤

“我認爲,中國汽車業已經站在了一個歷史性的發展路口。”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王達將自己簡歷的投遞對象確定爲自主品牌車企和無人駕駛創業公司。

他認爲,隨着汽車逐漸普及,它已不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消費者買車也不再僅僅注重動力性能和駕乘舒適性。“隨着移動互聯網、雲服務等新技術的發展,以及5G時代的到來,那些能夠將自己打造成‘汽車界國潮’的自主品牌更有機會崛起。同時,更加智能的汽車業會更擅長與人的交互。”

在北京某奔騰4S店工作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據她觀察,目前購買自主品牌新車的消費者大體可分爲兩類。“一類是比較講情懷的,覺得開自主品牌的車更有民族自豪感;另一類則是比較追求新潮的年輕人。”

她表示,奔騰品牌近年來推出的產品外觀上都比較有辨識度,還有“虛擬助手”YOMI等“新鮮貨”,因此滿足了不少消費者追求“不一樣”的個性化需求。

近年來,大白兔奶糖、飛躍鞋等國產老字號”紛紛藉助網絡再次走紅,吸引了不少口味挑剔的新生代消費力量。

在盤和林看來,國人對這些老字號的“情懷”實際上就是“品牌效應”。

“當然,要真正走進大衆視野並流行起來,只靠情懷肯定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一邊用好、用活老傳統,一邊融入新時代。”盤和林建議說,自主品牌車企可以多嘗試利用新的媒介工具進行產品宣傳,並嘗試與其他產品進行跨界合作,“關鍵是,要有符合當下消費者價值觀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產品的與時俱進纔是讓消費者對其保持情懷,保證自主品牌生生不息的關鍵。”

近日,一條名爲“國潮如何成爲世界潮”的短視頻讓這一問題再次激發了年輕人的討論熱情。

視頻中,演員魏大勳回憶說,一開始某個商品隨便貼上“祥雲”或者漢字,就被誇作“中國風”。但隨着這些年國漫、國產影視劇和“國潮”產品的不斷涌現,“國潮”帶來的審美體驗變得越來越深刻了。

“‘國潮’從來不是貼標籤,而是要深入骨髓。”這也是魏大勳在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體驗完奔騰產品和“黑科技”後的最大感受。

“汽車既是工業技術發達的象徵,也可以是美學藝術的結合體。”金敘龍直言,自己時不時與銷售團隊的同事一起觀察、分析市場上得到認可的“國潮”產品。他發現,不是貼上“國潮”標籤就能高枕無憂,“歸根到底,還是要爲大家提供好產品”。

“‘國潮’一定要與品牌高端化同步進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提醒稱,隨着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時代,那些持續釋放的換購需求註定會將目光投向更高端、更優質的產品和品牌。

“90後、00後對‘國潮’的熱愛背後,是國家綜合實力越來越強、民族自信心愈發強大的時代。”參與操刀設計奔騰B70的設計師張鵬發現,在探索如何打造新“國民車”的過程中,“國潮”能爲年輕人“打開更多大門”。

就像關於對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印象,不少網友坦言,與曾祖輩、祖輩那時“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的一窮二白相比,現在的自己足夠幸運。

60多年前,第一個五年計劃在新生的中國一汽摁下了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起步鍵。從“一五”到“十三五”的接續奔跑造就了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也爲人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更多物質和精神基礎。今天,開啓了新一輪征程的一汽奔騰,依然在爲實現製造強國、品牌強國的夢想而奮鬥。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跨越中,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將從蹣跚學步到奮起直追,並決心把還沒有實現的夢想變成現實。令人期待的是,一旦中國能出現幾十甚至上百個世界級汽車品牌,那麼中國汽車無疑將成爲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新名片”,併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巨大能量。

2020年12月31日 T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