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周有光 禮敬漢語拼音之父

原是經濟學人,繼而又成爲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文字學家周有光這個名字文壇或許不如他的連襟沈從文這般赫赫有名,但是說起現今全球漢語學習,在華文教學上以及將中文國際接軌的工程中功不可沒的「漢語拼音方案」,周有光正是主持者被譽爲「漢語拼音之父」,在作家陳光中的《走讀周有光》一書中,可見中國知識分子思想演變的脈絡其百歲人生軌跡

經濟學家受命改行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早年專攻經濟學,是屈指可數的曾與愛因斯坦面談過的中國人,後回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1995年後受命改行,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學研究,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大陸語文改革,他的名言「要從世界國家,不要從國家看世界」,時至今日仍影響一代中國人的國際觀思維

在陳光中的爬梳觀察中,周有光在中學時期經歷五四思潮,是他對語言文字產生興趣的初始。

百歲學人筆耕不輟

周有光在與陳光中的談話中曾表示:「現代化的思潮到五四達到一個高潮,我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在周有光看來,五四運動的先鋒白話文運動,從西歐的文藝復興、啓蒙運動以語文運動爲先鋒不難理解,中國的啓蒙運動也是以語文運動爲先導。當時的周有光是年僅十多歲的中學生

周有光曾語重心長指出,中國已失去了一個大衆化的打字機時代,在計算機時代如果輸入漢字仍不能像外國字母那樣方便,那麼中國計算機也只能由專業者使用,不能成爲大衆化的語詞處理機。這樣的預見也造就了今日絕大多數人使用簡體中文電腦時,用的都是拼音轉換法,加快了進入中文信息處理時代。而周有光的前瞻,也在他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上,他所涉獵的書不乏「時髦」新着,包括《世界是平的》被譯成中文版前,就已出現在他的書架上

媒體譽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則自謂「百歲學人」,自言:「從81歲開始作爲1歲。耄耋之年,自我掃盲。『朝聞道,夕死可矣』,是最好的長生不老滋補品。」在陳光中看來,周有光的傳奇不僅是他的健康長壽,也不僅是他的筆耕不輟,他所真心敬佩的,是周有光藐視俗流、敢說真話勇氣,以及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