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墳藏玄機?賣冥紙、做雜工 臺南幫「祖師爺」如何貧戶變鉅富

祖墳藏玄機?賣過冥紙、做過雜工 臺南幫祖師爺如何從貧戶變鉅富(環球水泥提供)

傳說大商幫「臺南幫」裡的骨幹家族侯家,祖輩在臺南北門二重港中州山南麓建的祖墳,風水地氣大有玄機。坐落寶地,有龍砂穴水、聚天地靈氣;不過,這風水也曾受佛祖定奪,侯家家運註定先衰而後興……。

信或不信?臺南幫祖師爺侯雨利的父輩果真家境困窘,直到侯雨利那一代,他才胼手胝足地從貧瘠北門,一路闖蕩到臺南府城,一手打造出臺南幫的根基和侯家百年盛世。

侯雨利出身臺南北門二重港,傳說侯雨利父親有10個兄弟姊妹,因官司纏身,最後家境貧寒。侯雨利4歲喪父,小時候飢餓是常態,三餐只有番薯、鹹魚頭果腹。11歲他就到工廠做雜工。

發跡後,他也從不追求山珍海味,嗜吃蝨目魚,而且他吃蝨目魚更惜物,連骨頭都一併吃下肚。直到侯雨利成爲鉅富,他都維持着勤儉樸素的習慣,喝湯若是湯水灑出來,他一定伸長脖子,把湯水吸乾。

20世紀初,侯家歷史就是侯雨利的奮鬥史,他曾到布行當學徒、在北門家鄉賣冥紙;27歲,和親戚合夥創設布行,隔年獨資自營新復興布行,很快就成爲布類批發商佼佼者。

1930年代,他更頂下經營不善的媽祖樓織布廠,成立新復興紡織廠,侯家事業由商轉工。中研院臺史所前所長謝國興說,侯雨利有句名言:「再怎麼不景氣,也有人賺錢;再怎麼景氣,都有人虧損。」

侯雨利家四代次子、環泥營運長侯智元談到曾祖父,想起武俠電影《一代宗師》裡的臺詞,「熬蛇羹如做人,要留意火候。」「火候」聽起來玄,講的其實就是「時機」。侯雨利向來「火候」抓得準,且相信「事在人爲」,侯家後代總以此爲念。

戰爭爆發後,布莊生意大受影響,但侯雨利聞到商機火候,彼時日本物資管制,黑市交易熱絡,他東渡大阪,購買管制物資,在日本、臺灣貿易。

侯智升的父親侯博義,是環泥董事長、侯雨利的長孫,他談起侯雨利往事:「我爺爺特別喜歡帶我去看乩童。」乩童手持鯊魚劍往自己身上割,侯博義當年年幼,「我怕怕的!看到血。但他(侯雨利)總是看得津津有味。」臺南北門耕地貧瘠,此地精神或許就必須生猛地「冒險拓荒」,纔有機會衝出生天,侯雨利顯然有這種魄力。

國民政府來臺後,侯雨利仍緊抓時代脈動,1953年,政府實施「第一期經濟建設4年計劃」,侯雨利和一起從新復興布行出身的臺南幫要角吳尊賢兄弟,在1955年成立臺南紡織。

1959年,原本臺南幫希望創設鍍鋅鋼管廠,侯雨利卻堅持打造水泥業。「環球水泥成立,侯雨利着力最深,建廠都親自去看,用的精神、錢和精力都最多。」侯博義說。

戰後臺灣對基礎設施需求非常高,環泥終於在1960年成立,資本額1億元,侯雨利家族就出資5050萬元。侯雨利和同樣來自臺南的徒弟吳修齊、吳尊賢、高清愿,以血親、姻親、鄉親組成的臺南幫,在環泥、南紡之外,也催生統一、太子建設等商界巨擘。

侯雨利處事、生意風格,都深刻影響侯家一脈。對侯家人來說,侯雨利和臺南精神,不只是進取、冒險的,他們在侯雨利身上看到更多「樸實、務實」的樣貌,「他理論不多,不講長篇大論,但就是務實,看什麼都很專心一志。」侯博義仍然維持他石地藏的樣子說,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祖父之風。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