躦進故紙堆找解方 張作錦以「今文觀止」重出文字江湖

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今年91歲,依然筆耕不輟。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寫了27年評論時事的專欄,近年感到「國家的政局有牢不可破的節點,我的寫作如狗吠火車」,灰心之下決定停筆。結束專欄的決定一出,讀者的鼓勵讓他深受感動。「臺灣處境艱難,國人望治心切,一個理應與他們共患難的新聞從業人員,竟然先脫隊落跑,心何能安?」他決定換另一種方式提筆重出江湖,「我躦進故紙堆中,希望從古人的言行事蹟,能找到今天國家社會病情的解方。」他一邊照顧罹病妻子,一邊在聯合報副刊寫每月專欄「今文觀止」,去年底出版成書,迄今銷量破萬本。

從評論時事到「躦進故紙堆」,其實是張作錦一生經歷的縮影。他幼年從大陸流亡至臺灣,歷經當兵、失學等橫逆,28歲考進政大新聞系。進入聯合報從地方記者做起,歷任總編輯、社長,看盡報業半世紀風雲。退休後還到北京大學歷史文化高級研修班就讀,當起史學界的「高年級實習生」。

從「軍人」變「報人」,張作錦形容自己「只是回到另一部隊服『內勤』。但他在「今文觀止」中提到「救國或可靠武力,但建國必須靠文事」,從軍是「救國」,執筆如槍則是他對「建國」的努力。

「中國是一個史學相當發達的國家。」張作錦表示,遠在1200年前,劉知幾就在「史通」中提出良史的三項標準: 史才、史學、史識。清代史學家章學誠認爲這還不夠,又加上「史德」強調史學家的「動機」—在什麼情境下,懷着什麼目的而寫歷史?不正當的「心術」,不外乎爲名、爲官、爲利。

新聞工作者往往以「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這句話,來強調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今天的新聞雖未必盡是明天的歷史,但將成爲明天的史科則殆無疑義。」張作錦反思,新聞工作者是不是也要追求「史德」?

從鍼砭時事到「躦進故紙堆」,今年91歲的張作錦決定用錘鍊了半輩子的記者之筆詮釋歷史人物。「我希望年輕人能從中多瞭解一些故實,知道社會如何變遷演進」。「今文觀止」的第一篇文章選了胡適的「國家是我們的青山」,因爲張作錦認爲,百年來中國社會變遷最顯著的跡象,便是國家沒有力量、處處受制外國。

張作錦在書中寫活了30多個歷史人物。從國父孫中山、前總統蔣經國、清大前校長梅貽琦,到胡適、俞大維、張作霖、錢穆......唯一的女性是徐志摩前妻張幼儀。爲什麼不寫林徽音、陸小曼?張作錦有自己的標準。他表示,張幼儀一生坎坷,但自學、自立、自強,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她還以德報怨,終身照顧徐志摩家人,包括「情敵」陸小曼,「這樣的人,值得爲她留下一些記憶。」

張作錦因年輕時營養不良而弱視,查找史料相當辛苦。他長期照顧妻子,形容自己是用「零存整付」累積寫作時間。他表示,寫作過程誠然很費心費力,「但我對寫作的嚮往和對這個專欄的『使命感』,使我堅持下去。」雖然有時不免疲累、也有情緒低潮的時候,但他仍然力求振作起來,「不願辜負讀者,不願辜負自己還有難得的寫作機會。」

還會繼續寫下去嗎?張作錦說以自己的年齡,「不敢說自己未來要寫什麼做什麼」,但想了想又忍不住表示「中國重要的時代人物太多,應該繼續介紹給讀者認識。」談到現在流行的臉書評論,他認爲報紙和網路同是載體、都具有傳播的功能,應該沒有價值判斷,「雖然我年紀大了,運用電子媒體很笨拙,但是我不排斥,若是能學會,也願努力嘗試。」以他對新聞和歷史的熱情,相信「今文觀止」不會停止。

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關心時事,日前臺大前校長管中閔舉行「大學的脊樑: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新書發表會,他出席關心。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