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億萬富翁從海上起家 兩次看準商機賺進百萬翻身

英東 。(圖/翻攝自百度圖片)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億萬富翁中,霍英東的知名度相當高,這不僅因爲他個人資產大約有130億港元(約510億臺幣),在1993年還曾當選爲全國政協副主席,在2006年因病去世,享壽84歲。然而,霍英東的出身,可說是億萬富翁中很苦的一個。

船上飄蕩的童年

綜合陸媒報導,霍英東的祖籍是廣東番禺練溪村,但是從他的祖父開始,全家就離開了陸地,長年居住在舢舨上,被人稱爲「舢舨客」,甚至貶稱爲「水流柴」、「家仔」。

1923年,霍英東就出生在這樣的舢舨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釗,後來改叫霍官泰;抗日戰爭爆發後,年輕氣盛的他自己改名英東,意思是要「英姿勃發於世界的東方」。

霍英東的父母靠着一艘小船,在香港做接駁航運的生意,也就是從無法靠岸的大貨輪上,將貨卸上自己的接駁船,再運到岸邊碼頭。

霍英東7歲那年,在一次風災中,他的父親因爲翻船被淹死了。僅僅過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兩個哥哥葬身魚腹,連屍體都沒有找回來,母親死命抱住一塊船舨,僥倖被過路漁船救下一條命。當時霍英東因爲不在船上,才躲過了這場災難。

霍英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舊式渡輪上當加煤工。可是他的身體實在太瘦弱,顧得上剷煤就顧不上開爐門,才做不久就被辭退了。那幾年中,霍英東找工作不斷地碰壁。不過,早年的艱辛和挫折,並沒有打垮霍英東,他在不斷的失敗中,取得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看準商機賺得第一桶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霍英東終於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日本侵略軍投降後,留下了很多機器設備,但稍加修理就可以使用,買進的價錢很便宜,也可以賣出不錯的價格。霍英東很想做這種生意,於是他成了個讀報迷,專門注意報紙上拍賣日軍剩餘物資的消息,及時趕到現場,以內行的目光挑選出那些有價值的機器, 大批買進,迅速修好後賣出。

但由於缺少資金,他難以放手大批採購。有一次,他看準一批機器,並且在競買中以1.8萬港元(約70,700元臺幣)中標;當時有一個工廠老闆也看中了這批貨,願意出4萬港元(約15.7萬臺幣)從他手中買下,霍英東淨賺了2.2萬港元(約86,411元臺幣),這是他在那幾年中賺到的最大一筆錢,更爲他積累了最初的資本。

▲ 霍英東小時候的磨練,造就他精準商業嗅覺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轉重房產成香港「土地公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霍英東就預料到,香港航運事業的繁榮,必然會帶來金融貿易發展,而這又將促進商業及住宅樓的開發。於是他搶先把經營重點轉向了房地產開發。1954年12月,霍英東拿出自己的120萬港元(約471萬臺幣),另向銀行貸款160萬港元(約628萬臺幣),在香港銅鑼灣買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廈,並創辦了「立信建築置業有限公司」。

起初,他也和別人一樣,自己花錢買舊樓,拆了後建成新樓逐層出售。這樣雖然可以穩穩地賺錢, 可是由於資金少,發展就比較慢。一個偶然的事件,令霍英東得到了啓發,他決定以採取房產預售的方法,利用想購房者的定金蓋新房,這一創舉使霍英東的房地產生意頓時大大興隆起來,一舉打破了香港房地產生意的最高紀錄。

當別的建築商也學着實行這個辦法時,霍英東已經賺到了巨大的財富。他當上了香港房地產建築商會會長,會內有會員300名,擁有香港70%的建築師,所以有人把霍英東稱爲香港的「土地公」。

霍英東還有個美稱叫「海沙大王」,也來自他在經營上的創新。上世紀60年代,香港實業界人士很少進入淘沙業,因爲它需要的勞力多、投資大,而獲利相對較少。但霍英東從建築業的廣闊前景,預見到淘沙業也必將有大發展,所以大膽地進軍淘沙業。1961年底,他花費鉅款,從泰國進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 爲「有榮四號」。香港經濟起飛後,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紛紛拔地而起,對建築材料黃沙的需求量極大,霍英東的淘沙船隊因此財源滾滾,成了他的另一隻金雞母。

發財富貴不忘回饋社會

在發財致富後,霍英東並未變得自負,反而盡全力回饋社會。從1992年的第25屆奧運會之後,「霍英東體育基金」就開始撥款獎勵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的奧運選手。奪得金牌的選手可以獲得一枚重一公斤的純金金牌及8萬美元(約246萬臺幣)獎金亞軍可以獲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萬美元(約123萬臺幣)獎金,季軍則獲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萬美元(約61萬臺幣)獎金。

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獲得金牌的中國大陸體育健兒訪港。霍英東給來訪的金牌選手總計大約2800萬港元(約1.1億臺幣)的重獎

這麼多年來,霍英東向國人所捐贈的鉅款中,有五分之一直接捐贈予體育項目。霍英東曾經這樣解釋:「捐贈體育項目, 並非僅僅由於我本人喜歡體育運動,而是基於體育運動本身對於國家進步,民族興盛的重要作用。國家每年撥予教育的經費達四百多億人民幣,撥予體育僅十多億。當然,相對於11億人口,還遠未能說教育經費已經足夠,但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資興學的人士畢竟比襄助體育者多得多。因此我尤其願意在體育方面,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