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市場 期貨迎New Futures

黃炳鈞指出,今年截至12月13日止,臺灣期貨交易量已達3億7,770口,日均量163萬5,000多口,較去年成長17.34%,個股期貨今年交易量成長快速,截至11月底,日均量是31萬3,468口,較去年日均量10萬多口,大幅成長197%。

黃炳鈞指出,由於臺灣期貨交易人約有一半爲自然人,且新開戶數有不少爲年輕人,爲便利小額交易人蔘與,滿足市場需求,期交所今年新商品以小型化爲設計方向。

今年自2月1日起,期交所降低加掛小型契約門檻,自500元降至300元,今年共掛牌臺積電等10檔小型股票期貨,加上原已掛牌交易9檔,已有19檔股票期貨小型契約掛牌交易,小型個股期貨成交量同樣快速成長,截至11月底日均量爲10,812口,較109年日均量2,056口大幅成長426%。

《期貨與選擇權學刊》總編輯、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蔡蒔銓則指出,小型及微型合約已逐漸成爲全球主流,主要是標的指數上漲,使得商品契約價值提高,保證金門檻降低、操作靈活、交易/避險策略將更爲精準,而年輕的散戶參與度也會提高。

他指出,臺灣早在1998年推出臺指期貨,2001年推出小型臺指期貨,合約規模爲標準合約的1/4。2020年小型臺指期貨日均量達24.5萬口,超越臺指期貨成爲最活絡的期貨契約。

2016年加掛小型股票期貨,合約規模爲標準合約的1/20,目前有19檔小型股票期貨。2021年推出小型電子期貨與小型金融期貨,合約規模分別爲標準合約的1/8與1/4。在散戶參與金融活動日益踊躍下,他預期會有更多新商品問市,永續、氣候及碳權、加密貨幣等方向可以注意。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自2019年創辦「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以來,與國內金融相關指標大專院校展開密切合作,成功結合學術研究能量與市場實務經驗,讓「New Futures」成爲跨界交流平臺。

此次「2021期貨與選擇權論文徵集活動」,共徵集期貨、選擇權、衍生性商品(含法律規範與制度)相關,涵蓋AI應用、交易策略、ESG指標等,協助期貨市場發展理論、實證、或應用等學術論文,深受產、官、學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