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

後金騎兵這道海浪來勢雖然兇猛,但迎接他們的卻是猶如礁石一般矗立在平原上的海漢陣地。在密集的槍聲響起之後,這道海浪甚至還沒等拍打到礁石上便已經被粉碎。衝在最前面的戰馬和騎兵一起中彈倒下之後,便被後面的無數鐵蹄碾壓而過,馬匹的嘶叫與落馬者慘呼聲響成一片,景象十分慘烈。

但對面海漢軍陣發射的子彈彷彿無窮無盡,即便是後金騎兵們捨命衝擊,到了百米距離之內也很難再往前推進了。儘管穆特布在出發之前收羅了中左所城裡所有的鎧甲與盾牌來裝備這一批騎兵,但這些防護措施卻依然抵擋不住海漢步槍中射來的子彈。爲了抵擋冷兵器而設計的這些防具,在這種戰局中也僅僅只能起到一個心理安慰的作用罷了。

海漢軍收割性命的速度,絲毫也不比後金騎兵衝鋒的速度慢。這數百人馬衝得有多猛,就死得有多快,快到穆特布作爲指揮官甚至都來不及再下達轉向的命令,便看到衝鋒中的手下騎兵一排一排地中槍栽倒在地。

這場殺戮幾乎是在頃刻之間就已完成,數百騎後金騎兵並沒能在密集的火槍陣面前掀起什麼浪花,他們之中衝殺得最猛的人,倒下地方距離海漢軍的戰線也仍有二十多米遠。儘管這對於騎兵而言僅僅是幾步之遙,一個呼吸之間便能到達,但這同時也是生與死之間的距離,後金騎兵雖有死戰之心,但卻不具備跨越這段空間的能力。

高橋南沒有親自出手,他只是騎在馬背上,站在士兵們的身後,以冷靜的態度審視了整個戰鬥過程。他現在已經很少再像以前當連長時那樣衝殺在第一線了,因爲他也逐漸開始明白,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不在於親手殺死了多少敵人,而是要保證自己所指揮的部隊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最強的戰鬥力。作爲一名左右戰爭走向的指揮官,價值要遠比他親自下場參與廝殺來得更大。更何況只要戰爭的勝利是屬於海漢,那麼他所獲得的戰功也要遠遠大過了親手結果幾名敵人性命。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中左所城裡有多少後金餘孽,但高橋南可以判斷出對方的騎兵主力應該已經在先前的三場交戰中消耗殆盡了,這對於海漢的作戰計劃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只要將後金部署在這一地區的騎兵力量消滅得七七八八,那麼海漢在此地落腳也就會少了許多的顧慮,至少在後勤補給方面,不用再擔心從海邊到中左所城這幾里路的治安保障問題。

“打掃戰場吧!”高橋南眼見大勢已定,便下令開始處理掃尾工作。至於有零星從戰場上脫逃的後金騎兵,他並不擔心,外圍自有騎兵營的人馬去負責堵截圍剿。

對於後金騎兵如此驍勇的衝鋒赴死,高橋南硬要說沒受到半點震撼肯定是假話,他頭幾年所交手過的各國武裝之中,能做到這種程度的軍隊還真是極其罕見。這些人野蠻且悍不畏死,即便面對海漢軍這種實力懸殊的對手也依然會發動決死衝鋒,也難怪大明會被這樣一羣看似原始的武裝分子打得連連敗退了。

高橋南想起當初從浙江北上之前,錢天敦也曾強調過今後要在遼東地區交手的敵人極其兇悍。雖然在此之前這一年中已經陸陸續續跟後金軍交手數次,但直到這次攻打中左所城,高橋南纔對錢天敦的話有了更加深刻直觀的認識。

在接到命令之後,兩個排的步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以一字長蛇陣的方式開始對戰場進行清理。對於那些傷重或是試圖垂死掙扎的後金兵,海漢士兵們都是直接給予補刀或擊斃。而在今天這幾場戰鬥中所殺死的馬匹,就已經有數百匹之多,數量甚至超過騎兵營擁有的戰馬,大概足夠接下來要在此駐紮的部隊吃到明年開春了。

馬肉並不是一種適合大衆使用的肉類,其自帶的氣味對於烹飪手段也有一定的要求,很多人因此對其敬而遠之。不過海漢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技術優勢,那就是掌握了大量產自南方熱帶地區的香料,而在這個時代的東北亞地區卻是極爲稀缺的資源。

對於如何使用食用香料來醃製馬肉,後勤部門早就有成熟的配方和操作手段了。馬肉經清洗切條之後,加入砂仁、草扣、桂皮、茴香、花椒、大料、肉蔻、丁香、鮮姜、料酒、鹽等配料,進行醃漬之後烘乾,便可製成風味獨特的馬肉乾了。還可就地取材用馬腸灌入加有香料的馬肉,風乾之後的馬肉腸也頗有味道。而新鮮的馬肉也可參照烹調牛肉的方法進行紅燒,或是製成烤肉。

不過這次在戰鬥中殺死的馬匹如此之多,就算按照現有的方法來料理,也起碼得要上百人花費好幾天了。後勤炊事可沒這麼多的人手,少不得要從作戰部隊裡抽調一些人去幫工才行了。

“營長,我們抓到幾名後金軍官,但有一人傷勢較重,你看要不要實施救治?”

部下稟報的聲音將高橋南從沉思中喚醒,他其實並不擔心今後駐軍的食物補給,海漢軍過去在各種環境中與各國敵人作戰,也從未在補給方面出現過問題,只是這次在戰鬥過程中殺死如此之多的戰馬,讓他覺得如果就此遺棄掉馬屍未免有點浪費,還是要設法物盡其用纔好。

高橋南點點頭道:“先把人擡過來看看。”

雖然海漢在攻打旅順口的戰鬥中並沒有在打掃戰場期間救治敵方重傷員的打算,甚至規定了只要是失去行動能力的地方傷員都會直接補刀處理,但規矩也不是絕對的,如果發現了敵方的重要人物,那自然還是有救治的價值存在。只不過這個拿捏這個分寸的權限,是由高橋南來親自掌握。

很快士兵便用擔架將一名受傷的後金將官擡到了高橋南身前,這人右胸上中了一槍,雖然身着板甲,但也還是被子彈打出了一個洞,鮮血流得到處都是。高橋南見他口鼻也有出血症狀,心知此人肺部傷得厲害,就算是摩根首長親至,也未必能救得回他這條命了。

“這人身份落實了嗎?”高橋南向押解此人的軍官問道。

“報告營長,根據俘虜指認,此人便是指揮本地後金軍的甲喇額真穆特布。”

高橋南聽了之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看了看躺在擔架上咯血不止的這名後金將官,心想連指揮官都出來衝陣了,看樣子的確是已經把家底都掏乾淨了。不過此人傷得如此之重,施以救治也是浪費資源,更不消說拷問消息了,當下抱着僥倖心理對他問了一句:“你可懂得說漢話?”

後金軍中已有頗多大明降兵降將,穆特布倒也聽得懂高橋南的文化,掙扎着應道:“穆特布,不降!”

高橋南見他傷成這樣依然不肯就範,顯然是抱定了必死之心,不禁讚道:“倒也是條漢子,那就給你一個痛快吧!”

高橋南當下便拔出腰間的手槍,讓旁邊士兵退開幾步,對着穆特布的腦袋開了一槍,了結了他的性命。

“埋的時候給他單獨挖個坑。”高橋南擺擺手,示意將其屍身擡走,算是處理完了此事。他雖然敬重對方作爲一名軍人的勇氣決心,但也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處理這件事上。擊斃了後金軍的指揮官,但圍繞中左所城展開的戰鬥可還沒有結束。

高橋南看了看天色,從早上開戰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七個小時,距離天黑大概還有三小時左右。今天特戰營接連與後金騎兵交戰了三場,儘管佔得明顯優勢,但作戰強度已經相當高了,並且也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傷亡狀況。如果接下來還要繼續強攻中左所城,對於士兵們的體能狀況將會是極大的考驗。

當然對於海漢而言也有利好消息,剛纔衝殺過來的這批後金騎兵被消滅之後,高橋南可以判斷城中已經沒有多少武裝力量了,很可能是以步兵爲主的後勤輔助人員爲主。海漢如果發動進攻,那麼城中的對手也未必還能有心思抵抗。

高橋南的這個判斷在特戰營的休整結束之前就得到了驗證,有騎兵發現北邊的城門再次打開,一批後金人員出城之後便徑直往北邊撤去,人數約莫有六七百人之多。

高橋南的第一反應便是城中守軍已經棄城了,穆特布所率領的這批騎兵在城外的覆滅,大概也澆熄了城中守軍的最後一絲希望。他們如果不抓緊這個時機離開,等海漢軍攻破南門,或許就會來不及撤走了。

高橋南下令讓騎兵繼續跟蹤對方撤往北方的人馬,然後命人由北門入城查看情況。入城的騎兵很快就發現城中已空,便從城內趕到南門,將搖搖欲墜的城門打開,讓大部隊入城。

雖然最後還是放跑了一批敵人,但高橋南倒也不怎麼沮喪,在攻城過程中便已經將後金駐軍的主力盡數消滅,連其指揮官也幹掉了,這已經很好地完成了戰前的既定任務。如今迫使城內守軍棄城而逃,己方也因此減少了無謂的傷亡,其實是好事一件。

高橋南一邊差人去海邊回報,一邊率軍進城,安排人手去清點城中的物資狀況。

這中左所城周長不過兩裡多不到三裡,城中原本的房屋在之前後金與大明的戰爭中損毀了多數,所以城內到處都是搭建着破破爛爛的帳篷,看起來像是難民營多過武裝據點。城中的後金駐軍慌忙撤離時並未來得及帶走這些傢什,不過金銀細軟倒是基本沒有拉下,沒有留下什麼戰利品給海漢。

城中爲數不多能遮雨蔽日的建築都被改造成了馬棚,以容納安置後金駐軍的數百匹戰馬,以及用來堆放存儲用於過冬的草料。城內甚至連金屬器物都沒剩下多少,也只有城牆上用來裝樣子的兩門土炮,可能是因爲太重不便搬運,後金軍在撤離時並未帶走。

“看來這些草料就是我們最主要的戰利品了。”高橋南在簡單巡視了城內的狀況之後,得出了一個頗爲無奈的結論。過往海漢軍每當征服一地,必然會有不小的收穫,比如在澎湖,在宮古島,在西班牙人的臺北城堡,在舟山羣島,海漢軍的收穫都頗爲豐厚。像這樣打下一處武裝堡壘,裡面居然只有堆成山的草料,這樣的狀況連見多識廣的高橋南也是第一次見到。

大部隊進城之後,便迅速分頭對城內的設施展開清理。後金軍住過那些臭氣熏天的帳篷自然是不能要了,高橋南讓人將其收攏一起,用板車運出城去直接焚燒掉,以免跳蚤和寄生蟲在城內繼續傳播。

城內的兩口水井,後金軍在撤離之前都投入石頭將其封堵了,不過好在太過匆忙,這種程度的封堵倒也不難解決,只是需要多花些時間將井裡的石頭都弄出來。

在對城內作進一步的搜查之後,士兵們又找到了躲藏在馬棚草堆裡的幾名活口。經過簡單的審問之後,確定他們都是遼東漢人,是被後金當作奴隸派遣至此勞作,先前也是趁着後金軍撤離之前的混亂躲進了草堆裡,總算是安全脫身了。他們雖然不認得海漢是哪路神仙,但漢話總是聽得懂的,當下都趕緊哭訴了各自的悲慘經歷,期望能博得一些同情。

在這些漢人的指引之下,士兵們又在城中兩處地點找到了後金軍用來儲藏糧食的地窖,共計約莫有三四千斤糧食。可能是後金軍走得匆忙沒來得及銷燬這些存糧,也可能是他們抱着僥倖心理認爲海漢軍不會發現這些地窖,但總而言之到最後這些好處都落在了海漢手上。而原本對收穫的戰利品感到嚴重失望的高橋南,在看到這些糧食之後,心情總算是稍稍有了一點好轉。

2551.第2551章2469.第2469章3188.第3188章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性能與戰術第1188章 知情人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3066.第3066章第八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2292章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3301.第3301章第1528章 小伎倆第1826章 進退兩難2566.第2566章3120.第3120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238章 勝利港造船廠(三)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2574.第2574章第2030章2490.第2490章第1045章 代理商第九百四十二章 指揮官人選第2062章第1346章 通行令第1144章 寸步不讓3070.第3070章2806.第2806章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2957.第2957章第2091章第2263章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1309章 自嘆不如2413.第2413章3066.第3066章2848.第2848章第1143章 進退兩難第101章 基層組織第312章 各路到齊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2082章2388.第2388章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3089.第3089章第1193章 婚嫁之事第1514章 互相試探第七百八十二章 技術迭代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第182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第九百六十五章 籌備工作3163.第3163章2559.第2559章第1778章 指揮權3244.第3244章第1996章3388.第3388章第1697章 息事寧人第2311章第1455章 實惠第1819章 戰局吃緊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第2361章第1163章 三日之約2691.第2691章第2092章2561.第2561章第1247章 陷入困境2460.第2460章第1173章 輿論陣地2678.第2678章3136.第3136章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58章 考察彙報2993.第2993章2469.第2469章2786.第2786章3003.第3003章第56章 崖州城(三)3095.第3095章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第2219章2877.第2877章第1236章 集結點第289章 重大決定第1448章 伏擊3292.第3292章第2357章2661.第2661章3313.第3313章第1374章 北上幹部2685.第2685章第2360章第20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