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互相試探

梅生川雖然是兵部侍郎而非戶部侍郎,但也明白要在遼東重建漢人統治區,光靠軍隊駐守是遠遠不夠的。海漢能否在金州地區安置足夠多的人口,重新組織社會生產,爲這裡的駐軍提供後勤保障,纔是他們能不能在這裡實現長期統治的根本。畢竟在後勤補給這個領域,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到海漢的明顯短板,不可能長期依靠長達上千裡的海上補給線來維持遼東駐軍的軍事行動。

而海漢在這方面所作出的成績也的確出乎了梅生川的預料,將東江鎮軍民從皮島遷回遼東,無疑是一個大膽而效果極佳的安排。東江鎮軍民本身就出身遼東,對於這邊的適應性要遠比外地遷入的移民好得多,而且重返家園之後,對於海漢的感恩可能更勝於大明。

根據安置區的民政官所述,目前這些移民的衣食住行有一多半都是由海漢在負擔,雖說以後還需要以稅賦和勞役的方式來償還這些救助款,但終究是給了這些移民一條出路。而東江鎮現在的狀況似乎已經是要散未散,今後海漢直接在遼東本地募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海漢在民政層面也實現了對金州地區的實際統治,那大明想再從海漢手裡把地方收回去就不太可能了——一如南方那些被海漢佔去的領地一樣。

梅生川雖然覺得這樣的局面有很大的問題,但他也知道大明目前根本就無力插手遼東事務,對於海漢在遼東的種種逾矩行爲,大明就算知道了也無計可施。雖然海漢方面已經表示可以在口頭上承認大明仍然對這片地區擁有主權,但現實很殘酷,主權並不等於統治權,作爲海漢佔領區的這片區域大概很難再次易主了。

但往好處想,至少海漢對大明沒有懷着明顯的敵意,讓海漢佔了遼東,總比讓這片地區處於後金統治之下好得多。而且郝萬清和沙喜都明確表示過,會在遼東方向對後金長期施加軍事壓力,以此爲大明分憂。要說起來,相較於目前的狀況,海漢佔了遼東倒是對大明有些比較實際的好處,如果趕跑海漢,大明也守不住遼東,反倒會便宜了後金。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假設,畢竟想把海漢從遼東趕走也並不是像說說這麼簡單的。

最讓梅生川感到無奈的是,海漢對於自己的企圖和措施似乎並沒有隱瞞的打算,就這麼大大方方地安排他去看了。如果不是心太大,就是吃定了大明對此很難有什麼反制措施,根本就沒有對此抱有任何顧忌。很顯然以海漢人的精明程度,只可能是後一種情況。

梅生川本來還想與東江鎮將領會晤之後,看看沈氏叔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但來了幾天連沈志祥的面也沒見着,沈世魁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從皮島過來,他一個在遼東這邊可謂孤立無援,又拿不到第一手的情報資料,很難在談判過程中爭取主動。

不過在沙喜向他宣佈了朝鮮會派來使臣參與會談的兩天後,又一個新的消息傳來,東江鎮的沈志祥會隨朝鮮使臣一同返回遼東。梅生川這時候才明白,原來沙喜前幾天放出假消息說沈志祥在前線執行任務,真正的去處卻是朝鮮國。

至於沈志祥去朝鮮的目的是什麼,梅生川大膽猜測這肯定與海漢邀請朝鮮派人來遼東會談有關,沈志祥極有可能就是去充當說客的。當然他怎麼也猜想不到,海漢是派出了一支幾乎滿編的艦隊去朝鮮炫耀武力,之後才成功打動了朝鮮人進行下一步的和談。

海漢歷1636年六月六日,海軍北方艦隊終於從朝鮮歸來,抵達了遼東旅順港。而這次朝鮮國派出了比羅德憲級別更高的大臣作爲談判代表,便是朝鮮朝廷上以反對與後金議和而著稱的金尚憲。

沙喜在旅順堡爲金尚憲舉行了接風宴,順便也是爲凱旋歸來的王湯姆、沈志祥一行人慶功。他們在朝鮮期間的行動還算順利,除了漢江上那場軍演消耗的彈藥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大的損耗了。

隨同金尚憲到訪的還有數名年輕的朝鮮武官,他們將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在遼東這邊駐紮數月,期間會前往北邊的戰線上觀摩聯軍與後金的作戰情況,同時也會接受海漢提供的免費軍事培訓。當然了,這種軍事援助還是得先與海漢簽署合作的協議才能實施,不過在海漢軍展示了強大的實力和沈志祥的拼命鼓吹之後,朝鮮國王和高官們已經基本認定了海漢將是朝鮮國脫離後金奴役的契機。讓金尚憲帶隊到遼東考察,也只是爲了落實這種觀點,然後才能放心大膽地與海漢合作。

當然促成此行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重要原因,那就是王湯姆向朝鮮人聲稱大明朝廷也會派出高官參與接下來的合作會談。朝鮮人就算信不過海漢,那對大明還是具有相當高的信任度,因此纔會派了金尚憲出馬,至少在官職級別上要表現出朝鮮國對此的重視程度。

這接風宴自然也邀請了梅生川出席,沙喜很是大氣地給雙方做了引見。梅生川和金尚憲聽說對方也是來遼東談合作抗金之事,不免都有些詫異,畢竟以兩國過去的關係,這種事不應該會出現互相隱瞞的情況。作爲宗主國的大明沒有通知朝鮮,而作爲藩屬國的朝鮮也同樣沒有把自己的打算上報給大明,這未免就有些尷尬了。

不過有能說會道的沙喜作爲中間人,倒是比較輕鬆地化解了這種尷尬:“大明和朝鮮一直都是友好鄰邦,如今更應該爲了戰勝同樣的敵人聯手出擊纔對。至於軍事方面的劣勢,我國可以爲你們補上這塊短板。只要我們三國同盟,難道還用得着怕北邊那羣野蠻人嗎?我可以向各位保證,只要與我國通力合作,頂多三五年時間,就能讓他們從遼東地區消失掉。”

沙喜這番話倒也不算是吹牛皮,只不過實現起來會有一定的實際困難。要想三五年內消滅後金,那至少要讓大明和朝鮮都出兵數萬,並且由海漢來主導指揮這場國戰才行。如果僅僅只是靠海漢出兵,其他兩家觀望,那三五年後頂多能讓後金元氣大傷,要將其滅國卻是不太可能。但要讓這兩國交出軍隊的指揮權讓海漢來主導,那又豈是易事。

當然沙喜也並不是真的打算要幫軍方爭取到這樣的特殊權力,他只是想通過這種言辭讓大明與朝鮮的代表都能意識到,後金並非不可戰勝,他們所欠缺的僅僅只是海漢這樣一個軍事實力雄厚的盟友。只要三國能夠結成軍事同盟,那麼抗擊後金侵略,甚至是將其滅掉,都是可以齊心協力辦到的目標。

沙喜說完之後朝沈志祥使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立刻接過話頭道:“梅大人,金大人,末將率部在遼東作戰已有數月,期間一直與海漢軍合作,大仗小仗也打過不少,可沒有一仗是打輸的!這金州能夠失而復得,多虧海漢國出兵相助。若要解大明、朝鮮兩國之憂,末將以爲當在遼東向敵人施加壓力,讓其難以分神旁顧。此地易守難攻,只需少量兵馬配合海漢軍,便可成爲釘在金人身上的一顆透骨釘!”

王湯姆也開口道:“後金的統治區都在苦寒之地,人口、物產都沒法跟大明和朝鮮相比,就算拼國力也能耗死他們了。現在又有我軍加入,各位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等你們去前線看了戰場上的情況,就會明白我們所說的這些話一點都沒誇大,甚至可以說是很謙虛了。”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說得再多,都頂不過親眼所見。曾經對海漢軍事實力有懷疑的人,在實地看過海漢軍的作戰情況之後,基本都會打消這方面的疑慮,王湯姆相信梅生川和金尚憲也不會例外。

梅生川和金尚憲都在不同的地方見識過了海漢軍的操演,當然也知道這支軍隊的實力強得可怕,但到底在戰場上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他們所掌握的情況也僅僅只是來自於別人的轉述。而無論這種口頭或文字的表述有多麼生動,也絕不可能有現場目睹的衝擊感來得強烈。所以說得再多,也不如把這些異國高官帶去戰場上走一遭,讓他們瞭解海漢軍在與後金交戰時的優勢究竟有多大。

而這種安排,本來也是軍方計劃內的事。海漢挺進遼東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類似軍事觀察員和各種身份地位的考察隊伍去到前線,實地觀摩海漢與後金的交戰狀況。現在要安排大明和朝鮮的大臣去看看,也都是軍方駕輕就熟的事了。

唯一覺得這個進程有點太快的,大概就是沙喜了。他的談判任務並未能很好地完成預期目標,如果就這麼把兩國大臣送去前線,那後續的事情就該由軍方接手了。等需要白克思出面的時候,很多應該提前敲定的協議恐怕都還要再慢慢商議,這說起來恐怕就要算是他沙喜的失職了。

而梅生川和金尚憲所考慮的問題則不僅限於海漢的態度,他們對於對方出現在遼東的真實目的其實都還是有些疑慮的,畢竟兩國之間根本沒有就與海漢結盟一事提前通過氣,如果不是海漢安排了這個三方會談,這事估計還得互相隱瞞許久。

於是在這場接風宴上,呈現出了一種很古怪的氣氛,海漢官員想說服另兩國的大臣接受結盟這個建議,而大明和朝鮮兩國的大臣則是將心思放在了互相試探態度上,有一句無一句地搭着話,試圖從中探知對方對結盟一事的真實態度。

這兩國相較而言,朝鮮的結盟意願更爲強烈一些,畢竟過去與海漢並無利益衝突,而結盟一事對朝鮮有着明顯的好處,加上朝鮮人也很想讓自己的國家能夠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大明給不了朝鮮的東西,海漢人卻似乎能夠辦到,而且並沒有要求朝鮮背叛大明,那麼選擇這個合作伙伴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大明因爲與海漢存在着諸多懸而未決的領土主權問題,在合作方面就存在着不易解決的障礙。大明如果想得到海漢的幫助,那就必須要捏着鼻子承認海漢在南方的利益,而這並不是大明朝廷樂意接受的條件。而且大明朝廷對於北方戰事的意見也並不統一,有人建議與對手議和,有人認爲後金每年的南下叩關其實不足以影響到大明的統治,真正將戰爭手段作爲解決北方問題唯一途徑的大臣並不多,哪怕是兵部也不盡然都是主戰派。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海漢一力鼓吹的聯軍破金方案,在大明朝廷看來卻並非唯一的解決辦法。畢竟這個時候距離崇禎吊死在煤山還有八年時間,朝堂上的大人物們根本就預見不到這個王朝的壽命已經進入到了倒計時狀態,仍然認爲大明能夠度過難關。而海漢人所提供的方案,對大明也具有一定的風險,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海漢在大明境內佔去的土地,可是一寸都沒有再還回來過。要是讓其率軍入境作戰,今後怕是就很難再將其送出去了。

正因爲如此,梅生川的口風一直很緊,沒有輕易答應海漢的各種提議。但如今又多了朝鮮的加入,梅生川就不得不考慮朝鮮與海漢聯盟之後可能會出現的局面了。到時候海漢可以從朝鮮就近獲得補給和人力,那麼就不需要再從大明獲取助力,這樣一來海漢對於遼東的“侵略”就將會更加肆無忌憚,而大明極有可能會徹底失去影響遼東未來局勢走向的機會。

更讓梅生川感到警惕的,是朝鮮對結盟一事抱着保密的態度,根本沒有知會過大明。金尚憲稱近日纔開始與海漢商議結盟,在他聽來完全就是一種敷衍自己的託詞而已,根本就不可信。

第2239章3042.第3042章第2268章第1049章 跨部門合作第2176章第2095章第216章 軍力吃緊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1701章 疫情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第2092章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2641.第2641章第2020章第1819章 戰局吃緊3006.第3006章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1062章 順水推舟2821.第2821章第2228章2492.第2492章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第91章 錦衣衛(二)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第七百四十六章 招收新兵第98章 蒸汽機第八百零二章 攻打淡水第2022章第2194章2820.第2820章第1491章 應對乏術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第2355章2992.第2992章2511.第2511章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2902.第2902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第1766章 收錢辦事第1649章 勸降2416.第2416章3087.第3087章第1335章 心思難定第1841章 改變命運的機會3115.第3115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3056.第3056章第1496章 共襄盛舉2807.第2807章第3425章2508.第2508章2780.第2780章第2043章第1620章 圖書館第1536章 利益劃分2531.第2531章第1590章 儋州風情3038.第3038章2967.第2967章第1005章 開國慶典(五)2538.第2538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1518章 巡視前線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第1503章 城外江畔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1440章 前後夾擊2975.第2975章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3358.第3358章2572.第2572章第1701章 疫情第131章 中尉與下士第1874章 眼光受限第155章 修炮臺的海商第2328章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3405.第3405章第七百三十四章 艱苦的攻守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1620章 圖書館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2999.第2999章第30章 嚮往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364章第1072章 被人惦記第九百六十二章 兇案背後第2029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七百三十七章 造化弄人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146章 勘察道路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