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1章

何夕聽到這番話也是下意識地吃了一驚,旋即才反應過來這個只是顏楚傑所準備的特殊手段,而並非真正的軍情。但他還是忍不住確認了一句:“你說的這都是還沒發生的狀況,對吧?”

顏楚傑對何夕的反應很是滿意,表情稍稍放鬆了一些,笑了笑道:“如果我們需要它發生,那隨時可以發生。”

由於海漢在金州駐紮常年駐紮重兵,針對清軍的情報工作基本上都是由軍方在負責,安全部就僅僅只是象徵性地派駐了幾個人,主要工作是監管當地被海漢收編的東江鎮軍民。所以對於遼東清軍的情況,安全部其實遠沒有軍情局掌握的信息詳細,如果真的發生了顏楚傑所說的狀況,那海漢唯一可信的情報來源還真的只有軍方了。

何夕這纔有點明白過來,爲何顏楚傑對於此事所能取得的效果會如此篤定,畢竟遼東形勢變化的消息完全依賴軍情局提供,莫說執委會了,就連他聽了也很難懷疑其真實性。而清軍的戰備狀況一直都是執委會重點關注的項目,如果聽說清軍有可能掌握到西式火槍火炮的製造技術,那執委會鐵定坐不住,態度可就不會像對待平戶藩這麼有餘裕了。

清軍一旦掌握了先進的軍工技術,憑其手中的資源,應該能在短時間內就能組建起能夠威脅到海漢軍安全的火器部隊。爲了杜絕這種危險局面的出現,那將事態消滅在萌芽狀態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而最穩妥的方式,自然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把平戶藩剿了,也就不會有什麼軍工技術泄漏出去了。

至於說與清軍約定一起出兵,從南北兩個方向瓜分朝鮮半島一說,其實不見得能讓執委會有多緊張,不過這顯然可以大大增加關於軍工技術那部分傳聞的可信度,畢竟清軍和日本幕府都曾有過入侵朝鮮的歷史,在三番五次不能得手之後,這兩方要聯合出兵打擊朝鮮似乎也是有可能會發生的狀況。

何夕仔細想了想,顏楚傑這個方案竟然沒有什麼明顯的漏洞。他知道軍情局的人手多是由顏楚傑親自挑選,上上下下都可以說是顏楚傑的親信,要操作此事肯定不在話下,而且也不用擔心泄密。這個過程中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安全部的協助,軍方自己就可以用近乎完美的方式操作下來。

“我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計劃。”何夕思考了一陣之後,也認可了顏楚傑的方案。不過他還需要知道,顏楚傑打算把這件事運作到什麼樣的程度,要知道軍情局既然能夠編造一次假情報,那理論上就能再編造若干次。又或者更糟一些,其實在此之前軍情局就已經有過這種性質的舉動了。

“那這個計劃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才能收手?是不是能做到僅此一次絕無二回?”何夕追問道。

顏楚傑對此應該也是早就考慮好了,立刻便應道:“只要執委會同意對平戶藩動兵就可以了,後續的行動尺度我們可以自行掌握。至於以後嘛……如果我現在做出承諾,那其實也無法擔保今後出現類似狀況時我們不會再次出手,當然如果這樣做能夠讓你安心一點,那我也不介意多承諾幾次。”

何夕臉色一沉道:“如果這種方式變成了軍方的慣用手段,那我想不管是對軍方還是對國家,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不不不,老何你誤會我的意思了。”顏楚傑否認了何夕的指責:“我只是想保留糾偏這種方式繼續存在,而不是說要隨意動用這種手段來影響執委會的正常決策。”

“但是誰知道呢?這種事只消軍情局一個單位動手就可以操作下來,執委會也沒有辦法驗證來自北方每一條情報的真假。缺乏監管機制,我怕你們軍方開了這個頭就停不下來了!”何夕對此表示了深深的憂慮。

“這也是我今天請你過來的原因之一。”顏楚傑很認真地說道:“真正有能力對軍情局形成監管的,也只有你的安全部了。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設立一個聯合情報機構,一方面是讓兩個部門能夠更即時地溝通一些關鍵信息,另一方面也便於安全部對軍方的情報工作進行監管,這樣你也不用擔心軍方會瞞着執委會和安全部做一些不太妥當的事情了。”

何夕想了想道:“要讓這個聯合機構起到監管軍方情報工作的職能,那豈不是要給予其極大的權限?這樣一來監管機構凌駕於現有的情報部門之上,那就相當於是又弄了一個新的特權部門出來了。”

“這個部門唯一的特權就是監管職能,但他們不能干涉軍方或者安全部的工作,發現問題只能向上提交,向你、向我,或者向執委會,這樣就不存在凌駕於其他部門之上了。當然了,爲了起到監管的作用,這個部門的編制會以安全部的人員爲主,軍方只提供類似憲兵的職能。”顏楚傑耐心向他解釋道。

何夕默然,如果這些條件都能做到,那顏楚傑的確是主動做出了極大的讓步,所謂的聯合機構其實也只是爲了讓安全部的監管權限看起來更公平一些,真正的主導無疑是安全部。雖然沒什麼實際可操作的特權,但這個機構既然處是在安全部管理之下,那也就相當於可以代執委會監管到軍方的情報工作了。相比現在執委會對這個特殊領域兩眼一抹黑的狀況,那的確是有相當大的進展。

這個時候白克思也開口道:“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做,是因爲我們都有共同利益擺在檯面上,目的都是爲了這個國家能夠強盛壯大。但如果下面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限制和監管,今後就有可能把特權用到錯誤的地方。老顏也會擔心這次的事情之後會讓類似的做法成爲常態,所以他纔會主動提出了這個補救方案來加強監管,限制軍情局的權限。”

如果白克思所說的都是實情,那顏楚傑的態度也算得上是非常端正了,而且在這次的手段還沒有實施之前便已經考慮好了要如何加強監管,這等於是要親手堵上他自己所發現的這個漏洞。

顏楚傑道:“老何,有兩點希望你能明白,第一,我完全可以在不告知你的前提下去實施我提到的方案,第二,我完全可以不用特地設立一個監管機構並且把管理權交到你手上。我之所以選擇這樣做,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切爲了海漢!”

何夕終究還是被這二人說服了,但他也表示不會支持軍方再進一步擴大事態,或是發動規模更大的戰爭,並且顏楚傑需儘快啓動他所承諾的監管方案,不管成立新機構也好,拿出相應的制度細則也好,總之是要將此落到實處。

顏楚傑對此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他可不只是爲了監管才找上何夕,要實現他對平戶藩一事的構想,還是需要安全部提供一些必要的輔助。何夕雖然不能參加執委會的投票表決,但安全部所提供的信息和表現出的立場,也會影響到執委們的最終選擇。

三人談妥之後,很快便按照議定的內容開始各自分頭實施計劃。軍方的動作非常迅速,僅僅一天之後,來自偵察艦隊的一封電文震驚了執委會。

這封電文稱偵察人員在平戶長崎兩地進行打探之後,發現平戶藩正在準備向清國出售手頭的軍火製造技術和造船資料,而以此爲交換條件,清國答應將在未來某個時候與平戶藩一起出兵入侵朝鮮,以漢江爲南北分界劃江而治。

這“某個時候”具體是指什麼時候,前方發回的電文中沒有更確切的信息了,但軍方認爲應該便是指清軍得到軍工技術,大規模製造軍事裝備並列裝部隊形成戰鬥力的時候。

顏楚傑對於這種情況表示了極大的擔心,他提醒執委會這樣的情況如果屬實,那麼最多兩三年之後,清軍可能便會擁有編制龐大的火器部隊,甚至還會有突然冒出來的武裝艦隊。雖然其實力肯定仍在海漢軍之下,但如果兩軍在正面戰場交鋒,海漢軍的裝備優勢大概就不會再像當下這麼大了,而交戰傷亡數字肯定也會直線上升。

又過了一天之後,安全部也在情報領域取得了突破,根據安全部派去琉球的探子回報,平戶藩曾派人到琉球國與西班牙商人接觸,並且有消息稱平戶藩去年引進了一批西裔武器匠人,這極有可能便是爲何平戶藩已經掌握了鑄造西式火炮的技術。而這一消息也從側面證實了平戶藩向清軍出售軍工技術的可能性,一旦清軍的兵工廠投產,那對海漢而言就意味着會出現越來越大的麻煩了。

根據情報機關的統計,在各地查獲的火槍數量之多,甚至已經超出了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所能提供的數目。而這一發現也正好解釋了爲何平戶藩之前能夠向外界輸送出那麼多的火槍,何夕由此提出懷疑,平戶藩有可能已經擁有了一定規模的火槍部隊。

在最新的情報傳回三亞之後,不管國防部還是安全部都對平戶藩的形勢評估作了調整,由重點偵察改爲了非常危險,這就意味着兩個部門都認爲必須要以軍事手段加以干涉,提前消除可能威脅到海漢安全的隱患。

“如果我們不盡快處理平戶藩,那麼我們將有可能在遼東戰場面對擁有強力殺傷武器的清軍。各位,我們與清軍之間是不會有談判這回事的,所以那種局面的出現就意味着我軍要承受更大的戰鬥傷亡,而這種風險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顏楚傑說到激動處,走到壁掛的大幅東北亞地圖前,擡起手臂指向日本九州的位置:“平戶藩!我們只要清理掉這個目標,就可以把種種隱患都提前消除掉!各位,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必須要儘快採取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軍方提供的情報還是安全部的消息,其實也並非完全虛構,基本都是根據現有的情報加上一些合理推測加工而成。而遠在三亞的執委會,自然不可能越過軍方和安全部去驗證數千裡之外發生的狀況,所以對執委們來說這些消息的可信度是相當高的——至少軍方和安全部都聲稱這些消息來源是可靠的。

先前一力主張要與平戶藩談判解決問題的施耐德也迫於形勢改變了態度,畢竟對海漢來說,擁有強力殺傷武器的勢力不是盟友,就是敵人,更何況這個敵人還打算將製造武器的技術傳給海漢的死敵。其他問題還有談判的可能,但平戶藩要做這種事,那就是在自尋死路了。施耐德就算想談,也要考慮到後續影響,到時候遼東戰場上要是出現了這些武器裝備,那可就是縱容平戶藩的惡果了,他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於是執委會的風向急轉直下,由前些天的爭論局面迅速變成了一邊倒的態度,出兵對不知好歹的平戶藩進行軍事打擊,剿滅一直不安分的十八芝餘黨,便成爲了執委會當下統一的意見。

這個決議在第一時間便通過電報又傳回了北方,王湯姆和錢天敦並不知道三亞在短短數日內所發生的風向變化,也不清楚顏楚傑在這個過程中所使用的手段,他們只是有些驚訝,這次執委會竟然如此果斷就作出了動用軍事措施的決定。要知道這次從大同江基地派出去執行偵察任務的船隊,目前都還在九州地區活動沒回來,連偵察行動都還沒有完全結束,執委會就作出了軍事打擊的決定,這在過去的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執委會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那幫人全變成好戰分子了?”王湯姆拿着電文,表情有些發懵。

“你問我,我怎麼知道!”錢天敦也同樣對此感到疑惑不解。

第五百四十章 繼續南下第223章 越南之行(六)第1879章 軍火貿易第106章 實力展示第235章 附加條件2591.第2591章第1964章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第七百八十七章 艱難處境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301章 利益相關第1335章 心思難定第2168章3180.第3180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損耗品第1795章 備戰工作第1036章 遭遇戰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4章 新人的加入3257.第3257章2410.第2410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3389.第3389章第九百七十章 苛刻的交換條件第2308章第1816章 消化難民第1881章 告別舟山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3295.第3295章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2353章第1509章 抵達遼東2907.第2907章第1062章 順水推舟第1685章 西管局3074.第3074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第2367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與移民2637.第2637章第1455章 實惠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第1593章 別樣的聚會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盜第48章 人選2973.第2973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2675.第2675章2837.第2837章第1173章 輿論陣地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3054.第3054章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八十章 因地制宜第1839章 戰義州第七百一十六章 治安部隊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94章 人口輸入第1533章 官方往來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1732章 套話3014.第3014章第2046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第351章 戰亂之後3408.第3408章3400.第3400章第2163章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第1091章 踢到鐵板2737.第2737章3314.第3314章第117章 海外考察(四)第2223章2623.第2623章3091.第3091章第2103章2469.第2469章第1017章 開國慶典(十七)第1750章 民間傳聞3115.第3115章2634.第2634章第4章 新人的加入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返三亞港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2770.第2770章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2656.第2656章第1485章 海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