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6.第2496章

第2496章

陳一鑫能想到的,其實別人也會想到。在遼魯殖民大區準備提前修建機場的時候,管理東海殖民大區的石迪文同樣也開始盤算未來使用飛機作爲交通工具的可能性。

相較於北邊的遼魯大區,石迪文治下的區域顯然更爲分散,濟州島和佐世保灣都是海外飛地,隔着遼闊的東海也難以實施及時有效的管理。即便他一向勤政,一年能去這些地方巡視兩次也就不錯了。

但如果今後能擁有更爲高效的交通工具,那或許治理這些海外飛地的效率就會不一樣了。所以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石迪文也啓動了修建機場的計劃。而且他是下轄三地同時動工,比北邊的遼魯大區還多了一個機場。

同時石迪文也特地讓人在三亞跟進航空項目的研製情況,還送了一筆不菲的錢財到航空研究院,意思就是等這項目有了着落之後,能讓自己成爲首批購買到量產型號的人。

1653年春,海漢向大明提出要求,就兩國的勢力範圍劃分進行新一輪的談判,地點便設在浙江的杭州城。

海漢方面對此次談判極其重視,陶東來和顏楚傑兩名軍政高層親赴杭州出席會談。

作出這樣的架勢,海漢要提的條件自然不簡單。陶東來在會晤中開門見山地提出,要求與大明劃江而治,將大明治下長江以南地區,全部劃給海漢。

這樣獅子大開口的要求自然無法獲得大明方面的認可,直接就否決了海漢的條件。但海漢此時心意已決,這次的會晤與其說是談判,倒不如說是向大明攤牌。

如果大明答應了條件,那或許還能再保十年太平,但只要大明拒絕,那麼接下來就免不了爆發一場全面戰爭了。

這次會談僅進行了三天,雙方便不歡而散。不過海漢方面對此結果早有預計,陶東來和顏楚傑也沒有多少失望的情緒。

會談結束之後他們並未返回南方,而是留在了已經成爲海漢地界的寧波,親自指揮這場大戰的籌備工作。

大明對於海漢的異動並非毫無察覺,但問題在於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差太遠,即便是對海漢將要發動的軍事進攻有所準備,也還是很難抵擋住海漢軍的凌厲攻勢。關於這一點,地方官員清楚,朝廷清楚,崇禎皇帝也清楚。

但要直接舉手投降,他們又心有不甘,終究還是得抵抗一番。不少人仍是心存僥倖,認爲海漢雖然放出了狠話,但也未必真會發動全面進攻。如果採取抵抗手段,說不定海漢人攻打幾個州府之後,覺得代價太大,就會自行退兵了。

但大明所不知的是,隨着穿越衆年齡逐漸老去,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繼續等待大明衰亡的耐心,武裝奪取天下慢慢成爲了海漢高層的共識。很多人都想在有生之年看到海漢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東方帝國,而奪取東亞大陸的控制權,完成對大明政權的取代,對穿越衆來說便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目標。

在這樣的大勢所趨之下,動用武力奪取大明的領土,便成爲了海漢的第一要務。爲此執委會甚至暫停了幾乎所有的對外擴張計劃,將原本部署在各地的武裝部隊調集到大陸附近,就連菲律賓大區和星島大區的駐軍也大批北調,負責從兩廣地區向內陸突進的作戰任務。

在經過了半年的籌備之後,海漢軍於同年秋天發動了攻勢。戰爭並不是如大明所想的那樣在南方少數幾個地區爆發,而是一上來就呈現出了全面戰勝的態勢。

除江蘇之外的所有沿海省份,都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戰事。同時海漢海軍以東海艦隊爲首的部隊,自長江口駛入,向上遊展開行動,運輸陸軍攻打沿江城市。

而在上半年被作爲兩國交涉地點的杭州城,僅僅在開戰四天之後就已宣告失守。石迪文麾下的部隊用重炮轟開了杭州城門,守城的明軍僅作了象徵性的抵抗之後,便由三司衙門的官員出面請降了。

而南方許多處在交戰一線地區的城池甚至連杭州都不如,海漢軍一到城下,便自行選擇了投降。

這也是海漢多年來通過各種渠道滲透的成果之一,這些城池的地方官員都很清楚抵抗無望,而且難以拒絕海漢拋出的橄欖枝——只要他們能保證地方上的和平過渡,那麼在海漢接管這一地區之後,他們仍將會在官方機構內擔任官職。

雖然做不了知州知府知縣了,但換個名稱也還是繼續當官,而且海漢給的俸祿甚至比大明更多,又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那又何樂而不爲呢?

大明大概也想不到,戰爭一開打,各地都出現瞭望風而降的情況。被大明視作南方政治經濟中心的南京城,在海漢兵臨城下之後也僅僅只挺了五天時間就宣告陷落。

丟了南京之後,崇禎和朝廷官員才真正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雖然此時京城尚未見到海漢軍的蹤影,但海漢艦隊出現在大沽口已經多日,只是一直沒有實施登陸而已,顯然也是在等待發動時機——或者說是在等待大明作出表態。

但此時大明朝堂上意見不一,求和一派認爲大勢已去,應當先讓海漢停戰再說,保住國祚比什麼都重要。而主戰派認爲海漢多年來一向都不會攻入內陸太深,說不定今次也會佔了便宜之後就自行退兵。

崇禎舉棋不定,時機一拖再拖,到1653年底,大明已經丟了雲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近半的地盤。北方的情況雖然好一些,但遼東和山東兩個方向的海漢軍一直虎視眈眈,大明根本不敢抽調部隊南下增援,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每日發來的戰報上又有多少州縣被海漢攻佔。

而這時候大明國內各地見勢頭已經偏向海漢,便陸續有人起兵響應。畢竟打到門口才投降,那隻能當降臣,而提前起兵,還可以佔了起義軍的名號,日後在海漢這邊也能得個論功行賞的機會。

(本章完)

第2331章2713.第2713章帝六百一十一章 黑科技第2081章第164章 大地主2409.第2409章第2122章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3163.第3163章2827.第2827章2647.第2647章第1309章 自嘆不如2443.第2443章第1122章 芝罘灣新貌第1276章 公務出行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226章 越南之行(九)第3436章第1075章 一路向北3055.第3055章3190.第3190章3227.第3227章第2051章第1741章 性能升級第2329章第2267章第2146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1997章第13章 漫長的一天(三)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1293章 由海轉陸第1780章 大局爲重第2088章第1577章 勢在必得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3205.第3205章第2012章2878.第2878章第2140章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1733章 站隊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302章 新機構掛牌3367.第3367章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第七百九十六章 移民與建設第2231章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1609章 初來乍到第1525章 厲害對頭2518.第2518章3268.第3268章第35章 鹽田(二)2895.第2895章第1505章 強者風範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2592.第2592章2898.第2898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2948.第2948章第八百三十章 隱晦的條件2648.第2648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295章 全面推進2822.第2822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性能與戰術第2077章2652.第2652章2404.第2404章第1614章 經濟動力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1295章 步槍演示3381.第3381章第1853章 長遠眼光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3152.第3152章第1064章 請君入甕2718.第2718章第2280章第393章 城內攻防戰第2050章第271章 登陸演習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1920章第381章 心急火燎第1385章 收買第2151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3049.第3049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打黑山峒第23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