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1.第2761章

第2761章

這個原因雖然聽起來有些無奈,但也的確很現實,海漢要陸續遷到杭州的部門多不勝數,以至於原本城中的衙門官署根本不夠用,所以如今纔會在西湖以北建設一片新的城區,作爲執委會等核心機構的辦公場所。

不管是未來將從三亞遷來的那些真正的重要部門,還是已經遷到杭州的機關單位,級別都要比隸屬於東海大區的特別聯絡處高出不少。如今能在杭州城裡找一處地方辦公已經殊爲不易,的確沒什麼挑挑撿撿的餘地,這養濟院雖然內部環境不怎麼樣,但至少地方是夠大了,今後就算要進行返修改建也有足夠的空間。

朱子安見他對本地狀況頗爲了解,說話也是江浙口音,便主動打聽道:“兄臺應該是本地人士吧?不知如何稱呼?”

那男子客氣地應道:“朱大人,在下週紹遠,以前在錢塘縣衙當差,去年才被特別聯絡處徵調過來,暫時負責這裡裡外外的雜務。朱大人今後有什麼差遣,儘管吩咐便是。”

朱子安一聽便明白了,這位應該也是海漢接管杭州後得到留用的官僚之一。像這種熟悉本地民情,又能操持實務的官僚,最易得到海漢賞識,調職留用的機率頗高。不過這位恐怕在此之前就與海漢官方有暗中合作,才能得到特別聯絡處的直接徵調。

說話間兩人便已到了院落深處,這裡居然還有一個兩進結構的院中院,便是聯絡處的辦公場所了。周紹遠領着朱子安進了小院,讓朱子安先在廊下稍等,他先進去通報。

片刻之後,朱子安在院中一間書房中見到了這裡的正職主官,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此人衣着外貌,都與朱子安曾見過的海漢人十分一致,若不是提前便知此人是大明官員轉投海漢旗下,他大概會真將對方當做了血統純正的海漢高官。

朱子安見面之後先自報身份,然後呈上蓋有東海大區管委會大印的委任狀。那老者只是低頭掃了一眼,便起身拱手道:“朱大人辛苦了,坐下說話。來人啊,看茶!”

落座之後,老者便作了自我介紹:“老夫李清揚,暫管特別聯絡處,朱大人今後多多親近。”

朱子安對於這個名字很陌生,也着實想不起以前南方官場有這號人物。但他旋即想起,石成武說過此人比自己早到海漢二十多年,那時候說不定自己都還沒有出生,如果不是朝廷重臣,又哪能有什麼印象可言。

別說朱子安了,就算是入籍海漢多年的歸化民,也未必聽說過李清揚這個名字。但李清揚雖然名聲不顯,行事低調,卻也並非等閒人物。

當年海漢在三亞初露崢嶸時,其實便已引起大明的關注,向當地派去了不少探子。而當時身爲錦衣衛百戶的李清揚,在其中絕對算得上高級別的官員了。

不過李清揚運氣不太好,剛到三亞時便已被海漢識破身份,然後在一番威逼利誘之下,他最終是選擇了保命要緊,投效海漢作了情報部門的倒鉤。

李清揚是錦衣衛出身,自然很清楚大明情報工作的門道,有他給海漢安全部當技術顧問,工作效率可謂是事半功倍。而李清揚也因功勳卓著,很快成爲了安全部大明事務司的負責人。

不過由於他的特殊工作性質,不宜暴露身份,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李清揚都是隱姓埋名,外界根本不知道海漢安全部裡還有這麼一位人物。直到大明大勢已去,在原大明統治區的很多情報工作從地下轉入地上,李清揚才終於得以出現在公衆視野。

只是他的功績太過特殊,就算站到了臺前,也仍不會有相關的宣傳報道。安全部部長何夕感念其爲海漢效力多年,且已經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便讓他自行選擇繼續工作或退休養老,而李清揚的要求很簡單,希望能夠回到故鄉江浙地區,繼續從事情報領域相關的工作,也算是發揮餘熱了。

這樣的要求自然不難滿足,何夕親自出馬,向石迪文討了個人情,將李清揚調到東海大區任職。而且考慮到他的年紀,也沒再給他安排繁重的任務,而是給了一個相對比較清閒的差事,讓他主持特別聯絡處的工作,處理與大明相關的各種事務。

以李清揚的資歷能力,管理這樣一個衙門當然不在話下。而對於上頭新近任命給自己的副手,李清揚也不是一無所知,早就對朱子安的情況作過功課了。

李清揚調到東海大區的時候,正是去年杭州鄉試前夕。所以有關朱子安在鄉試中表現,以及後來被指派到使團出使海外,這些關鍵信息都沒有被漏過,加之後來《海漢時報》上對這位身份特殊的新任解元連篇累牘的詳細報道,李清揚也就不難嗅到這中間有官方操作的味道。

以他在情報部門的人脈,很快便獲知了海漢策動朱子安的前因後果。這樣的事其實安全部過去幹過不少,不過能策動前朝皇室子弟主動來投效,這的確還是頭一遭。

到這個時候,李清揚對朱子安的興趣其實純粹出於職業角度的好奇心,卻沒有想過日後會跟他共事。直到前幾天,石迪文才通知他,將要來特別聯絡處上任的副手便是這位前明皇室子弟。

李清揚投效海漢二十多年,早就把自己視作海漢臣子,自然也不會再對大明的人物有什麼敬畏感。他得知這個消息後,更多是琢磨這個任命在情報工作領域的目的所在。

毫無疑問,朱子安的特殊出身是他得到這個任命的主要原因,但海漢對官員的任用一向務實,所以應該還有其他的理由,比如此人確有這個工作所需的某些特質。那麼如何讓朱子安的身份在這個職位上充分發揮作用,便成爲李清揚所要面對的問題。

李清揚對於朱子安的瞭解都來自於間接渠道,而他當然更願意相信面對面交流所能獲得的直接信息。

(本章完)

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2032章第1016章 開國慶典(十六)第2204章3062.第3062章3284.第3284章第九百三十八章 經營之道2597.第2597章第2157章第2101章3074.第3074章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1469章 北方航線(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命要緊第391章 盟軍到來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57章 拖下水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法照搬的模式2907.第2907章2410.第2410章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2676.第2676章第2350章第2339章2707.第2707章第305章 在商言商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第2341章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3004.第3004章2714.第2714章第54章 崖州城(一)第1618章 何夕的要求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3040.第3040章2556.第2556章第2328章第6章 籌備進行時(二)第1965章3034.第3034章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2493.第2493章3166.第3166章第2326章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1074章 準備就緒第3436章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391章 盟軍到來3174.第3174章2447.第2447章3074.第3074章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2784.第2784章第七百六十章 交易條件第205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海上實力差距第1979章2616.第2616章第44章 談條件(一)第271章 登陸演習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3111.第3111章3347.第3347章2915.第2915章2547.第2547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第1850章 政敵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第344章 第三班 劍指南越第1799章 九連城第1525章 厲害對頭2551.第2551章第2338章第1577章 勢在必得2876.第2876章第1802章 擋住去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眼光向北第235章 附加條件第2173章2412.第2412章第2112章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第381章 心急火燎第1246章 甕中捉鱉第3431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3002.第3002章第1187章 市場狀況第1827章 接連受挫第1985章第342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3342.第3342章第257章 執委會工作報告第23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