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

在打下儋州之後,這裡與瓊州府城之間就只剩下臨高和澄邁兩處小縣城了,而根據前期偵察摸底的情況來看,這兩處縣城兵力有限,城防羸弱,對聯軍來說並不存在太大的威脅。高橋南甚至立了軍令狀,只要一個小時就能拿下這種防禦單薄的小縣城。

擺在聯軍面前最大的困難當然不是臨高縣城裡那點數量和戰鬥力都很有限的衛所兵,而是從儋州城到臨高縣城之間六十里地的距離——這段路程幾乎是儋州灣白馬井碼頭到儋州城的三倍了。

要以十七世紀的裝備水平,在這個時空堪稱原始的交通條件下打一場對機動力要求非常高的閃電戰,那的確是有點不切實際。就算錢天敦帶的這支隊伍經過了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但也無法改變機動能力不夠的事實。如果要依靠士兵的腳力來連續進行長途奔襲,勢必就會大大影響到戰鬥力。

錢天敦作爲指揮官,自然不會想不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過他倒是早就有了解決的方案,入城後立刻讓人去搜羅城中的牛馬,集中起來作爲下一步行動的交通工具。當然要把民團這些只受過步兵訓練的士兵立刻變成騎兵是不可能的,就算有足夠的馬匹,也只能騎着慢慢行進。

商務部門也爲此做了相應的準備工作,就在燎原行動發動十天之前,駐儋辦和幾家大明商行聯名從大陸販運了一批馱馬到儋州,說是打算要翻修從儋州經臨高、澄邁兩縣通往府城的官道。爲此還在西門外建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馬場,圈養着這幾百匹馱馬。翻修官道當然不是千里迢迢把這批馱馬販運到儋州的真正目的,錢天敦帶的部隊到了之後,第一時間就去接收了這批馱馬。

加上從城裡四處徵集而來的牛馬,民團軍的機動力總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短途的投送能力也比之前翻了好幾倍。至少往東的下一段征途,主力部隊不用跑斷腿了。

軍委參謀部所制定的作戰計劃,是以儋州爲起點,由西向東沿臨高、澄邁平推過去,最後拔掉府城這個最大的據點,完成對北部沿海的實際控制。這個作戰計劃當中最大的難點倒不是如何攻城拔寨,打敗明軍,而是如何能夠讓實施作戰任務的安南聯軍能夠在各個戰場間實現快速機動,並且保證這幾千人的後勤供給能跟得上一線部隊的推進速度。而眼下唯一能夠利用的交通運載工具,就只有牲畜了。

入城的民團軍臨時徵用了城中所有的酒樓飯館,爲這數千人的部隊製作午飯。當然了,由於目前所扮演的海盜身份,這些吃喝肯定是不會給錢了。不過除此之外,錢天敦還是嚴令各部,除了明確的抓捕對象之外,不得隨意闖入民衆家中,更不得隨意洗劫、傷害無辜民衆。

當然戰亂期間也總會有一些渾水摸魚的傢伙,儋州城也不會例外,在聯軍進城控制各個城區期間,就抓到了不少乘亂行竊或打劫的傢伙,其中竟然還有人不知死活地表示可以跟聯軍“分賬”。對於這種要錢不要命的傢伙,抓到他們的軍官也有些哭笑不得。在請示了錢天敦之後,所有試圖發戰亂財被抓了現行的傢伙,被捆成長串押送往海邊,等待他們的將是黑土港煤礦漫長的礦工生涯。

在士兵們用餐期間,錢天敦讓人將城內的一些非官方頭面人物集中起來,這其中包括本地的商人、書院的大儒,以及一些士紳大戶。爲了能夠保證大部隊撤離這裡之後,還能夠繼續保持有效的控制,錢天敦認爲有必要穩定一下這些上層人物的情緒,並且讓他們協助維持好這段時期的社會治安和生活物資週轉。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給這些人當面敲一敲警鐘,讓他們打消一些不太安分的念頭。

以錢天敦的身份,肯定是不太適合出面做這件事,所以鄭廷被臨時抓了壯丁,讓他去給這些本地人打打預防針。鄭廷倒也沒有多加推辭,很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在前一年護****收復安南南方期間,鄭廷也是帶兵的將領之一,這種事情他當時可沒少做。

10月3日下午,在攻佔儋州城僅僅兩個多小時之後,儋州城東城門打開,上百輛馬車和牛車魚貫出城,沿着官道向東北方向開拔。當晚騎馬的先頭部隊已行軍至臨高縣城僅十里左右的地方,而主力部隊也已經踏入了臨高縣的範圍之內。

雖說臨高縣城不是什麼棘手的目標,但考慮到作戰的效率,錢天敦也並沒有要求這支疲憊的隊伍連夜發動進攻,而是安排部隊在野外紮下營寨歇息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經過了一夜休整之後的聯軍以幾乎跟前一天一模一樣的方式,奪取了臨高縣城城門的控制權,然後大部隊一擁而上,佔領了這座小縣城。相比這支“龐大”的部隊,城內僅僅兩千人左右的人口規模顯然是翻不起什麼浪花了。攻城戰當中聯軍一方無人陣亡,而守城的大明衛所軍也僅僅只有兩人身亡,其他人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並沒有遇到強烈的抵抗手段。臨高知縣沒有像儋州那位知州大人一樣死守不走,而是在城破之時就直接從另一頭的城門溜了。

不過這可不是想逃就能逃掉的時候,知縣大人逃出去不過七八里地,就被在外圍執行封鎖任務的行動隊給截獲了。

在攻佔臨高縣之後,聯軍開始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南方向行進,攻打澄邁縣城。另外一路則是順着臨高縣城外的文瀾河前往海邊,他們將在那裡搭乘從儋州灣繞行過來的船隊,沿着海岸線直接前往府城附近登陸。

負責攻打澄邁縣的是由鄭廷領軍的一千名安南護****加上兩個連的安南民團軍,而且是由安南軍隊打主力,民團軍負責協助,這也是整個燎原行動中唯一一場確定由安南軍打主力的戰鬥。因此鄭廷對此非常重視,所挑選的幾乎都是在去年的南方戰役中表現優異的老兵。

10月6日,由鄭廷所率領的這支部隊抵達了澄邁縣城之外。

這個時候,海盜大規模在儋州附近登陸並且攻陷儋州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澄邁這裡,那套偷襲搶城門的戰術也就行不通了。鄭廷只能讓自己的部隊擺開陣勢,實打實地準備打一場攻城戰了。

澄邁縣城裡駐紮的衛所軍也並不多,僅僅就三百人而已,而且這其中還有不少缺額的狀況。鄭廷也懶得搞什麼勸降之類的動作,反正這次過來就是練兵,要是不打一打,這練兵的效果從何而來?再說錢天敦也給了他充分的自主權,只要不在澄邁這邊濫殺無辜就行。那兩個連的民團,實際上也就是起個督戰的作用了。

鄭廷在三亞接受過正規的軍事培訓,很清楚這種攻城戰該怎麼打,因此看到澄邁縣城城門緊閉,立刻便讓人把火炮拖了出來。儘管只是幾門三磅和六磅小炮,但攻打這種小縣城的城門,卻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幾聲炮響之後,四寸多厚的城門便被打得歪歪扭扭,雖然還沒倒下去,但已經搖搖欲墜了。鄭廷也不急着指揮自己的人馬往上衝,反正這次的軍火消耗全都是由海漢提供,他也不用在意耗費彈藥的多少。

幾門小炮又打了三輪,將城門徹底轟倒之後,鄭廷纔不慌不忙地抽出指揮刀,向前一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儘管在這個時候還是有零星的明軍從城牆上探出頭來,試圖用弓箭和老式火繩槍抵抗進攻,但這些頑抗分子很快就被站在二百多米開外的幾名民團狙擊手用步槍一一點名了。

鄭廷以前也知道錢天敦手下有一幫神槍手,使用特製的一種火槍,可在百丈開外保持極高的命中精度,但還是第一次在戰場上親眼看到這些人出手,他忍不住向旁邊的海漢軍官問道:“此步槍射程如何?”

那名軍官很是驕傲地答道:“若是步槍調校得當,由熟手操作,可在兩裡之外擊中直徑兩尺的目標。”

鄭廷聞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種射殺距離幾乎比火炮還遠,而命中精度更是火炮難以企及——射程超過一里之後,火炮的落點控制基本就只能憑運氣了。這麼厲害的武器,如果是在兩軍對壘之時,趁着敵軍不防直接射殺其陣中將領,豈不是無解的戰法?

鄭廷想了想又道:“若是天氣陰沉視物不便,又或是雨天,可有影響?”

“影響肯定是有的。”那名軍官點了點頭,並沒有打算掩飾這個缺陷,不過沒等鄭廷緩過勁來,便聽他繼續說道:“所以爲了彌補這樣的短處,錢首長想出了一個戰術,就是密集陣。”

“何爲密集陣?”鄭廷不解地追問道。

“所謂密集陣嘛……”那名軍官指了指正端着槍瞄着城頭的幾名狙擊手道:“鄭將軍請看,一般的戰術,多爲三五名狙擊手在外圍各自瞄準目標進行射擊,此戰術在天氣狀況較好時十分好用,命中率也相當高。但若是天氣條件惡劣,不便於瞄準射擊,那麼我們就會採用另一種戰術,即集中十名以上的狙擊手,由一名指揮官統一指揮,確定目標後進行集中打擊,一把槍的誤差,就靠十把槍或者更多的槍來彌補,就算這個誤差不是兩尺而是兩丈,那也有極大的機率擊中目標。這種戰術,我們就稱其爲密集陣了。”

鄭廷聽了以後心中更是震驚不已,這戰術可不光是在天氣狀況不好時纔派上用場,其實只要是打擊某些重要目標的時候都可以採用這個戰術,以確保命中率。很難想像被十支以上這樣的步槍從遠處瞄準會是什麼樣的感覺,這麼遠的距離,恐怕連對手的殺氣都感覺不到吧?更別說提前作出什麼預判了。

說話間城頭上的負隅頑抗者已經被清理乾淨,鄭廷手下的部隊如狼似虎地衝進了城中。不過巷戰顯然不是這支部隊的長處,足足過了快一個時辰,纔有軍官向鄭廷報告,稱已經全面控制澄邁縣城。

鄭廷皺了皺眉頭,就算拋開搶奪城門的環節不算,這個作戰速度也遠不及海漢民團在臨高縣城的表現。鄭廷沉聲問道:“傷亡狀況如何?”

那名軍官抱拳低頭應道:“我方陣亡七人,傷三十餘人,斃敵七十有餘,俘獲二百餘人。”

“怎麼會傷亡這麼大!”鄭廷忍不住喝斥了一句。人家海漢民團打臨高縣城,一個兵都沒死就把城拿下了,輪到自己打澄邁的時候,作戰效果卻居然相差如此之大。這旁邊還有海漢的督戰隊看着,鄭廷面子上實在有些過不去。

“將軍息怒,此事純屬意外。”那名軍官連忙辯解道:“適才我方攻打縣衙之時,不曾想對方竟然在縣衙中澆上了火油等引火之物,待我軍進入之後才引燃,結果有數名士兵未能及時逃脫,纔有了傷亡。縱火者除當場身亡者之外,已經全部拿下。”

“什麼?放火!”鄭廷這下徹底坐不住了:“那火撲滅了沒有?”

“火勢甚大,縣衙內只有一口深井,提水不及,所以……”那名軍官也察覺到了鄭廷的怒氣,越說聲音越小,最後就說不下去了。

“簡直就是羣廢物!”鄭廷這下心情是徹底毀了。錢天敦還專門給他打了招呼,讓他一定要保全縣衙裡的各種文史資料,不要讓亂兵毀了這些東西。當時鄭廷還拍着胸脯給錢天敦打了包票,說是一定會完完整整地把澄邁縣城交給海漢。然而事情纔過去沒兩天,這就已經啪啪啪地打臉了。這縣衙都已經燒沒了,回頭再見到錢天敦,鄭廷該如何向他交差纔是?

“你們這不是丟的我鄭廷的面子,是丟了安南護****的面子,你們知道嗎!”鄭廷火冒三丈,將前來報信的軍官罵了個狗血淋頭。

第1036章 遭遇戰第1670章 發財大計第392章 破城第1221章 抵達星島3085.第3085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3066.第3066章第135章 新任巡檢(二)第1723章 利益最大化第1794章 難以滿意第2169章3234.第3234章第1546章 迭戈號2977.第2977章第1144章 寸步不讓第1560章 白忙一場3011.第3011章2626.第2626章第2210章3114.第3114章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3034.第3034章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1325章 死衚衕2629.第2629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2500.第2500章第321章 試乘火車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2866.第2866章第2055章第1921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1227章 繼續培訓3278.第3278章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2564.第2564章3192.第3192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第五百八十五章 順利登陸第3452章第2363章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2671.第2671章2786.第2786章第23章 勞改營(一)第2265章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2523.第2523章2489.第2489章第1077章 芝罘灣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第1892章 格局第1348章 動手第2228章第1608章 大明使臣第176章 高中低檔的區分第377章 翻臉動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3196.第3196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勢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2814.第2814章3334.第3334章第392章 破城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1809章 人口輸送3319.第3319章第1206章 運作機制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探濁水溪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2002章第1972章第1608章 大明使臣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2616.第2616章第90章 錦衣衛(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第2027章3383.第3383章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134章 新任巡檢(一)第1145章 進退維谷2847.第2847章2407.第2407章2598.第2598章第2055章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3342.第3342章第2323章3260.第32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