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

黃子星道:“不管他們是不是狐假虎威,這事要是讓他們做成了,那這儋州可是真的就變了天。老夫聽說凡是接受海漢組織這人口統計的百姓,都會被他們強行加入海漢籍,從此以後便成了那什麼歸化民。以如此強盜手段奪我大明子民,這成何體統!”

張千智也一臉憤慨地應和道:“那老師爲何不向官府舉告海漢人這種無法無天的舉動?”

“官府?”黃子星冷笑着搖頭道:“儋州的官府早就成了擺設,朝廷新派來的文武官員連個手下都沒有,能管得住有錢有兵的海漢人?”

張千智道:“話雖如此,這官總是大明的官,難道他們就看着海漢人在儋州肆意妄爲,都不站出來說一句話?”

張千智查辦這個案子的目的除了要弄清黃子星的底細之外,新來的候補官員究竟所持的立場如何,也是他需要弄清楚的目標之一。眼看黃子星主動提及到地方官府,張千智立刻就跟上了節奏打探黃子星的口風。

黃子星果然並沒有注意這個細節,隨即便應道:“新來的知州嚴大人雖然有心殺賊,但卻無力迴天,他現在能夠自保已經實屬不易,暫時還難有作爲。若是讓他站出來反對海漢的舉措,只怕很快朝廷就得再選拔候補官員來接他的位子了!”

張千智道:“如此說來,那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海漢人在儋州作亂了?”

黃子星道:“那倒也未必,若是有心,我方仍有翻盤機會!”

張千智深深作揖道:“學生願聞其詳。”

黃子星盯着張千智道:“牽涉此事有可能會連累你身家性命,你可要想清楚了!”

張千智大義凜然道:“以身報國,正是我輩讀書人該做的事情,千智何懼之有?”

“好!說得好!”黃子星讚道:“從你登門那日,老夫就知道沒有看錯人!這些日子你在書院的表現,老夫也都看在眼裡,既然你有這個決心參與推翻海漢暴政,那老夫就給你說說當下的狀況。”

張千智精神一振,心知自己這些日子的演技也算沒有白費,這黃子星果然是有在暗中觀察自己的言行。張千智也知道黃子星必定在暗中進行着某些反海漢的勾當,但一直沒有抓住真憑實據,而他的身份又不好表現得太過主動,只能耐心等着黃子星自己露出破綻,現在看來這些天的潛伏似乎已經開始在收到成效了。

黃子星沉聲道:“其實早在兩三年之前,海漢人剛把生意做到儋州這邊的時候,本地就已經有很多人對他們的做法不滿了。海漢人往儋州賣鹽,本地的鹽場很快就垮了,往儋州賣煤,本地的煤礦也紛紛關門。他們這些勾當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卻從來沒人注意到。”

張千智沒有應聲,海漢在瓊北的商貿策略,他也是略知一二的。海漢所擁有的生產組織能力和多出幾百年的科技積累,是同時代競爭對手完全無法比擬的,工業化的生產模式讓海漢能夠以極低的生產成本大量產出如食鹽這樣的生活必需品,甚至就連挖煤這樣技術含量不太高的產業,海漢也能將隔海運來的精煤成本控制在本地出產的褐煤之下。

低價傾銷所帶來的區域內同行業生產單位大面積停產、破產,本來就是海漢的目的之一。這樣一方面可以對瓊北地區的貿易加強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將大量的勞動力從效率底下的勞動場所解放出來,將他們吸引到海漢治下的生產部門去從事效率更高的生產活動。而這個構想也的確得到了很好的實施效果,僅1628-1630年期間,海漢每年從儋州地區引入到三亞的移民就多達五千人以上,極大地充實了治下區域的勞動人口規模。

儋州地區原本那些鹽戶、礦工,絕大部分都在近兩三年移民去了三亞或其他海漢民政部所安排的地區,就收入和生活待遇而言,肯定是遠遠超過了以前的水平。黃子星說儋州有人被海漢的商貿策略害得“家破人亡”,倒也不是沒有,但並非是這些完全憑藉力氣吃飯的底層勞工。

在這個過程中破產的鹽商、煤老闆,那的確是有的,而且爲數並不算太少。其中也不乏真的因爲破產而家破人亡的,但這些人往往都是因爲自己作死,非但不願意成爲海漢的經銷下線,反而利用各種手段試圖阻撓海漢貨在儋州的遍地開花。

當然了,這些人所能採用的手段也非常有限,在強大的海漢面前顯得勢單力孤,偶爾有人得手了那麼一兩次,比如讓人去縱火燒了新到港的一批海漢貨,隔天半夜自己家中就會失火,把家產燒個精光。至於還有想在白馬井碼頭到儋州城這段路途上動腦筋劫財的人,基本都死在了護衛商隊的民團軍槍口之下。

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少人對海漢產生了怨恨,並沒有辦法進行確切的統計,但安全部很清楚民間肯定會有某些暗流存在,改朝換代的措施所要觸及到的利益,必定會讓其擁有者作出某些反抗的舉動。

只是瓊北不比瓊南,海漢在這邊的統治基礎遠遠不及瓊南穩固,雖然在燎原行動後對瓊北已經實施了事實佔領,但控制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軍事管制,而民間的民政管理體系由於種種原因,進度一直都比較遲緩。直到安全部這邊準備要藉着人口統計的理由調查辦案,儋州這邊纔開始有機會正式推行海漢治下的民政管理制度。

黃子星接着說道:“千智或許有所不知,我黃氏一族定居瓊州已經有近十代人,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家產,便是在去年被海漢人以戰後土地清理爲名,對我族人居住的黃家莊田地直接進行了吞併。這些由我黃氏族人耕種了上百年的田地,竟然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海漢人的財產!”

張千智故作驚訝道:“竟有此事?莫非其中有什麼誤會?”

黃子星憤然搖頭道:“哪來的誤會!海漢人根本就是有意爲之,老夫事後多方打聽,有此遭遇的還不止黃家一門,瓊北各州縣都有類似的狀況發生。遭此橫禍的大多都是一貫對海漢不滿的地方士紳,而戰後官府都瀕於癱瘓,地方行政全由海漢人把持,根本就沒辦法舉告。”

張千智沉吟道:“照師尊所說,既然民間有如此之多的人對海漢不滿,那這些人爲何不聯合起來,合力對抗海漢?”

“談何容易啊!”說到這個事,黃子星臉上的神色也黯淡了幾分:“海漢人有錢有兵,而且善於以錢財行賄各方,稍有言論上的閃失,就會有人去向他們告密,更別說聯合起來反抗了。再說即便是能彙集起幾百民壯,又如何與那荷槍實彈的海漢民團對戰?難道用獵弓和竹槍嗎?當初橫掃瓊北的海盜在海漢民團面前都沒有一戰之力,這私人組織的武裝又如何能給海漢人帶來大麻煩?”

張千智心道你倒也不是真傻,起碼這實力對比還是看得挺明白的。這些民間地主武裝真要想蹭出頭來跟民團剛正面,那軍方正好是求之不得。用武裝齊備的正規軍對付這些沒有受過什麼軍事訓練的民間武裝,那真是跟殺雞沒什麼區別——在去年已經有好幾處農莊得到了這樣的待遇,黃子星族人所居住的黃家莊也是其中之一。

黃子星吐完苦水之後,面色稍稍振作了一些,接着說道:“不過海漢人也並非無懈可擊,他們終究是海外來客,並非我大明子民,想要統治這瓊州島,實難服衆。只要有人振臂高呼,定然響應者衆,推翻其暴政也是須臾之間的事情。”

張千智心裡暗暗聽得好笑,他在何夕等人身邊待了這麼久,海漢人是怎麼擴張和鞏固自己的勢力,他也算是瞭解了七八分。這瓊州島上也就瓊北這幾個州縣的政局還有點不安穩,你要去瓊南試試說什麼反對海漢的言論,只怕頃刻間就會被民衆扭送到當地的衙門去。在瓊南那幾個繁華的港口,任何反對海漢的言論都會被施爲異類,而當地民衆也已經習慣了不再將自己稱爲大明子民,而是光榮的海漢歸化民。

張千智當然也不會說破,而是恭恭敬敬地說道:“師尊言之有理,只是這振臂高呼的時間和方式,卻需仔細斟酌纔是。那海漢人既然行事如此沒有底線,只怕屆時也會以武力進行鎮壓。”

“那是當然,他們不得民心,只能用這種下作手段來壓制民情了!”黃子星恨恨地說道:“但據老夫觀察,海漢人的指揮權力多集中在少數幾人手中,若是這幾人出了事,那必定會引起其內部混亂。若是要推翻其暴政,當應從此處下手!”

張千智聽到這裡才微微一驚,連忙問道:“師尊的意思是,刺殺海漢頭目?”

黃子星沒有立刻應聲,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

張千智心道這要是真的,那黃子星這個案子可就大了。他在廣州跟着何夕的時候,也曾遇到過兩次地方上有人想要行刺何夕,但被化解之後都招致了何夕手底下外勤隊的強烈反擊,主導者全部死於非命,無一例外。何夕也多次對他說過,任何人想要行刺海漢首長,那都是死罪,無需經過審判,安全部就可以直接執行滅絕令。

換句話說,黃子星現在表了這個態之後,張千智甚至不需要別的什麼實證,僅憑他的舉告,就足以讓黃子星領罪了。不過張千智看得出黃子星必定是有某些後手,所以他還是很耐心地等着黃子星自己一點一點地把尾巴露出來。

黃子星沉默片刻之後才道:“滅其頭腦,才能亂其陣營。只要海漢一亂,我大明官府便可趁機站出來振臂高呼,讓民衆重新回到朝廷治下。”

張千智這才明白,敢情這個振臂高呼的角色,黃子星是打算留給新來的知州大人來做。這想想倒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朝廷委任的官員纔有權威性,不然行事之後你一個破落的書院山長出來想當帶頭大哥,誰會服這個氣?

當下張千智又問道:“那嚴大人手上無權無兵,他即便肯站出來呼籲,但也未必有用啊!再說學生聽說海漢人在瓊北各州縣都駐有兵馬,即便儋州這邊舉事,海漢人若從其他地方調集兵馬過來,儋州也毫無抵抗之力啊!”

黃子星道:“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嚴大人手裡雖然沒有兵馬,但民間也還有不少衛所軍人員,這些人雖然在去年的匪災中失去了編制,但其心還是向着大明的。老夫近期已經設法與多個州縣進行了聯繫,到時候各處一起舉事,讓這瓊北的海漢民團全都成了沒頭蒼蠅,自然就能保得自身周全了。”

張千智追問道:“嚴大人一介文官,又不知兵,屆時如何指揮各地兵馬?學生聽說新來的儋州參將也並非瓊州人士,即便由他來指揮,但根本不知本地地形,又如何跟海漢人進行後續的戰鬥?”

黃子星捻鬚道:“指揮兵馬之事,老夫另有打算,這個倒是無需擔心。”

張千智奇道:“學生聽說儋州的官員,只要活着的現在都投靠了海漢,莫非還有朝廷的大人在其中忍辱負重?”

黃子星嗤之以鼻道:“那些背叛朝廷之人,遲早會受到應有的報應!老夫也並未指望他們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這指揮兵馬之人,其實是另有其人。”

張千智眼珠一轉道:“莫非是地方上的老團練指揮?”

黃子星搖頭道:“瓊北幾個團練使去年死的死,降的降,哪還有人。你也不必猜來猜去,老夫所說之人的確是官府裡的大人,但卻並非是本地人士。而且其可靠的程度,要遠勝現在儋州官府裡的這些人!”

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2245章第1788章 息事寧人第2208章第1807章 聯合行動第181章 一語滅國3167.第3167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後總結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107章 市場變化第五百七十章 來龍去脈第1424章 獅子搏兔2517.第2517章第1981章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算計第1304章 虛驚一場第280章 構建陣地第1612章 奔赴三亞第1345章 脅迫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2229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2349章第259章 北越軍情報告2868.第2868章第209章 關於軍工的若干討論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第1768章 利益至上2588.第2588章第378章 劉香來襲2775.第2775章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2405.第2405章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第1130章 懟上門來2970.第2970章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2364章2446.第2446章第1318章 全力備戰3005.第3005章2903.第2903章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學考察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第1523章 地下世界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3155.第3155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第206章 第二梯隊第2093章第六百章 調兵遣將第1481章 戰爭機器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2035章3398.第3398章第五百八十章 行動日(三)第1684章 陰差陽錯第1344章 利益衝突3017.第3017章第1825章 冤家路窄第386章 整裝待發3188.第3188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1678章 特權機關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2627.第2627章第1641章 正面對決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海新移民第1528章 小伎倆第2138章第1659章 攻打馬尼拉(九)第196章 廣州城第1182章 停戰協議第82章 生活問題第六百零一章 摩根的提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2321章2476.第2476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輿論導向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第1385章 收買第379章 攻守之間第2300章第3439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監控2919.第2919章2850.第2850章第1936章2373.第2373章3355.第3355章2503.第2503章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第1571章 能者爲先2491.第2491章第1896章 經營之道第2064章第229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