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部署調動

納土納羣島的開發程度雖然遠不及大員港,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卻絲毫不比大員港低。大員港與巴達維亞之間的航道上,納土納羣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補給點,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的荷蘭商船,幾乎都會選擇這裡作爲必須停靠的一處港口——這也是爲何納土納島易主之後,荷蘭商船頻頻在當地自投羅網的主要原因。

退一萬步說,就算現在荷蘭商船已經知道這地方被來歷不明的海盜佔據,在經過周圍海域時選擇謹慎地繞行,但其實也繞不了多遠。納土納島東邊一百多海里處就是婆羅洲,那裡的土著對荷蘭人的敵意同樣相當大,荷蘭帆船甚至都無法在當地進行補給,正常情況下也不會選擇靠近婆羅洲的海岸線航行,以免遭受到土著“不友好”的對待。西邊近百海里處的阿南巴斯羣島同樣是海盜活動頻繁的海域,繞到那邊去也沒什麼安全性可言。

納土納島在和平時期的存在感極爲稀薄,甚至連往返這裡的船員水手也沒覺得這個地方有什麼了不得的,但易主之後所有人都赫然注意到這裡的戰略地位,完全就變成了釘在南海航道上的一顆釘子,並且盤踞島上的海盜有能力與東印度公司進行武力抗衡,其威脅性當然會讓公司董事會無法忽視。武裝船隊在納土納島吃的敗仗,其性質甚至比福建的失利更爲嚴重——起碼福建這邊還不至於因爲這次失敗而立刻影響到大員港與東北亞各地之間的航道安全。

“我認爲公司董事會將更傾向於先解決納土納島的麻煩。”範隆根說得很直白,沒有繞任何彎子:“如果漢斯先生想要向公司請求援助,我估計在年內實現的可能性很小。”

漢斯也立刻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福建這邊的失利對公司而言,直接影響並不算很大,而納土納島的隱患要是不能得到妥善解決,那麼公司在整個東北亞地區的佈局都將受到影響。孰輕孰重,任何一個人明白事理的人都能分辨清楚。換作他在科恩總督的位置上,大概也會將納土納島作爲當下需要優先解決的選項。

不過這種局面對於大員港的負責人來說,也不盡然是壞消息。公司董事會把納土納島的作用看得越重,福建這邊失利的影響反而就越小,而相關人員所需承擔的責任自然也減小許多。試想總部那邊派出的精銳尚且在一羣名不見經傳的海盜手裡吃了大虧,那麼福建這邊輸給了實力本就不弱的海漢人,似乎也算不上是什麼丟人的戰績了。

漢斯沉默了一陣才應道:“我會寫一封親筆信,請你替我轉交到科恩總督手上。晚一點我的僕人會把信送到你那邊。”

“願意爲你效勞。”談話告一段落之後,範隆根很知趣地站起來告辭,他看得出這叔侄倆大概還有些私人話題要談。

之所以把親筆信交給範隆根而不是範德維根帶回去,倒不漢斯信不過自己的侄子,而是因爲範德維根的社交層次還不夠,根本就沒法完成這個使命。而範隆根是科恩總督手下的得力干將之一,他回到巴達維亞之後肯定會面見科恩,到時候呈上大員長官的私人信件也是很方便的事情。當然了,漢斯也不會讓他白跑一趟,等下給範隆根送信的時候,也會順便送上一份好處。

“要不是範隆根提醒,我幾乎都忘了納土納島這回事。”範隆根離開之後,漢斯的臉色明顯好看了不少,語氣也變得輕快起來:“我會在信中向總督大人說明這次交戰失利的原因,儘可能地幫你減少責任。”

看着範德維根依然一副沒領悟精神的表情,漢斯只能繼續解釋道:“先前我之所以不用這個手段,是擔心適得其反,公司會認爲這是推脫責任,反而會加重對你的懲罰。但我忘了還有納土納島這事墊背,斯派克斯和布勞沃一起出動尚且吃了敗仗,他們是輸給海盜,而我們是輸給一支陣容齊整的正規艦隊,公司將會對你所施加的懲罰,總不能超過他們。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提醒科恩總督要公平一點,不能因爲這樣一次偶然的失利就終結了一個年輕人的前途。”

“原來是這樣!我會永遠感激您爲我所做的一切!”範德維根這才明白了漢斯爲何會突然提出要寫一封親筆信的真正原因。

漢斯擺擺手道:“我能爲你做的事情不多,回到巴達維亞之後,一切就只能靠你自己去活動了。還有,在這趟航行中跟範隆根先生搞好關係,不要看他只是個海商,或許他也幫不了你什麼大忙,但要壞事情卻是輕而易舉!”

“我會記得您的教誨,親愛的漢斯叔叔。”範德維根恭恭敬敬地應道。在爲人處世這方面,他的確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向自己這位叔叔好好學習才行。

臺灣島的荷蘭人還在爲如何應對公司總部的問責而絞盡腦汁的時候,海漢方面已經開始籌備安不納羣島的換防和開發事宜了。

民政部計劃在下半年向當地遷入三千左右的移民,這個數字基本和遺留在那裡的原住民一致,一方面是爲了增加島上的勞動力,爲接下來的開發建設提供人力保障,另一方面歸化民的大量遷入也將有利於海漢在當地推行自身特有的社會制度。在完成這個階段的移民之後,島上的常駐平民將達到五至六千人,這個數字還沒有包括島上駐軍在內。

由於要進行權力交接,那麼扮演海盜的安南民團部隊就不適合再在安不納羣島駐紮下去了。這支部隊將會換防到瓊北的瓊州府城轄區內駐紮下來,並且連他們的家人親屬也會在自願的前提下從安南移居過去——這也是當初執委會給這支部隊所承諾過的戰後福利之一。

而這支部隊的指揮官穆夏柏卻並沒有選擇回到三亞,而是打算去金蘭灣駐防,畢竟那裡纔將是未來幾年裡海漢在南海地區的最大軍事基地,駐防部隊規模甚至有可能會超過三亞。不過軍方高層中有不太可靠的小道消息,穆夏柏已經在安南那邊有了伴,只是還沒有辦婚事而已,這也是他選擇定居安南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穆夏柏自己不提,同僚們也不太好主動去拱他,顏楚傑只能心照不宣地給穆夏柏特批了一個月的長假,目的地可以在海漢控制區內隨意選擇,費用全報,權當是官方送給他的賀禮。

將要代表海漢到安不納島接替穆夏柏的高級軍官是北美幫的羅傑,他在此之前已經與石迪文一起調離了田獨工業區,正式進入到軍方編制中服役。石迪文率海漢使團船隊北上去福建的時候,羅傑也接手了瓊州府城及瓊州海峽部分區域的軍管大權。

由於海漢提前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年初大明候補官員抵達海南島之後,基本都沒能掀起什麼浪花,瓊北府城也一直都牢牢地處在海漢的掌控之下。而當地的行政長官邱元的手段要比儋州的同事張新狠得多,根本就沒出過類似嚴明君、李進和儋州暴亂這樣的事情。在府城這邊,凡是公開帶頭反對海漢的人都殺的殺抓的抓,即便僅僅只是有這樣的言論,也會遭受警告,甚至是強行遷離當地。

邱元在瓊州府城所執行的鐵腕手段,讓羅傑駐防當地之後也非常輕鬆,幾乎沒有什麼壓力可言,在短短的任期內甚至都沒有執行過大型的軍事行動。但這樣的環境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根本撈不着什麼軍功。石迪文跟着使團去了一趟福建,結果機緣巧合之下,協助明軍攻下了十八芝佔領的南日島,已經刷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羅傑自然也看得眼熱,給軍委打的請戰報告幾乎是每週一次,希望能夠去交戰區域帶兵,而不是在海漢控制區內安享太平。

這個機會並沒有等太久就出現了,福建的戰事讓執委會意識到公開奪取安不納島控制權的時機已經到來,而且還可以順理成章地在島上增兵佈防來轄制東印度公司的南海航線。本來執委會是屬意從廣東方向抽調軍官過去執行這個任務,不過在王湯姆的多方勸說之下,最後軍委定下的人選還是羅傑。

當然王湯姆所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羅傑和石迪文一樣是工程機械專業出身,在安不納島這種缺乏補給的地方,他可以在當地實現一些軍械的維修維護工作,減少對大本營的依賴。另外北美幫成員在航海方面的專業技能也是讓軍委高層無法忽視的重要原因,羅傑坐鎮當地將會有助於在海上擾亂荷蘭人的航線,而駐紮在廣東的幾名高級軍官都是陸軍出身,在海戰方面顯然沒有羅傑的優勢明顯。

此外還有一個不便公開的理由,那就是北美幫當中除了兩名醫生因爲職業性質比較特殊,暫時無法委以帶兵重任之外,其他幾名北美幫成員都已經陸續得到了重用——王湯姆當上了海軍司令,喬志亞在昌化那邊負責煤鐵複合產業基地的建設,石迪文最近也代表海漢民團在福建立下了戰功,就剩羅傑還沒什麼大的作爲了。即便是出於公平起見,也應該給予他一個表現的機會,更何況他的個人能力並不差,在穿越前期參與的歷次特種作戰中也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再加上羅傑本人的求戰慾望也非常強烈,於情於理,軍委都應該給予他一個表現的機會纔對。

將隨同羅傑南下的是成立於1628年年底的海漢民團第二營,與現在駐防安不納島的安南民團部隊編制一樣,這同樣也是一個四四編制的加強營,自去年燎原行動以來一直就駐紮在瓊北地區。全營滿編超過800人,爲了這次南下的部署,軍委還額外安排了一個工程連和一個炮兵連一同南下。

早前在安不納島上的交鋒中,穆夏柏所率領的安南民團在炮戰方面的經驗不足,直接導致了接戰階段的不利局面。十幾個炮臺居然都沒能封鎖住對手的登陸行動,這在戰後也引起了軍方高層的反思。儘管參謀部在相關的戰術設計上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通過這次交戰,安南民團的確是暴露出了他們在陣地戰方面的短板——畢竟這支部隊是以奇襲和山野環境下的特殊作戰爲訓練基礎,甚至連重型武器都不是其標準配置,正面戰場上的交戰方式的確並非他們所擅長。

爲了彌補這個短板,軍委才作出了這種特殊的調動。雖然炮兵連的配置僅僅只有八門陸軍炮,但專業炮兵部隊在戰場上所能發揮出的威力,並不是臨時客串的步兵們所能相比的。

而工程連則將主要負責在安不納島的港區構建防禦工事,前次荷蘭人的突然來襲已經讓軍委意識到之前的想法太過簡單,荷蘭人對於安不納島的重視程度或許會超乎想象,今後一段時期內肯定還會發動對安不納島的奪島作戰。而臨時炮臺已經在上次的交戰中被證實了作用極其有限,要想穩穩地守住港口,還是得照搬現有的成功經驗,在海岸上構築堅固的大型防禦工事才行。

當然僅僅派出一支工程連前往當地還遠遠不夠,建設部爲此還要調動一批建築材料,用船隊運往當地。有鑑於修築岸防工事的工程量,這毫無疑問又將是一筆巨大的軍費開支。然而這筆錢還真是不能省,就連一向會對軍方預算案提出質疑的顧凱這次也沒有表示反對——畢竟前一次荷蘭人都打上岸了,再不修炮臺可能就會悔之晚矣了。

所以儘管當初籌劃佔領安不納羣島的時候,執委會並不打算在當地投入太多的資源去搞海漢式的岸防工事,但兜兜轉轉回來,大家卻發現這一步根本就無法跳過,該砸進去的銀子照樣省不了。

第1238章 破釜沉舟第2275章第2083章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2977.第2977章第2313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八百三十章 隱晦的條件第1683章 妥協3115.第3115章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2237章3409.第3409章第1958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2615.第2615章第1591章 文教產業3284.第3284章3406.第3406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第2178章第1999章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五百四十二章 石碌投產第230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1044章 菸草貿易第1064章 請君入甕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第1258章 市場競爭第2216章第2170章第1295章 步槍演示2685.第2685章第1465章 招商會3033.第3033章第1993章3356.第3356章3375.第3375章2755.第2755章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2799.第2799章2518.第2518章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3054.第3054章2851.第2851章第1067章 束手就擒第67章 試炮第64章 火炮(三)3185.第3185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島第九百三十五章 形勢比人強第1697章 息事寧人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2490.第2490章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1608章 大明使臣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大移民規模的方法第1689章 掙表現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2601.第2601章2907.第2907章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2023章第1191章 真相重要嗎第八百一十章 內部擊破第3428章第2273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輿論導向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165章 隔空算計第五百八十章 行動日(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審第1348章 動手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3099.第3099章第2046章第2139章第八百三十章 隱晦的條件3103.第3103章第1750章 民間傳聞3159.第3159章第2132章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47章 勞工等級制第八百一十二章 說客第130章 錢天敦第302章 新機構掛牌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五百九十二章 福建局勢2658.第2658章第1055章 步步推進第七百五十章 前進的方向2369.第2369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292章 貿易談判(一)第1172章 事件發酵第1182章 停戰協議第1165章 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