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

錢天敦之所以如此慎重,倒不是擔心土著的戰鬥力有多強,而是己方這次登陸臺灣島的陣容是半老半新,一個連的特戰部隊帶着一個連的新兵,這個陣容執行普通的偵察任務大概是夠了,但如果要在陌生環境中執行作戰任務,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兩個月的新兵訓練只能保證這些菜鳥能夠遵照軍令行事,卻不能保證他們在實戰中能夠有合格的表現,而且錢天敦策劃這次行動的初衷是來摸清這塊地區的情況,順便讓新兵適應一下野外作戰的環境條件,並不是真打算要與本地土著作戰。當然了,即便真的與土著發生武裝衝突,退回海岸線也並不算遠,有海邊的營地和兩艘戰艦作爲後盾,進入內陸的部隊不用擔心沒有後路可退。

談到最後,錢天敦還是提及了地區歸屬權的問題:“以前這地方算是無主之地,但以後就不是了。我們會在這裡設立官方機構,管理這裡的民政事務,指導你們屯墾並給予保護。我希望你們能予以配合,不要作出任何形式的敵對行爲。”

兩名村民對視一眼,臉上都有掩飾不住的倉惶之色。不過沒等他們開口婉拒,錢天敦便拿話堵住了他們的嘴:“我不是在跟你們商量,而是通知你們!”

兩人感受到錢天敦語氣不善,都是膝蓋一軟跪到了地上:“小民知錯,大人切莫怪罪!”

“不是怪罪你們,這地方終究還是要有官府治理纔像話,不然豈不是成了野人了?”錢天敦收起嚴肅的口氣,和顏悅色地說道。

“是是是,大人說得是,本地民衆其實也一直心繫大明,如今能夠迴歸大明治下,鄉親們一定會對此十分欣喜。”那年老一些的村民顯然要會說話得多,馬上就表達了順從的意願。

“大明?不不不,以後這個地方是歸屬海漢管轄,不是大明。”錢天敦立刻開口糾正他理解中的偏差。

老者瞠目結舌道:“可大人您……您不是……”

“大明參將?”錢天敦笑了笑道:“福建官府已經把這整個島的歸屬權許給了海漢,所以這裡的土地和居民,以後都是由海漢管轄,這跟我的身份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海漢是什麼來頭?就算這地方的人與外界溝通極少,也不會不知道誰是導致十八芝節節敗退最後連老窩都丟下不要的罪魁禍首。如果不是海漢插手福建戰局,或許十八芝早就造反成功,招安洗白了。當然了,如果那樣的狀況發生,這裡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大明疆域,而這些早期從大陸移民臺灣島的百姓也同樣會被再次納入到大明官府的治下。

而海漢扶持福建官府打敗了十八芝,所得到的最大獎品就是澎湖列島與尚屬於蠻荒之地的臺灣島,以及因此而在臺灣海峽和福建沿海所產生的影響力。福建官府對於開發臺灣島並沒有什麼興趣,海漢人既然願意要這個地方,那福建方面也就樂得做個順水人情了——海漢人肯花大力氣去開發臺灣島,那就不太可能再對福建沿海地區感興趣了,這樣大家晚上睡覺也能睡得安穩點。用一個無主的海外荒島換福建海疆數年的安靖,這買賣對福建官府而言肯定是非常划算。

至於島上的民衆會是什麼態度……誰在乎?那些人離開福建,就已經不被官府當作大明子民看待了,不少人還曾是十八芝的擁躉,把這些麻煩丟給海漢人正好省心。

錢天敦又道:“等下我派一小隊人馬,到你們豐榮村裡看看……你們不要害怕,我們一不要你們的糧食,二不要你們的錢財,第三不會徵發你們的人當民夫,就是了解一下本地百姓的生活狀況,不要多心。”

兩名村民代表自然不敢開口質疑,只能先唯唯諾諾地應下來,心裡卻沒有吧錢天敦的話完全當真,盤算着等下回到村裡要怎樣向村民們徵集一些慰勞品,送給這些來歷不明的軍人,以此來換個平安。

“高橋南!”錢天敦一聲召喚,高橋南立刻從旁邊出列應了一聲。

“你帶一個排,等下跟着這兩位老鄉到村裡看看。切記約束好部下,不要生事,明白嗎?”錢天敦吩咐道。

“是!將軍!”高橋南敬了一個軍禮,便快步退下召集人馬去了。

錢天敦並不想讓本地的居民從一開始就對海漢民團生出牴觸情緒,因此他沒有打算讓部隊直接開拔進村駐紮,而是隻讓高橋南帶一隊人進村裡看看情況。當然主要的目的,還是向這裡的民衆宣示主權,讓他們知道這地方今後應該歸屬於誰。

高橋南很快就集結了部下,然後與兩名村民代表一起返回豐榮村。雖說這算不上作戰任務,不過高橋南還是很謹慎地讓每個人在出發前檢查了自己的裝備和武器,並告誡部下要保持足夠的警惕性——誰也不知道這個村子裡的人是否真的與十八芝已經劃清了關係。

一行人離開駐地,沿着濁水溪旁的小徑一路繼續向東行進。大約走了兩裡地之後,小徑便延伸到了山林之外,前面是一片片阡陌縱橫的田地,已經能看到遠處的村莊輪廓了。這個地方距離海邊已經有七八里地了,中間隔着大片的密林,如果不深入內陸,很難想到這裡居然會隱藏着一個漢人聚居的村落。

兩名村民中年輕的一人被先行打發回去告知村裡人,高橋南便與另一名老者同行,一邊走一邊問道:“你們平時要跟南邊的村寨往來,是走陸路還是水路?”

老者應道:“若是運送大宗貨物,那便是走水路出海繞過去,進笨港再上陸。若是尋常往來,那便走陸路,從豐榮村往南走大概五六十里地就到地方了。”

高橋南走了一段之後突然冷不丁地冒了一句:“南邊那些人,跟你們不太合得來吧?”

老者愕然道:“大人這是……從何說起?”

高橋南解釋道:“先前你跟錢將軍說的時候,我也在注意聽着,笨港那邊條件顯然比這裡要好得多,你們特地遷出來,還要忍受土人每個月都來的襲擊,應該就是因爲跟南邊那些人有矛盾吧?”

那老者摸不清高橋南的意圖,也不敢隨意承認,只是嘿嘿乾笑了兩聲。不過在高橋南看來,這無疑就已經證實了他的推測。

高橋南繼續說道:“先前我也聽你們說到,笨港那邊的民衆,有不少都是跟十八芝裡的人沾親帶故,甚至加入了十八芝當海盜。十八芝雖然撤了,但大概也還會留下一些耳目在這裡,你說對不對?”

老者急忙應道:“大人,豐榮村都是老實本分的好人,全村一直靠種糧爲生,並無一人加入海盜。請大人明鑑啊!”

高橋南道:“你不用急着辯解,我們也不會冤枉好人。”他已經注意到這老者雖然急於分辯,言語間卻並沒有把笨港那邊的人也納入到“老實本分”的範圍中來。

說話間很快就到了村口,因爲另一名村民被先行遣返報信,村中的民衆此時都集中在這裡,迎接“朝廷軍隊”的到來。雖然每個人都對這支奇裝異服的軍隊感到奇怪,但並沒有人出口質疑其身份,因爲士兵們手裡攥着的火槍可一點都不像假貨,而且那股肅殺之氣更是懾人心魄,絕不是他們以前見到十八芝那些人所能具備的程度。

“小民牟清,乃是本村村長,恭迎高將軍大駕光臨!”一名白鬚老者見隊伍到了近處,便趕緊迎上兩步躬身報上了身份。

高橋南也沒有刻意去糾正對方對自己姓氏的錯誤念法,這幾年下來他也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誤會,擺擺手道:“牟村長不必客氣!”

高橋南一邊應聲一邊注意打量了這牟清的衣着,見他只是一身藏青土布長衫,腳上是皁色布鞋,臉色黝黑,背部微微有些佝僂,杵着一根竹杖,看樣子倒也不是養尊處優之人。

牟清與高橋南見禮之後,便邀請這隊荷槍實彈的人馬入村休息。高橋南也不客氣,便與牟清一同入村。士兵們雖然面色如常,但各自都在心中暗暗戒備,防止有突發狀況。

高橋南加入海漢民團之後這幾年走南闖北也到過不少地方,入村之後很看就看出了這個村子的真實狀況。這村裡的房舍幾乎全是土坯牆、茅草頂,外面一圈竹籬笆就算是圍牆了,連青石打底的房子都見不到一棟,可見這裡的民衆的確比較貧困。海南島上比較早開發的區域,如幾處鹽場、田獨工業區等等,普通民衆也都已經住進了磚石結構的房子,這樣的土坯房在海漢治下地區肯定算是最低一等的居住條件了。

村長家也沒有比旁人好到哪裡去,一樣的土坯茅草房,要說有什麼不同,也就是竹籬笆圈起來的院子比別家大了那麼一圈而已。高橋南這隊人進去之後,頓時把院落站了有七八成滿。

不過這村長邀請海漢民團入村歇息,那也是有所準備的,很快便有人擡了桌子長凳進來,在院子中安置下來。接着便有人不斷地端上了吃食酒菜——當然了,內容的確比較寒酸就是了。

前面端上來的幾道菜,高橋南一看便知是野菜,因爲澎湖島上也有相似的野菜品種。不過這裡顯然不會有海漢民團廚房裡那麼多調味香料可選,高橋南猜測這些菜的烹飪手法大概也就是開水燙熟的程度而已,頂多再灑上幾顆鹽。

而之後呈出來的幾瓦罐酒水,據村長介紹說是附近土人釀的水果酒,但倒出來混混濁濁如洗鍋水一般,顯然土人在釀酒時並不太在乎過濾這種必要的環節。雖然端起來聞聞也有香氣,但裝在土瓷碗裡的賣相着實差了一點。高橋南端起碗來抿了一小口,感覺酸澀的味道比較重,莫說跟“三亞特釀”相比,就連黎苗山寨自釀的果酒也比這個味道好得多,當即便不動聲色地把酒碗放下了。至於其他桌上的士兵,可沒人敢在高橋南沒發話的狀況下就自己倒酒來喝。

最後終於有了幾道葷菜擺上桌子,大部分都是水產,魚蝦蟹螺都有,想來應該是產自旁邊鄰近的濁水溪中。但即便是這些不需太多成本的葷菜,也不是每一桌都有的。高橋南看了一下,除了自己坐的主桌之外,其他各桌大概就是這桌擺盤魚那桌放盤蝦的狀態,看樣子份量也是的確不夠招待自己這隊人馬。而最後端上桌的土雞湯乾脆就只有主桌一份,高橋南算算時間,從讓人先回村報信到自己坐在這裡,這雞大概也是剛剛燉夠火候就端出來了。

“本村出產不豐,招待不週,大人莫怪!”那牟清看高橋南也不怎麼動筷子,心道只靠這點東西怕是打發不了這隊大兵了,當下又讓人端了個托盤出來,上面放着兩錠銀子,看個頭約莫有二十兩。牟清將托盤緩緩推到高橋南面前道:“大人帶兵辛苦了,且請收下這點孝敬。”

高橋南現在已經升到營長,一個月的軍餉都不止這點錢,加上深知軍紀,自然不會收他這點銀子,輕輕把托盤推回去道:“村長不用這麼客氣,我們之前也說過了,就是來村裡看看,沒打算要搜刮地方上的錢財。看你們這裡的條件也的確不好,這銀子還是留着用在村裡吧!不過等以後我們接管這裡,日子就不會這麼苦了。”

牟清還待推讓一下,高橋南已經按住了托盤:“行了,你也別推來推去的,收起來吧!論銀子,我們有得是,以後跟着海漢,也不用擔心吃不起葷菜,你讓人打點飯來,我的人吃完飯還要做事的。”

牟清見高橋南不似在開玩笑,趕緊讓人撤了銀子,又讓人端上了剛蒸好的米飯。高橋南端起碗刨了幾口,咀嚼一下,慢慢又將碗放回了桌上。

第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的備戰第1071章 不同兵種第1224章 人口問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第333章 水陸並進2899.第2899章第1876章 交易中心3269.第3269章2889.第2889章2997.第2997章2894.第2894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2929.第2929章第2298章2758.第2758章第2234章第1407章 旅順堡的冬天2880.第2880章第267章 軍援協議達成第2278章2609.第2609章第1131章 舉報者第1446章 關鍵人物3210.第3210章第1587章 社會關係第1815張 誰更快第九百三十章 親自出馬第398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第1924章3195.第3195章3235.第3235章第1700章 流放五千裡第2229章2865.第2865章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爪哇第1667章 攻打馬尼拉(十七)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1280章 鶯歌海縣第1388章 秘書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1941章第1596章 真正意圖2750.第2750章3369.第3369章2813.第2813章第1956章第2234章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八百一十章 內部擊破2620.第2620章3289.第3289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港區見聞第98章 蒸汽機第1908章 留學生活2406.第2406章第2311章第2315章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章 北上考察(二)第2161章第171章 福利保障3416.第3416章第1924章第1831章 血肉磨盤2975.第2975章第1690章 利益同盟第四百六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1640章 迅雷之勢2989.第2989章第2020章第1825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四十七章 昌化進展第1701章 疫情第1699章 事後餘波第2260章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135章 新任巡檢(二)第1879章 軍火貿易2457.第2457章第3442章2481.第2481章2641.第2641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昌化縣城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6章 籌備進行時(二)第2233章第1788章 息事寧人第1221章 抵達星島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3229.第3229章3285.第3285章第2141章第1674章 逐步接管第1385章 收買第2087章